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作文指导 > 2024泰安一模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素材
文章浏览

2024泰安一模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素材

来源:网络  浏览:380  下载:0  上传:2024-03-30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黑格尔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思路探究:
  审读材料的关键是理解“限制自己”的含义,名言后半句对此有提示,“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个句子提示我们,“限制自己”就是不要让自己“什么都想做”,正面表达就是要选定一个目标、方向,专注地走下去。道理很好理解,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于分散,则可能全部都是浅尝辄止,很难深入进去,有所获得。而如果选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走下去,再难走的路也能走得通。
  当然,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诱惑,此时的“限制自己”,就是要抵制诱惑,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半途而废,与成功失之交臂。黑格尔的思想给当今时代的青年们敲响了警钟。因为如今的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东西层出不穷,让我们眼花缭乱,如果无法“限制自己”,身不由己地被裹挟,或者不断否定当初的选择,总是“重新来过”,则我们的大好青春可能就在这样的“什么都想做”当中任意蹉跎,一事无成,那该多么遗憾啊。
  写作时可以针对黑格尔的名言谈自己的看法,要阐述“限制自己”的含义,要分析为何需要“限制自己”,这对于当下的我们有何重要意义;还应该思考如何做到“限制自己”。论证过程中,可以用正面事例来做论据,如曹雪芹辛苦十年写《红楼》,陈忠实花费六年写《白鹿原》,于敏、袁隆平、樊锦诗等人一生只为一件事,终成大家;还可以采用反面事例作论据,如乐羊子中途回家,其妻断织警醒他,如有些青年频繁跳槽,难以在一个工作上坚持下去等。最后要提醒青年,学会“限制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论述段】
  1. 专一
  只有秉持专一,才能成就一片“沧江好烟月”,让我们“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收获“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擘画“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理想蓝图,迎来“放眼”昆仑绝顶来”的明天!倘若心怀浮躁,事半功倍,则必将成为诗人济辞笔下的“莽壮行走客”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铁屋囚”一般,从昏睡中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2. 限制之美
  限制之美,在于专注与精进的实现。古人云:“术业有专攻。”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必须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当我们限制自己的行动范围,将精力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时,我们便能更深入地探索,更精细地研究,从而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这种限制,让我们在专注中找到了精进的动力,也让我们在精进中感受到了限制的价值
  3. “专”与“博”
  时移世易,世界变化如影随形。在这样的时代中,首先要找到所“专”的东西,有“专”的定力方能在变化多端的破涛汹涌中“博”观约取、踏浪前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可谓一夜之间平地起,地产上涨、金融热潮、数字经济、区块链,很多人被纷至沓来的时代潮流裹挟着,不停地在“博”着自己的事业,但却始终难以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这就是因为心中没有“专”的定力,没有确定终身为之奋斗的梦想。而那些看似“不识时局”的人,如将青春融进敦煌石窟的樊锦诗、将生命倾注给田中水稻的袁隆平、集劳动技能、文化审美与自媒体于一体以1410万的海外订阅量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网红”李子柒,他们无不坚守着自己专一的事业,哪是东一阵、西一会的风就能将他们吹得动的!正所谓“无专则不精,无变则不通”!不仅是做事,我们的人生之弦也应该这样弹: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梦想,管他纷纷然变化莫测,我们只专心坚定地弹好这生命之弦就好了。
  4.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不忘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之旅后,沿途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江苏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创业伊始,由于缺乏务农经验,第一季的种植曾遭遇失败。然而,怀着当好新时代“新农人”的志向,她不断探索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回首来时路,“直面困难,未来可期”是她对大学生们的寄语。
  5.约束与自由
  诗循格律成佳作,国以法令福祚长——国无约束不兴。
  就像大诗人把情以其妙笔书于格律,国家之兴,也必须在法律道德的约束中才能实现。秦之奢,无约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最终如那脱缰的野马,“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孰不知,国之兴,在约束——经济的腾飞,在法律的限制下;科技的进步,在规律的遵循中;社会的和谐,在道德的土壤上;人民的幸福,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里。撇捺铿锵撼日斜,词句激昂雄心烈,国之兴盛,须如诗歌,在律的约束里,以奋发的自由缔造奇迹。
  离开了河道的水,叫“洪”;越过了炉灶的火,叫“灾”,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诚哉斯言,人无约束不立,家无约束不旺,国无约束不兴——约束之下,方得自由!
  6.脚踏实地
  坚持脚踏实地,实干履践致远,争做“强国有我”的践行者。“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青春的梦想只有通过青春的奋斗来实现。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实干,如果不注重实干,想象得再美好,也只能是浮想联翩的想象,难以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新时代青年应学习老一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主动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淬炼青春,在拼搏中磨砺青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与实干中提高本领、增长智慧、服务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人物素材】
  
