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汤东野,字德广,丹阳人。崇宁间张怀素谋倡乱,范寥知之,欲驰入京言状,无以为道里费,东野资之。怀素伏诛。寥起布衣,召对,白上:“臣非汤东野无以见陛下。”上问:“东野何人?”即对镇江府学内舍生,且具道所以资送之恩。有诏,乘递马赴阙。既对,言契上心,即授忠义郎。
  靖康中,知平江。车驾幸杭,苗、刘作难。明受①收至,东野疑之。时张浚以礼部侍郎参赞御营军事,留平江。东野谋于浚,欲匿收不宣。浚曰:“事已如此,胡可匿?”因相与谋,阴取故府所藏登极救书置舆中,迎登谯门,读而张之,即捐其阶,禁,无敢登者。乃与浚议勤王之师。皇帝复位,以功超拜徽猷阁待制,入为工部侍郎。
  周望宣抚浙西,将屯军平江,奏言“非东野莫可为守者”。东野知望不足与立功,辞至七八,不得已而行。既至,乃修治城垒、楼橹,为战守之具甚备。望束手无策,东野所言,悉弃不用。即以蜡书具所与望议论本木,驰奏,乞别自将,不然只与俱死。奏凡十余上。上手救报曰:“朕仗卿甚重宜与望协心共力以捍一方勿轻相同异。”于是不敢复言。望果败事,引咎自劾。寝不报,而台评继上,请正失守之罪。上为之特下诏曰:“汤东野昨累有奏,陈措置守御,颇有伦理。只缘事权不专,遂致失守。与其他弃城不同,可止落职。”
  绍兴初,从张浚讨李成。初,成之叛也,鄂州李允文擅杀知岳州袁植,欲与成连横。成败,浚欲遂取之,惮其强。时有枢密院属官汪若海者,被罪谪英州。行至临川,东野知其与允文善,引之谒浚,使贻书允文,允文遂伏罪。
  复奉祠,起知扬州。会伪齐宿迁令张泽拔众四千自归。朝论以国家方屈好于豫②,不宜生衅,欲还之。东野不可,章三上,得请,四千人皆免死。
  (选自《京口耆旧传》,有删节)
  [注]①明受,南宋皇帝赵旉的年号。赵旉是苗、刘兵变拥立的新皇帝,在位26天。②豫,指金太宗册立的大齐皇帝刘豫。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朕A仗B卿C甚D重E宜F与G望H协I心J共K力L以M捍N一O方P勿Q轻R相S同T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意谓符合、投合。“契阔谈谯”的“契”字也是这个意思,“契阔”一词则偏指久别。
  B.幸,指皇上亲临某地。《阿房宫赋》“而望幸焉”一句中的“幸”字意思和用法与此相同。
  C.本末,树的主干和枝节,喻指事情的原委和经过,史书体例中的“纪事本末体”即据此命名。
  D.连横,战国时张仪游说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称连横,后泛指结盟,本文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东野得知范寥想赴京举报张怀素却苦于没有路费,认为通过帮助范寥可以得到皇上召见,便资助了范寥,后来果然如其所愿。
  B.汤东野与张浚商定用旧诏书替换新诏书,登上谯门宣读并张贴在上面;又因怕人知道真相,便拆去阶梯,禁止人们登上谯门。
  C.汤东野虽是不得已而出守平江,但他一到任就着手修治军事设施,作好攻守准备,还多次向周望建言,可惜都没有被采纳。
  D.宿迁县令张泽率众归附南宋,南宋朝廷担心与伪齐产生事端而想遣返他们,汤东野进言劝止,张泽等四千人因此幸免一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寥起布衣,召对,白上:“臣非汤东野无以见陛下。”
  (2)引之谒浚,使贻书允文,允文遂伏罪。
  14.文中“上为之特下诏”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不睡文天祥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频搔白首”是诗人忧心如焚的表现。古人常以“搔首”表达忧思之重,如杜甫的“白头搔更短”就是这样。
  B.“细雨”句写雨声中青灯下,诗人思绪纷乱夜深不寐的情形,画面感强;且又紧承上句诗意而来,暗扣题目。
  C.颔联从时空角度落笔,以“三万里”“几千年”呈现诗境之开阔,表现诗人忧思之深广,为下联的感慨伏笔。
  D.诗人以“不睡”为题,并由这一寻常的生活细节展开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最后回到现实,结构严谨。
  16.有论者以为尾联构思新巧、表意丰富,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用“ , ”两句起兴,兴中有比,形象地说明人生亦有命,人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
  (2)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地名对举表示空间距离的遥远与阻隔,以此写一方对另一方的深情,或写彼此的牵挂和无奈,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是很典型的一例。
  (3)“梦”是古代诗词中的高频词汇,古代诗人借着做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从心所欲,任意西东,如“ , ”。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每次读普希金的作品,我都感受到一个作家应有的价值所在,他不仅要像旁人那样对生活发言,而且更要为提升自己民族的语言负责。只有这样的作家,才能给人们留下 的记忆。( )当普希金去世后,( )时过境迁,作为斗士的普希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作为诗人的普希金却永存,( )他纯洁了俄罗斯的语言。
  直到19世纪初,俄语似乎还是一种没有希望的粗陋的语言,俄国上流社会人士以说法语为荣,俄语作家寥若晨星。但是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俄国却奇迹般地出现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批大作家,可谓 。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开创了世界性的文学,他们全都有资格做一批人的精神导师,而他们全都感激地视普希金的作品为 ,把它看做是“一部辞典,包括着俄国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果戈理语),从中汲取清泉。这一伟大的遗产,穿越了黑暗的19世纪,又在20世纪俄国动荡的天空下绵延不绝地变成了一些新的杰作,新的名字,新的源流。
  18.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尽管 因为 不但 而且 B.所以 即使 不是 而是
  C.因此 尽管 但是 因为 D.虽然 不管 然而 因为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材料中加点的“全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当下的中国, ,有人对这样的“弯道超车”现象持乐观态度,但笔者认为这未必是好事,其结果很可能是替发达国家承担“( )”的任务。人工智能在工业上的大规模使用,大量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社会将迎来大批失业人群。
  如果一个社会少数人有工作,大部分人没有工作,对这样的社会,我们目前远远没有准备好。今天如果少数人没有工作,我们把少数人养着没问题,这是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结构能够承受的。如果颠倒过来,这个社会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失业一一按照专家对人工智能的展望,将来95%的工作岗位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时候,那么多没有工作的人,可以用无限的时间来积累不满,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此都无应对经验。
  有一种糊涂论调,认为根据历史经验,新的技术导致工作岗位流失之后,人们总是可以寻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经常有人以此安慰公众,却完全没有注意到,“95%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从逻辑上看,这一说法,已排除了失业者找到新岗位的可能性——不是95%的岗位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新岗位的95%不是仍然要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趟地雷 B.拆盲盒 C.吃螃蟹 D.打冲锋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