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17年东北三省三校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2017年东北三省三校联合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③蛩,蟋蟀。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无才不敢累明时”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E.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景物和传情达意,如反语,用典,以动衬静,渲染,比喻等。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在《登高》中“ , ”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来突出箫声悲凉与哀怨的句子是“ , ”。
  1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马拉松比赛将近终点时,如果以为即将胜利了,放松一点也不妨,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B.面对环保部的调查和约谈,李秘书长心情沉重,好像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C.上海的东方明珠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规模雄伟,纵横捭阖,像一座巨大的宝塔,高耸入云。
  D.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
  E.郭象聪慧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对老庄哲学有深入研究,他谈起话来一泻千里,滔滔不绝。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G20峰会达成的《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将使我们在机制上有保障,行动上有计划,理念上有共识。
  B.《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节目的热播,表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始终在国民心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C.以外滩、豫园、世博园等为代表的经典景点,因其多功能的旅游业态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成为外来游客体验上海风情的首选。
  D.心是五脏之主,心脏病基本都是五脏病变作用在心脏上的表现。心悸伴随气短出现,说明心是受到肺的影响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 ① 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 ② 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③ 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④ 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 ⑤ 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 ⑥ 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5分)
  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可是目前的教育却过分功利化,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人”, ① 。这意味着教育被看成“制器”,是单纯的“投资”。对受教育者的家长们来说, ② ;而从主办教育的政府或单位来说,希望教育出成果,强实力、振国威。 ③ ,但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希望都将落空;即使有的实现了,人也难以感到幸福。
  21.下图是中国税收会议上的一个调查图表(2005-2015),本次会议的议题是“税收增收”。请结合图表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GDP增速及税收增速调查表下图是中国税收会议上的一个调查图表(2005-2015)(1)根据图表中税收增速和CDP增速的情况,简要说明调查结果。(3分)
  (2)根据图表调查结果,写出关于税收增收的建议。(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本草博大精深,中药真的很神奇,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时辰采摘,炮制煎煮方法和时间不同,药效都大为不同,所以才有那么多中药人为此执着地守护一味天赐本草,继承一种炮制手艺,延续一门家传祖业,用时间来撰写“用一世,执一事”的匠心传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古法制药因繁杂耗时,所有的古法炮制手法都在慢慢在退出历史舞台,从采摘到制药到煎煮,每一个步骤都走向了规模化,机械化,原先一个月才能得到的药现在一天就能速成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B 曲解文意。原文是“对于‘大’的迷恋导致了现代问题的出现”,并非“大”这一特征导致的;不是“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是我们发现了其美好。
  2.D偷换概念。D项表述内容主语应该是“微技术”,而非“微文化”。
  3.C 原文“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这里将或然变为必然。
  4.C(A陈东非常紧张无依据B原文没有说明全都完成了,“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并非很难,攻克也并不顺利D“还可以翻跟头、转圈”不是此次更加舒适环境的表现。)
  5.AD(A.这篇报道并没有使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D.文章没有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6.(1)补充说明新闻内容,交代了航天员的恢复状况及我国有效的恢复措施。(2)增强新闻知识性,讲述航天员航天背后的相关内容,。(3)让读者全面了解航天经历,突出航天员的勇敢和奉献精神。(4)深化新闻主题,体现答卷的意义。(任意3点,可得满分)
  7.C(A没有交代地点B并非作者的写作意图D“一户人家只是用铁丝把门板上两个铁环缠绕几圈”不能体现“村民无需过多照应门户”)
  8.山民是一群在山村具有一定生活基础,却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的人(1分)。作用:(1)有利于情节上的完整,交代山民的家乡,使城里人的桃花源具体化。(2)有利于突出主题,城里人和山民都对已有的生活不满足,向往对方的生活,以对方的现实生活作为自己的桃花源。(3)照应标题,突出“寻找”的普遍意义。(答出两点即可)
  9.我不认为最后一段多余。理由:①最后一段丰富了山民的形象。他们快乐地回到家乡,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却愿意在城里过着与之相反的生活,表现了山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②使小说情节完整。交代了山民离开村庄的目的。与城里人的行为相照应。③突出主题。城里人所追求的恰是山民所放弃的,山民所追求的正是城里人不珍惜的,表现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现有生活的厌倦,只是苦苦地寻找心中的“桃花源”。暗示了桃花源并非是可以寻找得到的,重在自己对待生活的心态。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