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作文指导 > 阅卷归来话备考——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教学建议
文章浏览

阅卷归来话备考——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教学建议

来源:网络  浏览:7235  下载:0  上传:2015-09-06


【考题再现】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有人看见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潍坊市2014年三轮作文题: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中采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对一树红彤彤的野果,父亲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还有清泉、飞鸟和翠绿的山林。”
   老二回答:“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我的解读]
   老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了既定的目标,更留心路上的风景,享受游历的过程,说明他有一颗欣赏的心,向往诗意的人生。
  老二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看到“野果”,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更在乎亲情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情,说明他有一颗朴素之心,向往感性的生活。
  老三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眼睛永远盯着既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因为他有一颗专注的心,向往简单的生活。
   画外音:人生原本就不完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只要保持一种好的心境,就能享受到生活的别样美丽。 我们可以心怀诗意,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不必汲汲于名利;我们或许不能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却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要心无旁骛,专注而执着,人生路上,“野果”定芬芳。
  ☆相似指数★★★★
  【作文解读】
  一、评价与分析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和大家预测的一样,仍旧是材料作文。从总体上说,难度不大,突出人文素养和个性特色,继续保持了山东卷平易\平稳的特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和2013年相比今年根据考题的具体实际,取消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的要求,更具开放性,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于丹所言,全国卷Ⅰ和山东卷的作文题很有意思,异曲同工地倡导了一种非标准答案,这一点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更有价值。
  2014年高考作文题获得了一致好评,但对52万莘莘学子来说,却并不一定是福音,今年作文的平均分仅为42.2分,远低于往年,特别是高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专家组在1000余份试卷中找不到一篇57分以上的样卷。原因何在,并非齐鲁大地无俊杰,原因在于专家组制定了一个较为严苛的评分标准,特别是对一类卷。遗憾的是,一大批写作素养很高的考生,因为偏离题意与一类卷擦肩而过。
  我们看专家组给出的解读:此作文材料包括三大要素:一是主体,即有人,有人……,其具有主观能动性;二是客体,即图画,也就是客观世界或外在表现;三是窗子,即看世界的方式。
  二、定位与解读
  (一)主体
   材料的主体是有人,有人……,应界定为不同的人或不同类型的人,而非单一的对象。但从写作实际看,也可以是一个人,如陶渊明看到田园的宁静。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省略号的作用,一方面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选取恰当的角度;另一方面说明“主体”的多元化,提示考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涵。
  (二)客体
  客体即“图画”,也就是现实世界,具有客观性,而非精神世界。如果写“看到希望或梦想”,就偏离了材料的内涵。“图画”可以是静景,也可以是动景;既可以是单一的,如看到“雅”,也可以是多维的,既看到“闹”,又看到“静”。
   此作文材料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对“图画”的理解是多维的,甚至是对立的,雅或俗,静或闹……说明不同的“主体”面对同一“图画”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还需注意材料中的数量词“一幅”,不是多幅,不是强调数量,而是强调不同“主体”面对同一幅“画”(现实世界)有不同的认知。
  (三)窗子
  “窗子”即画框,是“主体”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媒介和条件。“窗子”有两种理解。一是真实的窗子,有具体的坐标,有具象性,如透过家中之窗,看到温情等。二是比喻性窗子,如网络之窗,恐怖分子看到的是凶杀暴力,而马云则看到的是机遇和财富。
