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高中语文题库 > 题目浏览 > 诗歌鉴赏 > 《画松》(元稹)鉴赏试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画松》(元稹)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7742
  • 是否推荐: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686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2-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2-24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画松 朝代:唐 作者:元稹 体裁:诗 题材类别:其它

试题内容: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 ~16 题。
  画松元稹张璪①画古松,往往得神骨。翠帚扫春风,枯龙戛②寒月。流传③画师辈,奇态尽埋没。纤枝无潇洒,顽干空突兀。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④。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注] ①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②戛:敲击。③流传:流俗,平庸。④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霄烟霞的气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四句描述了画中松树的形象,翠绿的生枝和盘曲的枯干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颇具神韵。
  B.中间四句诗人由张璪的松画联想到世俗画师,并将其与张璪对比,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诗中“烟霄质”遥承开头四句,诗人借此间接交代了张璪画作的格调,抒发对其赞美之情。
  D.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
  16.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

试题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 D( “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错)
  16.①抓住事物特征,绘出事物神骨。三、四句写出张操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②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九、十句指出平庸的画师格调不高,修养不够,难以画出松树的气质。③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最后两句传达出画师应善于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6分。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

  《画松》(元稹)鉴赏试题及答案 由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加入选题     收藏本题     完善题目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质量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