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标点指导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点拨
文章浏览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点拨

来源:网络  浏览:4200  下载:0  上传:2013-01-22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点拨
  

  [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所谓“正确使用”包括两个要素,即正确书写与规范书写。
  [考点阐释]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本质上是考查考生对句子结构、意思、语气等的正确理解及表达中相关问题的标示。考查的重点是对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辨析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本考点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
  (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
  (4)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发现,改正或补出。
  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
  (1)问号的用法。
  (2)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3)用问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语句层次。
  从考查方式看,多是在I卷中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是1个小题。有时II卷语言表达主观题也涉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多以综合改错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仅涉及一处。
  【典型例题1】
  (2009年高考山东卷)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即”与后面的冒号重复使用。应去掉冒号。B项属于问号的误用,两个句子处在陈述句中,作“确认”的定语,应去掉问号。C项中“两岸携手”和“共渡难关”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参考答案】D
  
  【典型例题2】
  (2009年高考湖北卷)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解析】A项考查问号的用法,本句不含疑问语气,末尾的问号应改为句号。B项冒号、顿号误用,通常情况下,冒号应管到一句话的句末:独立的文章名已有表并列的意味,篇名之间无须再用顿号:本句中的冒号、顿号均须删去。C项“(《管子•牧民》)”是注释前面的引文内容的,应置于后引号外。
  【参考答案】D
  [解题指导]
  1.弄清功用。
  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功用,考生必须切实掌握,特别是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第5题C项: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此项就混淆了引号和括号的功用。引号内的内容表示引用的是哪些语句,而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所引用内容的出处注释,它不属于引用的正文内容部分,故而应放在引号之外。
  2.揣摩语气。
  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像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B项: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此句误用了问号。这一句中尽管有疑问词“谁”“哪里”,但所引用的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应将其中的问号去掉。
  3.分析结构。
  句子结构影响着标点符号的使用。做题时,考生要注意分析句子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而造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复句的分句间不能使用顿号。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C项: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其中“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因为“携手”和“共渡难关”的共同主语是“两岸”,“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句子,故而中间应用逗号。
  4.留意套用。
  当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时,应当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括号与点号的套用,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第5题B项: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当两个书名号并列使用时,中间一般不再使用顿号隔开,因为书名号本身就已经将语句内容标示清楚了,所以,句中的“《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应该是“《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
  5.注意禁忌。
  (1)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出现。
  (2)顿号不能出现在约数内部。
  (3)不是所有的有疑问词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4)列举不足三项不能用省略号。
  (5)不是书名、文章名、影片名不能用书名号。
  6.理解文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意,因此我们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恰当时,要注意分析文章对标点使用的限制,也就是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正确使用标点。
  [强化训练]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30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14岁)。
  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了餐厅服务员: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B. 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D.矿藏,水流,荒地,国有森林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义务关系的协议。”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为了我的生活和我的孩子,我必须打下去”。泰森在恢复训练后说。“同时我也知道,虽然有很多人讨厌我。但也有很多人希望看到我打拳”。
  C. 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D.2004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前的“★”去掉了,这表明标点符号将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
  D.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6.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原句:
  葛朗台说:“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守财奴》)
  改句:
  葛朗台说:“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改句是将原句中的逗号和问号的位置互换得到的。表面看来。它比原句的意思更顺畅,更明白易懂,但仔细品味,还是原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