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①清末民国初·俞明震西溪暝烟送归客,艇子落湖风猎猎。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颓云掠霞没山脚,一角秋光幻金碧。欲暝不暝天从容,疑雨疑晴我萧瑟。忆看君山元气中,沧波一逝各成翁。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②。【注】①西溪;在杭州西湖西北。散原:陈三立的号,陈为晚清诗坛魁首,与俞友善。②云梦:古大泽名,云梦胸,比喻胸襟阔大,志高气壮。
15.下列各项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西溪”句紧扣标题“游西溪归”,“艇子”句则紧扣“泛舟湖上”,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张本;“送”字将事物写活,“落”字更是不同凡响。
B.下面四句中,“要从”句化用周邦彦“雁背夕阳红欲暮”,但别有新意,四句一有植物,一有动物,一明有山,一暗有水,组织上既自然又精巧。
C.“从容”本写人,“萧瑟”本写物,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其颠倒,加强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的反差,天色从容变化,诗人内心却无法平静。
D.最后四句,诗人让思绪在今昔之间流淌,“忆看”写昔,“沧波”写今,“请将”又写今,“写人”又写昔,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章法非常严谨。
16.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题目详细信息
《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俞明震)鉴赏试题及答案
- 题目编号:28496
- 是否推荐:是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151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3-05-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3-05-29
- 考点详细: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 题目: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 朝代:清 作者:俞明震 体裁:诗 题材类别:其它
试题内容:
试题答案:
15.C
16.①对西溪晚归所见美景的喜爱。诗歌前六句,主要描写晚归时所见美景,摄取了“风”“芦花”“夕阳”“雁”“云”“天光”等意象,突出所见景致之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和陈三立原来在君山中游玩,转瞬之间都已各自成翁,时间如沧波般消逝,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③壮志难伸的惆怅(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今作者只能将西湖的美妙景致写入原本志高气壮的胸怀之中,含蓄地表达了壮志难伸的惆怅。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C.“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从容”本写人,“萧瑟”本写物,作者却将其颠倒,所以运用的是比拟的手法。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的题目是“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所以对应题目,诗歌的前六句主要是景物描写,写的是游览西溪晚归时所看到的西溪的美景。主要描写了“风”“芦花”“夕阳”“雁”“云”“天光”等景象,写到西溪湖上傍晚的云烟笼罩着湖面,泛舟湖上晚风猎猎地吹来。淡紫色的夕阳下芦花呈现出浅白色,似乎是和大雁分得的颜色。天边的云飘忽不定和晚霞一起没过山脚,晚霞照在湖面上一片金碧辉煌的景象。突出所见景致之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忆看君山元气中,沧波一逝各成翁”写到回忆自己和陈三立在中山中游玩的情景,但时间就像沧波一样转瞬即逝,而自己和陈三立都各自成为老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写到如今自己只能将西湖的美妙景致写入原本志高气壮的胸怀之中,含蓄地表达了壮志难伸的惆怅。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
- ☆
- ☆
- ☆
- ☆
- 质量得分
-
- ☆
- ☆
- ☆
- ☆
- ☆
相关试题及考点指导
- 所属试卷: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高考模拟)
- 上一题目:《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及翻译
- 下一题目:名句名篇_)离骚中屈原表达时光消逝、四季更迭_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