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作文 > 作文题目_忧与爱_审题立意|范文
题目详细信息

作文题目_忧与爱_审题立意|范文

  • 题目编号:3850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8960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12-06-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12-07-10
  • 考点详细:作文-写作
  • 命题类型:材料

试题内容: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试题答案:

七、作文(70分)
  18.题解
  试题沿用了往年提示语(材料)+题目的形式,但有一些变化,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而这三则材料又有明显的提示、引导的作用,实际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前两则材料考生都很熟悉,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三则来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传》。
  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
  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
  爱,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当被某事物所感动,或者被深深地感动时,这种心理取向体现得更为强烈。
  “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
  评析
  1.“忧与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内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忧爱,喜听三边奏凯音。”(【宋】刘克庄诗句)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让青年学生来思考“忧与爱”的问题很有意义。
  2. 材料选得好,便于考生从熟悉的材料中去窥见丰富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可以“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有利于选拔性考试拉开档次。
  3. 用材料的形式而不是用以往的解说命题的提示语形式,不会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考生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题意。
  4. 这个题目甚至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突破,它不是一味地“歌德”,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体会深沉博大的情感,也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写作
  1. 本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写作一般的议论文,也可以写作叙议结合的散文、杂文。有人认为这一类带“与”字的题目,不适宜写记叙文,我不这样认为,“忧与爱”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如果考生能从《游子吟》联想开去,完全可以写出有深厚的情感内涵的记叙文来。“忧”和“爱”都是情感性的,本题,也可以写作情景交融的抒情文。
  2. “忧与爱”,可写的内容很多,考生可从三则材料暗示的几个方面,也可从“外界事物”、“人或事物”等许多方面打开思路,作为40多万人同写一题的高考作文,要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花功夫。
  3. 这个题目比较大,写好本题的关键是在构思时要化大为小,大题小做。本题的题眼是与“爱”紧密相关的“忧”,忧的内涵很丰富,与“忧”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忧愁,忧烦,忧愤,忧患,忧惶,忧惧,忧煎,忧苦,忧劳,忧虑,忧闷,忧戚,忧伤等等,首先要给“忧”定位,是何种类型的“忧”,其次要考虑“忧”什么。把“忧与爱”化小,化实,化具体,文章就好写了。
  4.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很多,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路货”,避免“套话作文”。
  5. 1982年的高考试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年也有过“忧与乐”一类的模拟题,考生一定要注意本题与这些题目的些微区别。以上两题,有“先后”关系,而本题中“忧”和“爱”则不存在先后关系,“忧”和“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正如艾青的诗句那样,忧是流泪的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只有理解了这一点,论述才能深刻、透彻。
  忧与爱
  你常扪心自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儒生,到底要怎样才能力挽狂澜,揽将倾之大厦,护将亡之王朝?我们的问题如一颗抛入长河中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波澜,可千百年来,你的身影踏着滚滚的历史长河凛凛而来,携着无数的滔天巨浪,豪情万丈。
  人们都习惯将你与李白相提并论,他们喜欢尊称你和他为“李杜”,可在我看来,你的早已远不止此。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昂着头走,看到的是碧蓝的天和洁白的云,处处好风光,写出来的诗自然浪漫与旷达兼而有之,可你不同,你经历了最苦难的时代,亲眼见证了千里繁华的盛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沉沦,如何跌入不见底的深渊。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这世间的绝唱。你的诗便如你一般,记载了这个朝代的兴盛与覆亡,也记载了你对李唐王朝的忧虑,对天下百姓的爱护。
