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②?戏马台③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首二句起调低沉,用比喻手法写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内,室内却漏雨积水的艰难处境。
B.上阕后三句写重阳放晴,又逢佳节,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将诗人豪爽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词结构上一抑三扬,从雨天困居的沉闷走向“驰射”“拍肩”的畅快,语意疏宕,意境开阔。
16.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情感上“出于苏”,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对此简要分析。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黄庭坚)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7287
- 是否推荐:是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359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2-1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1-02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朝代:宋 作者:黄庭坚 体裁:词 题材类别:其它
试题内容:
试题答案:
15.B
16.写法上“入于苏”:都把自己和古人作对比,都写到“白发”。
情感上“出于苏”:①苏词中头白苍老却功业无成的苏轼,与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带有自嘲自伤的意味,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却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或“表达了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渴望现实中也有如此豪杰”)。②黄庭坚表达了自己“风流”不逊于二谢的豪迈情怀,并以“白发簪花”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强调了自己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催发词人以鬼门关的险峻来衬托内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说法错误,“及至重阳天也霁”中“及至”“也”体现词人喜出望外的心情,生出“催醉”之意,并非借酒消愁。“鬼门关”是用其险峻来衬托忘怀得失的胸襟和兀傲之气,并非衬托内心抑郁愁苦。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把握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写法上:
“入于苏”指的是黄庭坚的词在写作手法上效法了苏轼。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中运用了与古人对比的写作手法,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进行对比,将意气风发、指挥若定、功成名就的周瑜与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自己进行对比,同时还用“华发”这一意象道出了自己韶华不再的心酸。本词下阕也用了相同的意象“华颠”来表现自己不服老的气概,在“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几句中,与古人谢瞻和谢灵运进行对比,这种写法和苏轼很像,所以说黄庭坚在写法上“入于苏”。
情感上:
“出于苏”是指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中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塑造出周瑜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青年英雄形象,反观词人,被贬黄州,处境坎坷,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悟,所以词人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形成对照,表达了苏轼有志报国却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本词中,“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是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全是自负口吻。最后三句“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更将豪迈气概表现到极致,抒发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所以说情感上“出于苏”。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
- ☆
- ☆
- ☆
- ☆
- 质量得分
-
- ☆
- ☆
- ☆
- ☆
- ☆
相关试题及考点指导
- 所属试卷:广东省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高考模拟)
- 上一题目:《夫差既立为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 下一题目:名句名篇_又;李凭箜篌引一句中羸弱_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