  需要说明的是,“窗子”并非作文材料的核心信息,不必引申和过渡分析,写作时可以涉及,也可弃之不顾。再加上“窗”本身含义的丰富性和文学价值,很容易偏离到心灵之窗上去,如曼德拉打开了宽容之窗。更有甚者,将“窗子”误认为是禁锢思想和眼界的桎梏,进而引申出打破“窗子”的错误理解。
  (四)核心内涵
  此材料作文最为核心信息是把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主体”是如何看待“客体”这个客观世界的,并能揭示产生不同认知的原因。因此,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认知就成为审题的重中之重。举例说明一下:面对《红楼梦》这同一幅“画”,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五)错误倾向
  一是将“图画”主观化,将材料中的客观世界错误地理解成了心灵世界,很多文章都是通过“窗户”,透视个人的心灵世界,而偏离了现实世界,属于偏离题意。二是将“图画”定位成愿景,而非现实世界。如将“图画”定义为梦想,写不同人对“梦想”的不同理解,也属于偏离题意。
  这两种错误理解,均为主客颠倒。
  三、标准与细则
  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内容”一项有所变化,那就是取消了往年“切合题意”这一要求,改为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三项指标。没有了最佳立意,只有符合题意,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审题难度,突出表达和发展等级,鼓励个性化写作。
  具体分为四个等级:
  Ⅰ等(60—53分)符合题意。需同时满足两条标准:一是,不同人或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幅画,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或内涵;二是,看到意义或内涵后能揭示其不同的原因,并用实际行动改变“图画”。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杜甫看到的是“俗”,是因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悲天悯人的情怀;陶渊明看到“雅”,是因为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转而“采菊东篱下”。前者揭示原因,后者彰显行动。
  至于“窗子”,可以提及,也可忽略,不作为一类卷的评分标准。
  启示1:今年专家组制定的这个一类卷的标准,应该说比较高,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极少数考生能做到,特别是第二个标准。我个人认为,专家组面对一线老师的质疑,坚持此标准不动摇,或许是在向我们的作文教学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哲理思辨意识,力避愈演愈烈、甚嚣尘上的平面化作文。
  Ⅱ等(52—42分):题意有不同程度的偏离。有以下四种情况:
  (1)仅仅写出了不同人对不同世界的认知,但不能揭示不同的原因;
  (2)重点论述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淡化“图画”(客观世界),如《追寻心灵的宁静》;
  (3)将写作中心定位于“窗子”,并将“窗子”主体化或情感化,如《打开一扇善良之窗》;
  (4)注重行动选择,而忽视理解判断,即忽视材料的本源——不同人对同一幅画有不同的认知,直接跳跃至意识形态层面,如《心态决定命运》。
  Ⅲ等(41—31分):题意出现较大偏离。有下列几种情况:
  (1)大谈如何对待挫折、磨难,忽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客体”主观化,用心灵世界代替窗外的客观世界,如《打开一扇心灵之窗》。
  (3)选择不同的“窗子”,无限扩大“窗子”的作用。如,从窗子看到坚强,从窗子看到宽容等。
  Ⅳ等(30—0分):完全偏离题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忽略图画、窗子,即客观世界,只写主观感受,完全割裂了主观对象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2)强调选择“窗子”的重要性或不断变换“窗子”;
  (3)写到了“窗子”,但表述和立意均与“窗子”无实质联系。
  启示2:评分标准虽说也涉及到了表达与发展等级,如材料的思想性和鲜活性,结构严谨,文体特征鲜明。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判定作文等级的主要依据还是内容题意。因此,审题训练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大型模拟考试应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拟定具体的评分等级和细则。
  四、策略与建议
   1.进行审美教育与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文立意的高下,往往取决于学生的精神境界。就如今年高考作文,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客观世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认识?归根究底,在于为文者的道德修养和认知水平。例如,面对“打砸式抗日”行为,有的考生看到的是狂热和仇恨,有的看到的却是理性爱国,道德水准和认知水平的高下不言而喻。
  纵观近几年的山东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2011年的“这世界需要你”,2012年的孙中山先生的“担当”,2013年的《咬文嚼字》的“挑战权威”,2014年的“透窗看世界”,莫不如此!
  当下是一个审美意识匮乏的时代,是一个以审丑为乐的时代,要不以“审丑”为主题的赵氏小品能纵横春晚20年。无论是从育人角度,还是从写作角度看,审美教育刻不容缓!