  书生少年,自有几分狂气。凌云壮志,自在胸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大显身手,好令这个国家更加兴旺繁荣。没有谁比你更迫切的希望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哪怕只是绵薄之力。可现实终究是残酷,好景不长,唐王朝不顾现状,肆意扩张,大举征兵,民不聊生,你一次次看到家中男丁被强行带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景,对百姓的同情,对国家的热爱反反复复折磨着你的心,你既盼望着国家出兵,又不忍见百姓生活颠沛流离,你只能无奈地呐喊:“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你的忧是你最大的爱。
  你忧虑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安史之乱后,你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春天依旧,草木凄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连供人赏玩的花鸟也止不住你内心的哀戚与彷徨,你忧,你虑,你急,你伤,却依旧挡不住命运的脚步。
  在那忧虑之泪的浇灌下,在那顾惜雨露的眷怜下,竟开出了最美的一朵花:从那往后,天下儒生精忠报国皆有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评语
  本文选择第二人称展开与杜甫对话,对杜甫之忧与之爱有较好的剖析和深入的探析。作者运用对杜甫作品和人品的熟悉,写出了对命题的比较集中和深入的理解。但文章并没有对“忧与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更多的、更深入和更辩证的分析,使得文本略显得有点单薄。判分:60分。
  忧与爱
  我看见潇湘竹上的点点泪痕,朦胧中仿佛听见娥皇和女英的声声叹息。那叹息里蕴藏着的忧思百转千回,但我知道他的缘由全在于爱意深厚。忧和爱好似对恋人,总是相伴而生。
  爱很少因忧而起,但忧却因爱而生。戴望舒在雨巷中失意徘徊,还不是因那丁香一样的姑娘?若不是应了心中的爱意,辛弃疾怎么展现那一抹柔情,在人海中寻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心中的那一份爱的滋味,或许我们会在午后的回忆中,笑着暗问:“远方的你,还好吗?”嘴上虽是笑意,心中的忧思却充满了酸涩。
  家国之愁莫不源于对故土、对根的热爱。子美挥一挥狼毫,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思与爱倾斜于诗间;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对时政的控诉,满含忧愁,确实因对这时代的无奈,对山河的热爱;现代的艾青发出的一声呐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刻的家国之爱才是那阵阵忧叹的根由啊。
  对自然的情有独钟也成了忧愁的事儿。难忘张岱独去湖心亭看雪,赏那专属于他的一个人的西湖雪,我们后人赞其雅士,却不知他内心对自然的恋慕、对天然的渴求。相公虽痴,也是由着心里的那一点爱意,那份对知己的企盼。更让我钦佩的便是相公由爱而忧却能豁达地看开、独享自然之趣,巧遇看雪的游者,但守住了爱的宁静。
  更不用提人们因爱情而辗转反侧了。《半生缘》的爱全在曼钧的信间,却因那多舛的命运而忧思重重;渡边彻听见《挪威的森林》而唤起的对直子的回忆莫不参杂着浓浓的爱和忧;张爱玲送别胡兰成后,“伫立涕之久矣”,其中的复杂心绪又怎好揣摩?……
  古时的娥皇和女英因爱而生忧,怕是古时人们第一次对忧和爱的尝试与记载。无论是后来的潇湘妃子洒在潇湘竹上的点点泪痕,还是今日人们每日的忧虑,也都因对责任、对爱情、对世间万物的执着罢了。
  评语:本文视野较宏大,思路很清晰,如同剥笋般层层深入,从而对“忧”和“爱”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较为辩证的认识;但也因此使得小作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出于一种不是十分清晰的状态,使得文章某些例子并不能充分论证分论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求全责备。判分:60分。
  忧与爱
  洪劬颉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心深刻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偶合于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都不会存在。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没有深刻的爱,就没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忧思和牵念。尤记得孔繁森在电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的共产党员忘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单,现实往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的那句著名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贪在台前的那种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之切切,然而在败落之后却曝光出来的是纸醉金迷、奢侈华丽,甚至在国内裸官、妻儿早已逍遥在罪恶的资本主义世界……范仲淹当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居然在某些富贵者的行为中变成了“用天下之忧而成就己乐”,岂不痛哉?那种将“爱人民”“忧人民”挂在嘴上,却行着败人民、败国家之实,在政界不少,在商界也不少见。“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多少人的行为中变成了“小富靠骗,大富靠缺德”的致富箴言,在这一忧一爱的转变中,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说出来的爱未必是真忧;真忧的爱几乎都是不表达的。我们对于那些用于表达出来的爱所表现的忧思与忧患,倒真的要擦亮眼睛看一看。有些忧,一旦懂得,便是感动;有些忧,一旦醒悟,味同嚼腊。为什么有些忧我们读出的是爱,且是人间大爱;而有些忧,我们却鄙夷一笑,背身以对?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母亲对儿行千里的忧思和爱,几乎也没有人怀疑一个官员或者企业家处于民族自信和忧思而作出的庄严承诺,只有当这种忧,不仅忧于心,忧于行,不表达,或者不急于表达,消除了一己之私利、私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方是爱,是人间大爱。
  然而,一旦当这样的童话或者是神话被打破时,社会又需要消费多少时间来集体疗伤?
