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遣兴杜甫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末尾两句写诗人仰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透露出让大雁为分散的兄弟捎信的愿望。
  E.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15.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人心相同:既然秦人爱纷奢的生活,可想而知“ ”,所以不可一方面极力搜刮,另一方面却“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蕴含着生活哲理,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 , ”。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徒步三千,流亡万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硕果仅存的一次悲壮的师生长征,堪称我国教育史上一次可歌可泣的文化长征。
  ②要形成良好风气,赢得群众信赖,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认识,率先垂范,这样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能从根本上好转。
  ③从南极洲的血色瀑布到毛里求斯近海的“水下旋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④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⑤杜甫写景的作品不多,而全诗都写景的更是鹤立鸡群,在他西行途中,却被太白山的美景所吸引,写下了《喜达行在所三首》。
  ⑥前三季度五500余只可比债基净值平均增长1.68%,这一成绩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在“资产荒”背景下,整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商已进入成熟期,未来靠打价格战的方式将难以为继,纯电商时代会很快结束,将出现线上、线下、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
  B.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者反映自己身边存在“咆哮妈妈”,妈妈们歇斯底里的批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
  C.篮球比赛不只是队员的事情,教练指挥、智囊思考、体能管理、后勤保障等都是一支球队能否在比赛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D.供暖的第二天,橙色警报级别的雾霾就出现在河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雾霾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令爱这次获全国作文竞赛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C.我在雅正兄长的这本文集时,发现其文辞优美,内涵丰厚,实为难得的佳作。
  D.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 ①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 ② 。其实,只要愿意, ③ ,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21.某大学举行辩论赛,辩题为“网络匿名有助于/有害于公众议题讨论”,请你以反方队员的身份,针对正方发言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不得改换辩题,立场鲜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5字。(5分)
  正方发言:网络匿名的作用在于保护发言人的隐私,在触及敏感话题时,因为这种保护的存在,人们会敢于站出来说话,不再麻木、冷漠。可见,网络匿名是我们打开民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微博上,人们习惯性地去点一下赞,温暖了情怀,增进了感情,拉近了关系。点赞已成为人们在网络交流互动中离不开的方式。
  点赞虽然被视为虚拟世界中人际互动的必备利器,却也出现了质疑声。有人说,点赞难免有敷衍之嫌,人们点赞越来越多,评论交流却越来越少,原本方便我们表达的工具,如今反而让我们变得不善表达;有人认为,点赞这样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如果别人都对你吝啬,那你就该检讨下自己的人际关系了。
  对于点赞,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D 强加因果。“极高的内心修养”和“极好的行为准则”都属于完美人格的一部分。也不存在递进关系。
  2.C 说法绝对。从文中“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的是不义之富与贵。
  3.C 曲解文意。由原文“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可知,“君子”形象与君子所扮演的角色无关。
  4.B 解析:文章末尾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文中提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呼应文章开头,是作者在外漂泊让他觉得累,故乡才是心里永远的归宿,作者不是不愿意回故乡,相反是更加怀念故乡,更加怀念故乡“年三十夜的爆竹”。
  5.①让读者对作者乡村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2分)。
  ②家乡年三十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2分)。
  ③承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表哥们热情请我喝酒做好铺垫(1分)。
  (每点两分,只要答对两点则给满分)
  6.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
  ②“年三十夜的爆竹”传达了亲人团聚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③“年三十夜的爆竹” 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
  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村热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下,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进行深刻反思。
  (前三点答出两点即可,各1分,后两点各2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