   2.注重高品质阅读,关注社会文化热点;开展读书交流会,触摸思想和灵魂
  高考作文虽说也讲究写作技巧,但从一定意义上来,都是“雕虫小技”。它应该是学生十几年生命感悟和读书积淀的一次总体爆发,那些文质兼美的佳作更是如此。阅卷中曾看过一篇《铁窗外的蔚蓝---致曼德拉的一封信》,曼德拉被囚禁在南非罗本岛监狱18年,他看到的不是冰冷的铁窗,而是蔚蓝的天空,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宽容和民主。文章立意高远,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泣血之情和崇敬之意,最后以黄家驹的《光辉岁月》“不管有多么疲倦,潮来潮往世界多变迁,迎接光辉岁月,为它一生奉献”作结。这是戴着“镣铐”,跳出的最唯美的舞蹈。我想,这个考生肯定读过《与自己对话》曼德拉自传,肯定欣赏过《漫漫自由路》这部电影,也肯定能哼唱黄家驹的这首《光辉岁月》。走不进曼德拉的内心深处,只凭阅读讲义上那点“字字珠玑”的文字,是断不能写就此佳作的。
  作文教学切不可急功近利,应将经典作品纳入课堂,而不是当作鸡肋,退到课外。我个人认为,适合高中生阅读的高品位作家有:周国平、曹文轩、林清玄、毕淑敏、龙应台和梁衡。我们应引导学生阅读他们的作品,从语言、主题、写作观等多个角度汲取他们博大精深的想象内涵,进而奠定自己的价值底座。林语堂说得好,阅读经典,读懂读不懂,都是收获。
  而要想触摸到大师的灵魂,掀起高品质阅读的滔天巨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举行读书交流会。以我个人狭窄的视野,认为在当前高中语文界搞得卓有成效的是“深度语文”的倡导者王开东老师和“生命语文”的倡导者熊芳芳老师,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关注他们的新浪教育博客。
  3.打造“写作-评改-讲评-升格-反思”一条龙式作文模式,重视写作过程的呈现。
  当前,作文教学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老师命题,学生连堂写作,两周后再发下去讲评,之后再另写一篇和前篇关联不大的作文。这种做法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学生的写作距离老师的讲评时间过长,讲评时学生的写作体验几乎淡忘,自然对讲评内容缺少深刻的认知;二是前后两次作文关联不大,前一篇的讲评不能很好地为下一篇的写作提供借鉴。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学生的内在作用,写作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自我写作、自我矫正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传统的“两周一次”的写作模式并没有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重视写作过程”或许能给作文教学打开另一扇窗,具体做法就是打造“写作-评改-讲评-升格-反思”一条龙式作文模式,重视写作之间的关联和学生的自我评改。
   4.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前,高考平面化、拼凑式作文基本上还是一统天下,说理能力严重匮乏,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大面积考生是这么“拼凑”的:陶渊明透过窗子,看到了优雅;刘伟透过窗子,看到了坚强;史铁生透过窗户,看到了梦想。当然,这么写是基本符合题意的,部分文采出众者还能将之打造得很“精美”,也就迎合部分阅卷老师的青睐。很明显,这么写其实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思维缺陷。首先,没能整体把握材料内涵,断章取义,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世界有不同的认知;其次,提出观点后,没能进一步揭示原因,更不用说点击现实,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一“不同”了。这说明我们的议论文教学并没有真正教会学生说理,还是“油水分离”,就连最起码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具备。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前些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命题组长何永康教授,就不遗余力地倡导高中生写好记叙文。不可否认,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记叙文,甚至是小小说,也确实得到了较高的分数。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在当前评卷体制下,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而言,讲故事的确是一种冒险行为。作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想想看,一个没有说理能力的人,他的叙事描写的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呢?更何况,对于记叙文而言,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背后的意义,而一个没有分析鉴赏能力的人,那些蕴藏在事件背后的道理,又如何能够挖掘出来呢?