  
  忧与爱
  在生命面前,我们总是因忧而思进取,因爱而促重生。
  我是一名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我入校的那一瞬间,便将我今生的使命定格。
  厚重的课本,凌晨的自习室,夕阳下的晚读,做不完的实验与操作,这就是我们医学生的大学生活。目前大三的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刚入校园、只知道跑跳玩闹的小孩。
  忧伤总是来得那么突然,让你猝不及防。
  虽然每天都玩命般地看书,可进入临床见习阶段,我们才渐渐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手法实在是让人汗颜,被提问的时候,我们的支支吾吾甚至摇头不语不知伤透了多少老师的心;给师兄师姐做助手的时候,我们的不规范操作不知吓到过多少病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曾经是我们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和遗憾,我们没有时间去忧伤与叹息,唯有继续前行。老师的每一个殷切的眼神,病人的每一个猜疑的表情,都无形之中激励着我们,向上,向上,再向上。
  “很多人认为我们习惯了、麻木了,但其实我们真的很怕面对失败,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失败之后要承受最后的悲痛,承受失去亲人痛苦的是他们的家属,可每当看到他们哭得死去活来,其实我们的心里也不会比他们好过。”这是TVB医生剧《On Call 36小时》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之一。当今医疗技术并不能达到对每个患者的病随心所欲的水平,有时候医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最终还是挽留不住死神前进的脚步。我曾经亲眼见到一个病人临终前进行的半小时心肺复苏抢救,整整半个小时,看着一直不见反应的监护仪,我的心一直悬在那里,直到医生跟家属谈话的那一刻,我仿佛觉得整个人有一种崩溃的感觉。这个病人其实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个小小的见习生,碰巧见到了他的抢救过程,可那一瞬间我还是很难受,感叹于生命的易逝,感叹于医学的局限。相信绝大多数医生和医学生都有跟我类似的感受,但正是这种感受引发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再度深思,认识到医生和医术不是万能的,我们才会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希望去努力。
  爱是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
  医生是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的,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在救死扶伤第一线上,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呵护着他人的生命。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上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给了无数病人以生的希望和康复的信心。当然病人也是爱医生的,当他们脱离生命的危险,渐渐康复的时候,他们对医生的敬仰与爱戴,无时无刻不挂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他们能够健康出院,我们的心里也洋溢着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因爱而生的力量将伴随着我们迎接更多的挑战,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因忧而思进取,因爱而促重生。医海扬帆,大医精诚。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佳作赏析
  满分作文之一、忧与爱
  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恍然大悟般,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人们面对着宇宙的捉弄、灾难,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
  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小家伙很快藏到浓绿万枝中。一阵微风吹过,将一朵栀子花吹到我的鼻下,白色的蝶儿在花上歇了片刻,歇到我的肩膀上。此刻,花、蝶、我融为一体,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是我此刻最大荣光。
  人生天地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过分相信个人与思想的力量,生命的天平竟然慢慢倾斜。人类只有学会对万事万物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才会对精神的藩篱成功突围,获得一种最真实的感动。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慈悲”一词,便是人间至道。同样,设身处地去担忧别人的生存状态,并毫不吝啬地施以平等之爱,获得的将是生命的尊重与敬仰;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则是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感谢一只意外爬上我书页的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简评】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文中,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妙在刻画入微、精思入微、体察入微,遂使文章生发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爱的哲学”的灵光。由于注目于“最玄学的天空”,所以,最卑微的生灵也“关忧”“关爱”,也成为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切。(骆冬青)
