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与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注】①善:唱得好。②反之:再唱一遍。
2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详细信息
经典阅读_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
- 题目编号:27200
- 是否推荐:否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37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2-06-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2-12-28
- 考点详细:其它-经典阅读
试题内容:
试题答案:
(三)(6分)
21. ①这两则材料都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
②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只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仁的礼乐徒具形式;礼乐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玉帛钟鼓等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根本精神。
22. (1)示例:①击磬(于卫)
②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2)①修身。“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
②善学。“反之”,唱得好就请对方再唱一遍,切磋琢磨,增进技艺。学无常师。
③遵礼。“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礼以行之”,“依于仁,游于艺”。
④君子风范。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
- ☆
- ☆
- ☆
- ☆
- 质量得分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