  一.樊锦诗
  《感动中国》颁奖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人物事迹及素材运用
  
  1.
  “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耄耋之年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敦煌莫高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跟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说我了,还是说说敦煌,说说莫高窟吧。”
  当记者问她,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她会怎么说?樊锦诗停顿了片刻,轻轻说出7个字:“我心归处是敦煌。”
  (2)樊锦诗说:“‘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16个字是我概括的‘莫高精神’。这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守护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相较于莫高窟的伟大,我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莫高窟是历时千年的文化瑰宝,而我才仅仅守护了它50多年。”樊锦诗说,“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先生,再到我,我们一直在接力,把守护莫高窟这根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说,“更多的事业还要靠年轻人去做,我希望年轻人能继承‘莫高精神’。只要莫高窟存在,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不断探索前进。接力棒总要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在樊锦诗不平凡的人生答卷上,经年累月的坚守大漠,守望千年莫高,守候着敦煌莫高窟浴火重生,重现丝路文明华彩,是她用光阴书写下的最宝贵的人生意义回答,标绘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前行精神坐标,为后辈文物工作者甘于奉献、择一事终一生、心甘情愿“吃苦”树立起不朽的精神榜样。“我们从事的文物工作,应该是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继续奉献的永恒的事业。整个文物行业特别需要年轻人来关心它、参与它、保护它,为我们祖国的这一项不平凡的事业做出贡献。我们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才能永远地发展下去。”是樊锦诗对年轻一代接班人提出的殷切期许。
  3.
  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的一面墙上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几代莫高窟人怀揣对敦煌的热爱和敬仰之心,扎根大漠,在缺水少电、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枯燥孤寂的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创了石窟保护和研究的基业。“敦煌女儿”樊锦诗就是这群人当中的杰出代表。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这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樊锦诗已年过八旬,虽然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樊锦诗的内心依然平静而淡泊。正如她所说,要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保护事业,如果还有一次选择,自己还会选择敦煌,选择莫高窟。那里,永远是她心灵的归处。
  二.屠呦呦
  《感动中国》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及素材运用
  
  【情景聚焦】失败190 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彼时,全球的疟疾疫情都难以得到控制。两年后,39 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经过200 多种重要的380 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了青蒿上。又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她决定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 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认识角度
  锲而不舍:每一种科学的进步都融进了发明者(发现者)的全心全力。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几千次,换了无数种灯芯的材料才得以成功;鲍尔·海德思为了研究蛇毒,被毒蛇咬过130 多次,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才试制出了一些抗蛇毒药物;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凡成功者,必有一种执着的钻研精神。屠呦呦深谙其理,面对全世界都觉棘手的疟疾,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本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科学精神: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钱学森之问令世人沉思甚久,反观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获得大奖,我们从中可以窥得这个问题的一角答案。面对世界性难题,屠呦呦及同事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不断探索,一丝不苟,淡泊名利,从治病救人的立场出发,从而获得成功。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抓住这个本质,才能在科学之路上作出大成就来,到那时,不论是否被人称为“大师”,实际上都已经是大师了。
  求索之路无止境
  1972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换作一般人,也许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了。但是屠呦呦没有在喜悦中沉醉,而是向着更远的目标迈开了脚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研制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 倍的“升级版”。
  认识角度
  探索精神: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从“三无”科学家到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1年,屠呦呦已经81 岁了。别人对她的介绍是: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这样的简历在科学界看来没有任何突出之处。很少有人知道“屠呦呦”这个名字,即便她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几百万人的命运。但就是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前面,接受大家的敬佩和仰望。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认识角度
  成功的标准: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用头衔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声、资产的关注,超过了对其本身价值的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屠呦呦无疑是不成功的,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不是博士,也没有到海外留过学,无论如何,她都不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叹的大人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获得了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其实,成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些头衔,而是一个人究竟为这个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他本身的价值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挥。屠呦呦无愧于这一点,所以最终她超越了标签,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功劳之争
  一直以来,学界就有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者的不同说法。“5·23”项目其实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是一个集体团队在共同探索,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将青蒿素的发现归功于屠呦呦一人是否合适?有人说,这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但评奖委员会也有自己的理由: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认识角度
  个人与集体:屠呦呦获奖引来的并非一片叫好声,而是同时出现了质疑声。确实如此,青蒿素的发现确实是集体的智慧,但是屠呦呦无疑在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实荣誉是谁的,这并非是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经过那么久的努力,那么多人的坚持,最终使疾病得到了控制。奖是颁给屠呦呦的,其实也是颁给整个研究集体的。
  宠辱不惊:屠呦呦说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既是谦虚,也是事实。任何发明和发现都是集中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劳动。屠呦呦面对荣誉,保持清醒,正是这样谦虚的心胸保证了她在科学事业上的进步。范仲淹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荣辱得失,本非此事的真正价值所在。获奖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奖其实是那些已经被挽救了的生命,他们的存活才是最大的奖励。
  
  【成语运用】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并且决不改变。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忽而想这,忽而想那,好像马跑猿跳,控制不住。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不问外事。
  一曝十寒:比喻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肆意妄为:任意而无顾忌的胡作非为。
  例句:虽然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但却不能肆意妄为,可持续发展才是为后代留福德行为。
  
  【名言名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论语》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管子·心术下》
  4.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5.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解蔽》
  6.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董仲舒《春秋繁露》
  7.目察秋毫之末者,视不能见太山;耳听清浊之调者,不闻雷霆之声。何也?唯其意有所移也。——刘向《说苑·杂言》
  8.今人为学,须持心坚牢,如铁壁铜墙,一切毁誉是非,略不为其所动,乃可渐入。—[清]汤斌《汤子遗书·语录》
  9.未有不专而可成学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先秦·屈原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刘禹锡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清·郑板桥
  1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诗 / 偶成》 宋·朱熹
  1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先秦·屈原
  15.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顾炎武
   【观点】
  古训:慎独、慎染、慎微、慎初、慎终!
  慎独:
  《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
  慎微,主要是慎小事小节。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温水效应”,先把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挽救了自己。再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悠闲自得,当水温过高想跳出来时,已跳不出来了。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慎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
  昨天雨后我到街上去,看见一个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从灰厂到长安街这段路,下脚的地方总是挑了又挑,唯恐把自己的鞋弄脏了。但是到了京城,路上泥泞的地方就多了。偶然把鞋子沾湿弄脏后,就毫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
  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如果一失足,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开始的,但是难得有一件事情有结局。
  老子也曾经在《道德经》里面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
  坚持二字,写易行难。有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总是信心满满而又踌躇满志,到了中途可能会灰心丧气想偷工减料。但是如果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不想到头来还功败垂成,就应做到善始善终。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