  满分作文之二、忧与爱
  我出来打工三年了,今年第一次回家。
  我攥着一张最廉价的票根挤进了这趟绿皮车,掺杂忧愁与欢爱伴着列车的呼啸掠过平原,穿过田野,趟过河流,绕过山川,驶向母亲泪眼婆娑的年关,奔向父亲患风湿病的膝盖,冲向妻儿翘首期盼的身影。
  绿皮车实在是太拥挤了,方便面的味道混杂着脚臭的味道实在让人窒息,小孩“哇哇”的哭叫声更是让人心烦意乱,但我却依旧爱着它,它让我归家的心有了着落。
  犹记得前几天在各大车站买票时,各式快速豪华列车标出的好处确实诱人,可是那昂贵的票价却也让我望洋兴叹,家里孩子还等着这笔钱交学费,老父亲还卧病在床,我不得不选择绿皮车,可是这样实惠的选择还能持续几年呢?我陷入忧虑。
  夜晚成了呆在绿皮车上最难熬的时刻,疲惫和困意趁着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体中,人们纷纷打着呵欠,蜷缩着身子以各种姿势昏沉地睡去,买到车票的有的趴着睡去,有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邻座女孩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也在这暮色中变得模糊,好像在大声呼喊着什么,也许是在喊“回家”。我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临行前给儿子拍的唯一一张照片,三年里每每和妻儿打电话,妻子总会告诉我:“儿子又高了,儿子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每每这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儿子那张稚嫩的脸蛋。绿皮车虽然拥挤,杂乱,但是却可以让我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我深爱着这辆车。
  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更多的是洋溢着欢乐,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带着对家的牵挂,挂着微笑,纷纷吹嘘比较自己的妻儿,笑声中尽是思念。
  绿皮车很慢,它对每一个红灯心生畏惧,又对每一个绿灯心怀感激。它在每一个弯道战战兢兢,又在每一个直道摇头晃脑。它很羡慕身边飞驰的“同类”,偶尔也会担忧一下自己消逝的时候,一如我的担忧。
  绿皮车继续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笑容,母亲的身影……
  带着中国复杂记忆的绿皮车在中国大地上行驶了将近60年,今年也许是它最后一次服役。我爱它,它虽然慢,却终究会抵达我的那一站;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着:它消逝了,我,我们又该怎么办?
  幸好,这时,我在忧虑与欢爱中到家了。
  【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视角和忧爱的对象。从一个外出打工三年才回家的农民工的视角,倾诉了对绿皮火车由衷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它有一天会被动车、高铁取代的担忧。以小见大,反映的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担忧。视角新,立意高。(雷雨)
  满分作文之三、忧与爱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简评】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伟大心灵一脉相承都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潘大春)
  满分作文之四、忧与爱
  生命的蛛网,由担忧与爱这两种紧密缠绕的丝线织成。它将时光的流沙漏去,却不曾沾染上一丝灰尘。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的细线牵制着另一头高高飞翔的风筝,风 儿擦着耳朵而过,伴随着的还有爸爸妈妈的“哈哈,慢点儿,脚下……”关切声。
  八岁时
  过马路时,你悄悄松开了小时候一直渴望的妈妈温柔的大手。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哎呀,过马路怎么还牵着我的手,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妈,你怎么还叫我的乳名啊,同学都在呢,丢死人了……”
  十三岁时
  漆黑的夜空,泛白的灯光下,书桌旁,你埋头于一道很难攻克的习题,一只手抓挠着头发,一只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涂、画。心里像那看不懂的函数一样,烦、乱。这时,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声音虽小,却也让你更烦。怒气冲冲地回头,吼道:“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十八岁时
  “妈,我紧张。”你紧锁着眉头。“有什么好紧张的,没出息。像平时一样,放松。你就是考了专科也一定不给你复读!”妈妈将一条巧克力放进你的书包,轻快地说。“自信一些,我在家中备好你爱吃的橙子!”
  三十岁时
  “你瞧你那样,还像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么?怎么,这么点小挫折你就受不了了?不就是被炒了,咋了,再找个工作不就完事了?!你瞧瞧你那样儿……”父亲坐在对面的沙发,吐着烟圈,为你干着急。这算什么呢?
  四十五岁时
  “妈,我在这边儿好着呢,嗯,不用担心。哦,对了,上次给您带去的水果啊,你和爸要想着吃。还有那盒西洋人参,不要舍不得吃,反正是花了钱的东西,不能退。对,不能退,搁的时间长了会坏的……”电话这头你焦虑地叮咛,电话那头母亲安静地听着。
  五十五岁时
  丁零零……“哎呀,妈,不是让你不要忙着接电话嘛,你和爸都这把年纪了,要是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次拨两遍,第一遍您慢慢走,第二遍您再接。还有,让我爸不要忘记下星期的高血糖的复查;那药要按时吃,不要心疼钱,您身体不好,儿子我心疼呐!”
