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诗歌鉴赏 > 《满江红·梅》(吴潜)鉴赏试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满江红·梅》(吴潜)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2926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1
  • 浏览次数:2169
  • 使用次数:1
  • 创建时间:2016-09-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6-11-30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满江红·梅 朝代:宋 作者:吴潜 体裁:词 题材类别:咏物诗

试题内容:

三、古诗文阅读及默写(17分)
  满江红·梅吴潜①试马东风,且来问,南枝②消息。正小墅、几株斜倚,数花轻拆。自有山中幽态度,谁知世上真颜色。叹君家、五岭我双溪,俱成客。
  长塞管,孤城笛。天未晓,人犹寂。有几多心事,露清月白。好把寒英③都放了,莫教春讯能占得。问竹篱、茅舍景如何,惟渠④识。
  注:①吴潜: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安徽人,曾任宰相,积极抗元,被奸臣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被贬广东。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②南枝:代指梅花。 ③寒英:指梅花。 ④渠:南方方言,他。
  8.词中两处写到“问”,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试题答案:

【答案】
  8.(内容上)开头一问,引出所写的“梅”(或答:点出题目“梅”),结尾一问说明开头问梅的原因(或答:表明家乡的境况只有梅花知道);
  (结构上)使词的上下阕首尾呼应(照应)(或答:结构圆合);
  (艺术上)运用比拟(拟人)修辞(或答:把梅当作人来写),拉近与梅花的距离。
  (情感上)更突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每点2分,共6分)
  9.写梅花的高洁却无人识其真颜色,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写梅花与作者一样流落他乡,表现了自己因被贬而思念家乡的情感;
  写边塞孤城的管笛声使作者在夜晚心事重重,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艺术上、情感上等方面来回答。两处写到“问”,一在开头,引出所写的“梅”;一在结尾,说明开头问梅的原因。这样设置可以使词的上下阕首尾呼应。从而更突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9.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满江红·梅》(吴潜)鉴赏试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