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现代文指导 > 高考微型小说鉴赏技巧例谈
文章浏览

高考微型小说鉴赏技巧例谈

来源:网络  浏览:7872  下载:0  上传:2015-01-16


微型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高度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以小见大”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卷首选的文学类题材之一。
    一、小说的基本特征
    1.体裁特征:既“小”又“微”。也就是说它的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单纯。
    2.主题特征:以小见大,以微显著。即短小中开掘深蕴,在单一中追求精美,而在单纯中体现丰富。
    二、鉴赏角度
    1.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
    【典例】2013年高考湖南卷(《未婚妻》奥杜)第15题:“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
    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
    从人物本身的作用与推动情节的作用两个方面作答,既要用术语,又要引文本。
    2.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典例】2013年高考湖南卷(《未婚妻》)第17题: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6分)
    【答案】①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②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及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对主题的作用要将文本与术语紧密结合,注意题目中“深化主题”的方向暗示,不能跑偏。
    3.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环境,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
    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语句谈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切入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典例】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Ⅱ第4题(《峡谷》阿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与骑手一样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峡谷是骑手活动的主要空间,所以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的形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结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答出三点8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这类题目具有开放性,意思答对即可,答案不强求一致,只要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论述合理,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4.挖掘作品主题
    高考可能出现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③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典例】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II(《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阿根廷〕莱·巴尔莱塔)第11题第(4)小题: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1)呼唤社会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将马里诺精彩的表演与他的现实生活状况对比,表现下层贫苦人生活的艰辛和生活的茫然。(2)揭露社会的冷酷无情。通过人们愿意拿东西喂影子,与马里诺的孩子靠表演影子幻术骗来的食物生活对比,表现现实社会人情的冷酷。(3)表达对生命的尊重。由影子表演写到现实生活,表现马里诺希望人们相信影子有生命一样尊重现实的生命存在。(4)升华主题,马里诺热爱影子表演,但表演又是由于生活所迫,小说通过现实的表演和现实的关系描述,表现了下层民众对生活的迷茫。(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小说前半部分写马里诺的表演,后半部分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一方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艰难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揭露社会的冷酷,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回答此题,既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又要联系小说的主题来思考。
    5.捕捉写作技巧
    (1)欣赏小说语言,首先要细细咀嚼品味。茅盾说:“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其次要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语言之美。优秀的小说描写人物语言总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时要听其言,想其人,知其心。欣赏小说语言,还要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2)在写作技巧上可能出现的题型主要有下面几种: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④明确各种描写(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的特点和作用;⑤指出在结构方面(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的特点及作用。
    【典例】2013年高考全国卷15题: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②用夸张的手段,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了气氛;③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鼓声对“我”的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回答此类题目有两种思路。可以指出一种手法,接着进行分析,分点作答;也可以指出所有的手法,再集中进行分析。总的来看,第一种答题思路更显得条理清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