  爱就像一件破大衣,担忧就是大衣上的补丁。虽然它样式旧了,也褪了色,但它却越穿越舒适,越穿越暖和。
  【简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传达出的意蕴不只是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还有角色的变化会使这种意蕴更丰富、更绵长。“破大衣”而不是“华美的袍”,“补丁”而不是“虱子”,虽比方难免跛脚,但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蔡明)
  满分作文之五、忧与爱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畏;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
  驴子开心地又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
  【简评】这篇幸福满满的父子卖瓜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你看,卖瓜前,父子从同忧到同去;卖瓜时,先是父忙子闲,一席妇人话让儿子震颤;然后父忙子帮,爱意洋溢;最后父留瓜慰子,其乐融融!淡淡的忧与浓浓的爱,在作者高妙、老到的文笔中尽情展现。真是构思颇具匠心,叙事跌宕起伏,细节意蕴丰厚,情感真挚深沉。(薛明德)
  满分作文之六、忧与爱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对这个城市的忧与爱一起涌上心头。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庄严雄伟的中山陵,也不是烟柳繁华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头两旁的梧桐树。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芳华既在之时,风姿绰约,潇洒不凡;芳华摇落之后,寂寞宁静,疏朗苍远。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姑姑说,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梧桐伴着南京,走过百年的沧桑,一起静看岁月的流逝。以前没空调时,人们便坐在梧桐树下乘凉,或聊天或打麻将。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或许,一些东西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潮流,可为什么站在繁华的新街口,我的心里会涌出丝丝淡淡的忧伤?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
  只是忧伤是不够的。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地疾呼,一条条灼热的微博包含满满的对梧桐的关切。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一条条枝干上飞扬的绿丝带,蕴含着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的无限的爱。
  因为深爱,所以忧伤;因为伤痛,所以更爱。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
  【简评】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最能触动南京人心弦的“梧桐”,作为文章的切入口,可谓“棋高一着”,几幅对比鲜明的画面,读来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与作者一起“忧与爱”。文章结尾耐人寻味:“梧桐,留下了不少。忧与爱,继续生根、发芽……”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张雨仁)
  满分作文之七、忧与爱
  我蜷缩在小小的茧中,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丝丝的线紧紧围成一个坚固而温暖的小窝,我在其中积蓄着力量。
  翅膀渐渐长大,我隐隐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翅尖蔓延,小小的茧已容不下我的身体、我的心。我挣扎着搓弄着翅膀,支起,撑开,再支起,再撑开……试图撕开这束缚我的茧。
  终于,茧裂开了一条缝,一束阳光洒入茧内,烘暖了我疲惫的身体。透过缝隙,我看到了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乌黑的眼里满是惊奇,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给我以关爱的力量。
  阳光温暖着我的身体,蓄足了力量。再次地,我搓动起翅膀,试图张开。我用双翅顶住茧壁,用力,再用力,可蜷缩着的翅膀竟使不出任何冲破茧的效用。我累了,可心中对自由蓝天的向往却激励着我咬紧牙关不放弃。
  缝隙中那小孩的脸已是通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握紧的小拳头似在为我加油。我看到他眼中的怜爱、眼中的担忧,他那如黑葡萄般的眼珠死死盯着我。真是善良可爱的人类啊!
  用力,再用力,突然,似有一股血液涌向翅尖,涨得我血管生疼,疼得我直打颤。是要成功了吧,我努力着。缝外的小孩却似乎没了耐性,急匆匆地走开了,不一会儿,手中拿了一个什么东西过来了。
  “别担心,我来帮你。马上你就可以出来了。”小孩用手中的东西伸进茧内,只两下,茧便破开了。
  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我试图张开翅膀,却发现萎缩弯曲的翅膀根本无法张开。我只能曲着翅膀,用腹部跌跌撞撞地行进。
  小孩用手拨弄着我的身体,声音略带哭腔地说:“飞啊!飞啊!这是怎么了?”
