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似乎是从6月以来,就有了雨。而到了7月,郁积在半空中①的厚厚②的云层更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膨胀③的开来,大三峡巫山两岸的山峰渐渐被铺展的云雾遮挡,本来就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而此时的云不是那种轻柔、若隐若现④的,却是沉甸甸、灰蒙蒙的,蓄积了多个夏日的雨水包裹在连天成片的云团中。雨和云的交织密谋已经多时,终于有一刻,在老天的撕扯下,强势的雨水破云而出。
雨哗哗地从天而降,像是有一道密令催逼,半点也不敢迟缓。在这秦岭和大巴山汇合之处的长江三峡两岸,万千生物仰头迎着这大雨的浇淋,任由它率性洒落。雨水迅速地渗入山林的隐秘处,化作一道道溪流小蛇一般窜走,然后汇入平日的潺潺小河,小河陡然间被鼓涌起来,一转身就化作巨龙,不加喘息地裹挟起河边所有枯干的草根、杂枝、碎石,甚至顺势拔起半躺的树木,横冲直撞地奔腾而下。
鸟儿躲藏起来,它们在大雨将至的前夕,从似乎一动不动的云团中穿过时,早已嗅到了雨的各种气息。雨的大小,何时降临,降于何处,都在鸟儿们的掌握之中。A毋庸置疑,聪明的鸟儿是天地间的使者,B它们从祖先开始,一直到如今,C自由地攀登在赤手空拳的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D不需要任何仪器的探测,只能自知路径地飞越千万里,E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
20.根据文中第一段几个加点的“的”字,完成以下题目。
必须删去的是: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必须保留的是:
21.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题目详细信息
综合语用_似乎是从6月以来,就有了雨
- 题目编号:30000
- 是否推荐:否
- 难度平均:3
- 质量平均:3
- 收藏次数:0
- 浏览次数:753
- 使用次数:0
- 创建时间:2024-03-01
- 上传用户:gzywtk
- 上传时间:2024-04-13
- 考点详细:语言运用-综合语用
- 语用考点:词语-病句-修辞
试题内容:
试题答案:
20. ③ ④
21.构成:把被溪流灌满的小河拟作巨龙,写它“不加喘息”“横冲直撞”;效果:“不加喘息”“横冲直撞”写出水流之迅急,冲击力和破坏力之巨大;生动地写出三峡雨水之多、之大,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22.C:自由地飞翔在赤手空拳的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D:便自知路径地飞越千万里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①②“的”是定语标志,“半空中的厚厚的云层”是偏正结构,两个“的”不需要删除;
③“膨胀的开来”中的“的”字赘余,必须删掉;
④“轻柔、若隐若现的”中的“的”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某种状态,不能删掉。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比拟,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
划线句中“小河陡然间被鼓涌起来,一转身就化作巨龙”,然后写它“不加喘息”“横冲直撞”,这是把小河比作巨龙;
效果:前面写三峡的雨“哗哗地从天而降,像是有一道密令催逼,半点也不敢迟缓”“雨水迅速地渗入山林的隐秘处,化作一道道溪流小蛇一般窜走,然后汇入平日的潺潺小河”,雨水注入小河,使得小河“陡然间被鼓涌起来”“化作巨龙”,“不加喘息”表明水流迅急,“横冲直撞”写出水流的迅猛,“裹挟起河边所有枯干的草根、杂枝、碎石,甚至顺势拔起半躺的树木”则写出破坏力之大。比拟写法生动地写出三峡雨水之多、之大,具有惊心动魄之感。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C:“鸟儿”与“攀登”搭配不当,把“攀登”改成“飞翔”;
D:“只能”不合逻辑,前后语境是承接关系,把“只能”改成“便”。



- 评价此题:难度得分
- ☆
- ☆
- ☆
- ☆
- ☆
- 质量得分
-
- ☆
- ☆
- ☆
- ☆
- ☆
相关试题及考点指导
- 所属试卷:广东省东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高考模拟)
- 上一题目:综合语用_根据2023年8月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
- 下一题目:作文题“尼格买提春晚上的失误”审题立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