  所以,在当下教育考试形势下,我个人不主张学生写那些带有淡淡忧伤和喜悦的小资情调的文章,写文章首先要有读者意识,让读者感受到你的认知和思考,并能引发共鸣,而不是独享自己的一人世界。我们可以爱,可以狠,可以哭,可以骂,诚如鲁迅所言,嬉笑怒骂皆可成文章,但一定要言之有理,这就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而非简单的情感宣泄。
   5.提升素材积累的品质,打造独家“新闻”
  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对一类卷的“表达”有明确的要求:写作素材鲜活,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但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平均每两篇文章就出现一次身残志坚的钢琴家刘伟的身影,阅卷老师简直产生了“恐刘伟”症,自然也就产生了审美疲劳,尽管我们无比敬佩这位无臂青年。而那些如南怀瑾、仓央嘉措等具有思想和文化价值又符合题意的人物素材,可谓凤毛麟角,我粗略地统计过,差不多是千分之一。
  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尴尬局面,除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够开阔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语文教师也不同程度地患有“近视症”,不能将那些极具思想和社会价值的素材分门别类地纳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其实,素材积累与百变使用本身就是写作能力之一,也是我们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模考试之后,我曾系统地搞过一个“那些熟悉的陌生人”的素材应用专题活动,和学生一起梳理了很多思想含金量很高的人物素材,每个素材都用小标题形式,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加以分析,受到了全年级师生的好评。如,《非洲之子——史怀哲》《亚洲女神——昂山素姬》《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雪域高原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李安:成功是如此的孤独》等。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登陆我的新浪教育博客查阅。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这些所谓的“陌生”素材,也将很快变得熟悉起来,这就提醒我们要与时俱进,与学生共成长。
  6.创设写作情境,教师“下水”,体验写作全过程
  没有不会打球的体育教师,没有不会画画的美术老师,也没有不会唱歌的音乐老师,所以他们只要把自己“打球”、“画画”和“唱歌”的直接感受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喜欢写文章的语文老师是很难真正教会学生写作文的。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享写作过程中的高峰体验,就是最直接也是最见效的作文学习方式。对于高中教师而言,我们大部分语文老师是缺乏那种倚马可待写文章的能力的,更没有王开东、史建筑老师和学生同堂竞技的魄力。因此,作文教学语文老师首要的是转变教学角色,要教会学生“游泳”,就必须亲自下水,体验“游泳”的全过程,而不是站在岸边苦口婆心或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亲自拿过高考作文题写一写,体验作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和行文修改的全过程,才能知道亮出观点后怎样阐释分析,怎样叙议结合,怎样层层推进,怎样做到典型论证和普遍论证相结合,怎样进行辩证分析,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在考场上的甘苦。有了这个刻骨铭心的写作体验之后,我们的指导性才会直抵学生写作的最近发展区。信笔涂鸦容易,而写好考场作文并非易事,它需要带着镣铐跳出华丽的舞蹈。
  从去年开始,我和学生约定,每逢大型考试我都尝试写下水文。虽然每次都很艰难,但我坚持了下来,也许写得不那么深刻,也不怎么精美,但至少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对学生也是一个鼓舞。潍坊二模考试,当晚我写了一篇下水文《知行合一静水流深》,获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我连同作文解读上传到新浪教育博客,短短一周时间,就有500多次的点击量和20多次转载。我想,这既是各地市兄弟学校对我们潍坊模拟题的厚爱,也是对我“下水”勇气的肯定吧。
  其实,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贵在自省自悟,别人是无法代替的。我在随笔《被“逼”下水之后》一文中真实地记下了当时作文讲评课的一幕:
  说实话,这篇文章我写得很艰难,尽量站在学生的视角,运用较多的议论文写作技法,且尽可能地让学生触摸到。本来学生在考场上只需要四五十分钟就能写就的作文,我在电脑前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都快赶上整场语文的考试时间了。为了便于交流,我对整体写作思路和关键段落都进行了详细的自我点评,再现当时的写作情境和思考。当然,更多的是自我表扬,怕在这些“准大学生”面前丢了面子。
  讲评作文时,我很是忐忑,我等待着学生的评判,整堂课我几乎没说几句话,因为我已经将整个写作思路和行文技法呈现在了讲义上了,学生喧闹了一阵儿后,也出奇地安静……
  当晚有语文自习,课代表一反常态(一直抵制作文升格),老师,我们进行作文升格吧。还有更绝的呢,下课后一学生追上我,老师,我觉得以后这样上作文课就很好,您平时也挺累的,可以少讲点儿……
  我差点没被“雷”到!
