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20.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每题1分,共12分)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受绳”才能端直;“金”要“就砺”才能锋利。同理, 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__________ ,往往有得,__________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4)__________,许君焦、瑕,__________,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5)已矣乎!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8)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
  (9)杜甫的《蜀相》中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归园田居》)
  (11)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21.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司法部门办案过于拖沓,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批评,工作效率的确应该提高,但也切不可在舆论压力下矫枉过正,影响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B.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之下,不仅三菱等大企业退出了不少传统强势领域,日本国内7成左右的植物工厂实际也处于亏损或惨淡经营的状态。
  C.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D.医疗市场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一些低价药品表面上退市了,但却通过包装、规格、剂型等变化,改头换面后以高价重新进入市场。
  22.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篇在重要时刻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引人深思。
  B.喜欢这座城市,不是因为她的繁华奢侈,光怪陆离,而是因为她恬静悠闲的另一面。
  C. 很多人心中都有顶礼膜拜的偶像,偶像实际上承载了人们心里对完美的向往。
  D.经过五年的努力,他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他望着落成的大楼,不禁踌躇满志
  23.涂瀛《红楼梦问答》:“或问宝钗与黛玉孰为优劣?曰:‘宝钗用柔,黛玉用刚。宝钗用曲,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陈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关于钗黛孰优孰劣的问题,涂瀛认为宝钗优于黛玉。
  B. 贾母给宝钗过生日,“点戏时,贾母一面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了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这一情节,很能体现“宝钗徇情”的特点。
  C. 黛玉来探望宝钗,发现宝玉也在,笑道:“我来的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这一情节,很能体现“黛玉绝尘埃”的特点。
  D. 元妃省亲中宝玉和贾府姐妹们作诗。宝玉一时构思太苦,还差一首,宝钗悄悄替他代作一首。这一情节,很能体现“宝钗收人心”的特点。
  24.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以上文字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结合这段话,以下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孙少平。该文段是少平的心理活动,但是是由作者代为抒情议论,这种写法在小说中很常见。
  B. 小说描写的苦难数不胜数:田晓霞被河水卷走,郝红梅失去丈夫,李向前失去双腿,秀莲得了肺癌……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苦难是生命的常态,我们甚至永远无法摆脱苦难。
  C. 孙少平有很多次改变苦难人生的机会,但是他都放弃了。他在苦难的奋斗中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意义,最后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
  D. 小说很多人物的伟大品格体现在苦难中仍具有宽容、助人、坚忍的品格。少平救助曾告发他的侯玉英;孙玉厚让出祖居窑洞给弟弟成亲;少安主动辍学,挑起家庭重担。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对仁者下的一个定义是,自己要站的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平凡的世界》中某些人物接近上述“仁者”的标准。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180字左右。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品牌”是商业用语,品牌的内涵是指它所包含的个性、价值和文化,个人、集体、国家等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对“品牌”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将自己的书贴上特定标签或写上几句话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地铁或公园内的长凳上……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这就是“漂流书活动”。
  每一位主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被人带走,想象着它进入另一些人的世界——和他们发生各种奇妙的联结。这样,一本流动起来的书,便有了它的故事——书的生命或人的生命,都可能由此变得不再平淡。
  请根据上面的提示语,发挥想象,以“漂流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有形象,有情节,有创意。
  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共27分)
  1.(2分)B 2.(2分)C 3.(3分)A 4.(3分)B 5.(3分)D
  6.(6分)
  (1)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
  (2)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
  (3)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7.(8分)
  【答案示例】略
  【评分参考】对人物复杂性的理解4分,联系作品内容4分。
  8.(3分)C 9.(3分)B 10.(3分)C 11.(3分)D
  12.(3分)参考译文:(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
  评分标准:“下”“授以国政”“美”三点各1分。
  13.(4分)答案示例:
  ①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娴于政务。“材料一”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是避位让贤,充分调动贤明之士,这从“材料二”中卢怀慎举荐多人也可以看出来。正是这样他才能与姚崇戮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卢怀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
  ②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材料一”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竟能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才能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一”中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摘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即便是在“材料二”中写到其为官清廉,荐人有功,仍然不能遮盖卢怀慎作为宰相的无能。
  评分 标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能够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材料一译文】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臣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 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文言材料二译文】
  唐朝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当官身份高贵以后,妻子和儿女仍免不 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对待亲戚朋友,卢怀慎的帮助和接济非常大方。
  后来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一起去探望他。卢怀慎一直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出将入相,作国家的藩篱、皇帝的辅臣,皇帝寻求天下大治的心思很急切,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近来对政务慢慢有所懈怠,这时候往往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在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就亲手写了一封奏章,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奏章,对他的离世越发惋惜。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