  这是怎么了?我辛苦沉睡,拼命破茧,却被毁在你的担忧和怜爱中!
  真是愚昧无知的人类啊!
  我的翅膀还未展开,我飞翔的梦想还未实现,难道就这样死去?我不甘,但无奈。
  “我是担心你不能出来啊!我是因为爱你这只美丽的蝴蝶啊!都是我的错!”小孩落下一颗晶莹的泪水。
  而我,只能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不经历破茧的痛苦挣扎,哪来化蝶的自由飞舞?
  错误的忧与爱,便成了阻与害!
  【简评】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本文则巧在角度,妙在形式。枯鱼过河泣,残蝶破茧啼,异曲而同工。这是一则借蝴蝶之口破解忧与爱的醒世寓言。人皆知释己之忧,孰知蝴蝶之忧?人皆知遂己之爱,又孰知蝴蝶之痛!还值得称赏的是考生的清醒与机智。当他化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情节逼真,心理传神;当他俄然觉,又蘧蘧然周也,一语破的,片言居要。庄生晓梦迷蝴蝶,考生不迷!(徐晓彬)
  
  [命题解析]
  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与以往相比,而过渡到关系命题上,这似乎也是在创新改变以往的形式。既然是关系性命题,就得从其关系入手写作,而不能只写其关系中的一方,否则就视为偏题了,因为这个“忧”与“爱”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
  二者的联系是:“爱”是“忧”的前提,“忧”是“爱”的表现,只有“爱”,才会“忧”,世上没有只“忧”的“爱”,也没有只“爱”的“忧”,爱了,便有忧,忧了,便含爱。
  适用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
  深度挖掘:世上有忧的,但不能爱的;世上有爱的,但不允许忧的;世上更有为不能爱而忧的,亦有为不能忧而爱的;世上还有为不能忧而忧的,为不能爱而爱的;……
  [评点]作文题开放度很大,让学生有话好写,也有立意可定,也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不错的命题。
  我的下水作文:
  忧与爱
  吴楚道人
  我爱,故我忧;我忧,故我爱!
  我爱着我的父母,所以担忧着他们因年迈多病而不能多走一段生命的行程;我担忧着孩子是否能够活泼而健康地成长与达到预期的成才目标,所以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孩子;我还忧着我的学生,他们能否从我的手上胜利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我也深深地爱着他们;我还爱着生我养我的家乡,所以我忧着家乡的人们能否迅速文明富裕起来;我不愿听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任何有关负面的报道,否则我会焦虑不安……只要有我爱着的,便一定有我忧着的;有我忧着的,便一定是我爱着的!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似乎于三乐样样不缺,一是父母俱存,二是自己所为从不愧天怍人,三是我正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何以忧?我以何忧?但孟子这话只看到表象,没有说透实质,因为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亦有困顿挫厄、不虞之灾、人生起伏、生老病死,何尝不忧?所以我忧得深沉,便是我爱得深切;我爱的深沉,便是我忧得深切。
  可是有一种人没有忧也没有爱。他敢炫富酒驾法拉利撞死三人,他敢仗着权势打人甚至轧死人,他敢倚官位大肆贪污受贿携巨款外逃,他敢在高速铁路修建中掺假,他敢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他敢用皮鞋制作胶囊,他敢用地沟油充作食用油,他敢……他无所不敢,他无所不为:他、她忧着谁了?他、她爱着谁了?他、她没有爱,也就没有忧,没有忧自然压根没有爱了,然而他们无忧无虑寡廉鲜爱却很逍遥很快乐!
  
  可是还有一种人爱而不能忧而不能。“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杜甫,“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东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稼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放翁,他们哪个不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典范?哪个不是对江山社稷爱得那么入心入血入髓?但是有谁让他们爱了,有谁让他们忧了,反过来还觉得他们爱多了忧多了,于是乎把他们谪得远远的,把这爱把这忧置在荒蛮野郊以达到耳根清净,再不然让你这忧忧爱爱跟着你一起老死算了。于是乎他们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无人解,树转午阴凉”了,于是乎他们又为忧不能而忧为爱不能而怨了。他们大忧大爱着以至于茶饭不思彻夜不眠,他们真正不愧天不怍人,可是最终他们大多积郁成疾,英年早逝,曹植40岁、贾谊32岁、陈子昂42岁、孟浩然52岁、杜甫58岁、韩愈56岁、柳宗元46岁、李贺27岁、杜牧50岁、李商隐45岁、岳飞39岁、高启38岁……
  无忧无爱命则长,爱恨忧怨则命短,这是一种什么逻辑呢?!
