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山亭柳•赠歌者①晏殊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注: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②赌,与人竞赛。花柳,借指一切歌舞技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居住在西秦时,在这个地方遇见一位身怀多种技艺,并且曾经敢于与人比赛竞争的老年歌者。
  B.“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这些都是从正面来展现歌者年轻时演出的盛况。
  C.“蜀锦缠头无数”与“一曲红绡不知数”类似,写歌者年轻时受到众人的推崇,一曲唱完博得无数赏赐。
  D.“残杯冷炙”意味别人剩下的饭菜,而这剩下的饭菜也只有作者来往咸京道时施舍,写出了老歌者的悲惨。
  E.“知青”意谓懂音乐的人,歌者感慨高音再也没有人懂,所以如果有人能够听懂她的高音,她愿意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
  15. 词的下片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 , , ”的错误态度。
  (2)《赤壁赋》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 ”。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在世界经济处于低迷和困惑之际,自我封闭和保护主义是饮鸩止渴,于他人无益,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近日温度骤降,湖南南岳衡山出现了绝美的雾凇云海景观,处处芝兰玉树,晶莹的冰挂、流动的云海,让人犹如置身仙境。
  (3)当前,资本主义危机已涉及制造业、国际贸易。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一些东欧国家经济先后出现困难,希腊经济形势更是江河日下
  (4)高三学子们昃食宵衣,在课堂上迅速地做着笔记勾画重点,在课间见缝插针地写作业,只为心中那触手可及的梦想。
  (5)中国铁路人正在集中智慧和力量,自出机杼、攻坚克难,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高铁将会以稳健的步伐与世界“接轨”。
  A.(1)(3)
  B.(2)(3)
  C.(3)(4)
  D.(4)(5)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教育部提倡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认识祖国的美丽山河,而且能拓宽视野,增进学识。
  B.近日,国家发布《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如果寄递企业发生违规收寄行为,那么将可能面临最高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C.“北斗三号”系统采用了星间传输、地基传输的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链路互通。
  D.如今,消费者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花钱,消费内容也以购买商品为主向购买更多服务转变、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健康养老消费持续旺盛。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文字是语言的艺术, (1) 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 (2)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3)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4)特别注重语言的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5)不被语言局限,做到从言内到言外,(6)能品尝到那些言外的滋味。。
  (1) (2) (3)(4) (5)(6)
  A.因而 同时 虽然 / 只要 就
  B.而 尽管 即使 就 能够 /
  C./ 虽然 纵然 由于 / 定
  D./ 然而 即使 所以 只有 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味觉是鼻子的事情,还是舌头的事情?你们肯定都在得了感冒的时候吃过东西,你们可能发觉,在这种情况下, ① 。所幸的是,一旦鼻塞通了、可以畅快呼吸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也许这有点奇怪,事实上, ② ,食物的香味从嘴里上升到鼻腔里,80%的味道都是由与此相关的鼻后嗅觉捕捉的。但是品尝食物不光是鼻子和舌头的事情, ③ :视觉提供食物的外观以及食物环境的信息,听觉传递出嚼食物的响声,口腔里的触觉能使我们了解食物的构造。所有这些感官的启动使我们可以对食物的到来做好准备。
  21.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5分)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1) (2) (3) 的问题。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
  参考答案1.A 【“推断错误”。根据文意不能必然肯定《历代名臣奏议》这本书一定是宋朝人所著,它还可以是宋朝以后的人编写的。(这本书实际上是明代的文献。)】
  2.B
  3.A
  4、E B(A.“以免影响前途”的分析只是推测,小说并未明确交代。C.“性格鲜明”是不准确的,小说对哨兵、号手的形象一笔带过,没有鲜明的性格。D.“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更为读者展开了一副南美的风俗画卷”是不恰当的,小说情节在军营中展开,人物对话没有乡土气息,小说也未对当地风俗进行描写。)
  5、①第一次是士兵起哄要“炖鸡吃!”老人不禁乱了方寸,说“炖了给儿子吃。”这背后是初进军营的紧张和对儿子的掂念;②第二次是父亲把鸡送给警卫班长吃,还不忘请求分一块鸡脯给儿子吃,这背后是对儿子的失望和无法割舍的爱。③两次描写,对比鲜明,凸显了父亲的心理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说主题。
  6、①从形象塑造上看,儿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父亲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对儿子的刻画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儿子是父亲探视的对象,所以对儿子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对塑造父亲形象、表现父亲的心理起着关键作用。②从艺术表现上看,对儿子的描写和对父亲的描写随着故事的发展交替进行,使情节更富悬念,儿子的冷漠虚荣与父亲的真切深爱互为比照衬托,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③从思想内涵上看,对儿子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儿子冷酷无情的批判和对父亲爱子之心的同情,这不仅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深刻,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