  7.高考微作文,语文教学的回归
   早在2014年3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就说:“(作文的改革)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考察,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比如写一封信、一篇倡议书、一则说明或评点,甚至仿写一段论辩词,等等,可以很灵活。……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不会再对这种‘残酷的现实’充耳不闻。无论如何,一种改革的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光明日报》2014年3月18日《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谈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
  如今全国高考作文逐一亮相,北京和江西率先“改革”,均考查了微作文,北京微作文分值为10分,江西竟高达15分,一股作文清风开始吹皱那潭作文死水。我们看一下北京的微作文: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不难看出,此作文紧扣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可叙述,可议论,可抒情,考生可依据自己情感体验,选择最优的表达方式。此改革一出,国人纷纷为北京微作文点赞!
  其实,微作文并非什么创新,而是语文教学的回归,十多年前就是语文卷的必考题型。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教学改革,语文都是首当其冲,教学理念先进了,但却把语文课“改革”成了政治课、音乐课、历史课,甚至是数学课,语文味丧失殆尽。
  其实,在这片充满了竞争的教育沃土上,始终有一些人坚守“真”语文的阵地,以星星之火试图照亮这阴霾的天空。“生命语文”的倡导者熊芳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十几年来熊老师一直坚持微作文写作,而且卓有成效,每年指导学生发表的作品达数十篇。诚如熊老师所言:
  微作文在高考中的考查,已是大势所趋。不只是今年已经率先启动的北京,而是会迅速席卷全国。并且,微作文的体裁决不会仅限于应用文,而会迅速走向多样化。微作文写得好的人,大作文会写得更好。
  而且,撇开高考不谈,微写作的应运而生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这是一个大时代,也是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访谈、微课堂、微课题、微社区、微影院、微操盘、微贷款……大时代里有微生活,微时代里有大世界。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更平民、更大众、更迅捷、更精炼的文字表达。
  高考作文的这一改革是写作跟时代交汇碰撞的自然需求,也是语文教育跟生活接轨的必然结果。
   我个人对微作文毫无研究,好在熊芳芳老师的第六部教学专著《高考微作文》,顺应时代潮流,即将出版, 我们不必在黑暗中摸索,直接就可以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踏地而行了。
   顺便提一句,我一直很喜欢熊芳芳老师的这样一句话:我会反思我的教学,然而我会更多地反思我的生命。因为我的生命有内涵了,我的教学就会有内涵;我的生命有高度了,我的教学就会有高度。
  站着教书是一种情怀,跪着考试是一份责任!
  附:2014年潍坊市二模下水文:
   知行合一 静水流深
   滕欣俭
   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无数的磨炼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贵阳文明书院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后,一个年轻的学子更名为陶行知,以此践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生动的《三字经》却难以掩饰孩子的刁蛮任性,国学热潮的背后是虚无的形式主义的泛滥。何以会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巨大发差?根源在于“知”与“行”的割裂,人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践行。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国灭,岂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不如让孩子学会说“谢谢”;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
  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始。经世致用,方能让孝道永驻孩子们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让传统文化之花灿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