  现代的学生似乎也无忧无爱了,他们不知道忧什么爱什么;现代的教师好像不再以校为家了,因为把校当家太可笑了;现代的人们好像忧不起来爱不起来了,因为太多的忧太多的爱依然换不来多大的改变;……就说高考监考吧,炎热难当,还得小心翼翼,睡了也要眼睁着,可是谁忧你了爱你了,有人言,今年多发了100元的监考费,体现了忧与爱,那去年的忧与爱(去年监考费共250元)到哪里去了?再说职业吧,你为着它忧了爱了奋斗了,但结果你依然抵不过无忧无虑却有权有钱有关系有肤色资本巧于拍马溜须的;再说说那些拆迁吧,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他才不管你在狭小的过渡安置房里住上多少年;中菲问题,只有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敢在菲驻美使馆前抗议,似乎只有他们忧国爱国;……
  我们想忧我们也想爱,可是我们的忧与爱能换得来什么?能改变得了什么?古人的故事好像在今天还延续着!
  但我们还在为不能忧而忧,为不能爱而依然爱着,依然坚守着“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信仰,这就是我们炎黄的本性!
  我依然爱,故我更加忧;我更加忧,故我爱得更透彻!
  
  忧与爱
  严格地说,没有忧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正如没有异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你应该知道,我爱着北方的故乡,忧伤地爱着。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直到我一个人在南方小城张家港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时候,我才明白,上半句诗就是写的我。风又从北方吹来了,越过广阔麦田与茫茫天空,越过水瘦山寒的旷野,越过苍凉的秃树林,越过积雪的路、结冰的河,一路向南一路向南,如同我一路向南一样,来到这潮湿、多雨的南方。北方,北方,不觉之间,家乡已经在千里之外了,自己已经是江南人了。
  梦想总是在别处,总是在我们没有到达或已经离开的地方。当时我不是坚定地来到南方吗?当时我不是确实看不惯家乡的一些丑恶吗?当时我不是对故乡交织着忧或愤吗?那我为什么在南方会真诚地想念北方想念着北方的生活、北方的风景呢?
  你要晓得,曾经付出过精力、时间与心血的地方你很难忘记;毕竟,付出过“爱”的地方,才能“能长出金麦穗与赶车谣”。
  我的爱在千里之外,我的忧在咫尺寸心。你不责备我离开吧?如果都不离开,那故乡就永远不会自省。这是另一种真爱,织着忧伤的爱,但愿你也懂得。
  其实我的爱与忧,都留在故乡。北风扑面而来,这一刻,我像风中的一粒种子,身边没有了熟悉的土壤,没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没有了心灵的抚慰,我差一点潸然泪下。风从北方吹来,凄厉的风声又从家乡的楼角掠过了吧?麻雀又在风中踉跄地飞着,苍劲干瘦的枝条又在寒风中抖动。阴霾掩来了吗?孩子的小手没有吹裂口子吧?
  风从北方来,同样的风,吹着北方的友人,也吹着南方的我,他们想到我了吗?农村老家,小孩子们又在旷野中奔跑听着风声过耳盼望着春天到来。故乡的春天多美丽啊,只是我爱不到。
  你也明白,中国式的美学总是与愁思在一起,中国式的爱,也常常与泪水与忧伤交织无尽。
  风从北方吹来,我在南方生活着,估计我回北方的机会不可能太多,以后会越来越少。我的许多北方老乡也都愉快地生活在南方,有的也是多年没有回去过,我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有时还会真诚地回忆起遥远的北方,那片生长的地方,留下过欢喜与伤痛的地方,乡音难改的故土。
  后来我想:我多亏来到了异乡,在异乡,在“忧”与“爱”的坐标轴上,我才真正地思索:我是谁,我应该到哪里去。

  作文题目_忧与爱_审题立意|范文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