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5.最传神的字是“吞”和“醉”(2分)。“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2分)。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1分),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分)。
  16.用典和借代,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1分)。
  分析: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
  10、【答案】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11、(1)【解析】 B项,孙小姐并没有表现出对封建伦理的怨恨。E项,小说开头对风俗的描写与小说是有机融合的,并不是没有关系。
  【答案】 BE(选对1个给2分,两个全对给5分)
  (2)【答案】 ①点明了题目。②说明送灯的用意是娘家人替出嫁的女子祈求多子。③渲染了送灯时的热闹和喜庆氛围,反衬下文中孙淑芸的寂寞与哀伤。④通过对“送珠子灯”这一特定民俗的描写,渲染了孙淑芸悲剧故事的社会背景。(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3)【答案】 孙淑芸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1分)但有非常浓重的封建贞节思想(1分)的旧中国女性形象(1分)。她虽然受过较为开明的教育,接触过新的思想,但却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丈夫死后,她为了恪守封建贞操观,维护家庭“荣誉”,在“新房”里默默地躺了十年,终于寂寞地死去。(3分)(也可分3点作答,每点2分)
  (4)【答案】 ①因为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②因为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性、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③因为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④因为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
  11、(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解析】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 解析:A项,强加因果;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D项,“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不准确。
  【思路点拨】解答此种题目的答题步骤:泛读——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审题——确定范围、角度、要求;精读—— 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2)【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解析】①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②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③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④培养了大批人才。(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解析:先确定筛选范围“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哪些”说明不止一点,“6分”说明至少“三点”;再回归文本找到相应答题区间,主要在1~9自然段;最后形成答案,注意答案的准确、简明。
  【思路点拨】定向筛选解答的思路是:理解提议,明确筛选方向和标准;抓住关键词,锁定信息源;仔细比对,掘隐辨伪。
  (3)【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①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②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③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解析:首先确定分析概括的对象是“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特点”;其次,由“哪些”“6分”确定答案有“三点”;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在文本的7~9段;注意特点要言简意赅,后面要针对特点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并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内容要点、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与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4)【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解析】(8分)①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②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③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④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首先要搞清楚“黄炎培的人格魅力”有哪些,全文均有体现,最后两段较为集中;其次,根据题干提示从“生活”“工作”两个角度来谈;注意答题要结合材料,不能脱离文本。
  【思路点拨】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13、【解析】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预防危险发生。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饮鸩止渴:比喻使用有严重危害的手段解决眼前问题。句①强调常抓安全防范事故,所以选用“曲突徙薪”。句②强调措施的实效性,所以选用“釜底抽薪”。句③强调极端做法的后果,所以选用“饮鸩止渴”。
  【答案】 A
  14、【解析】 B项,“只有”调到“我们”后,“丰富”改为“充分”;C项,用错介词,“关于”改为“针对”,语序不当,应为“明确表示”;D项,双重否定失当,删去第二个“不”。
  【答案】 A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