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6.C
  7.C
  8.①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本文是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以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来叙述故事的。②设置了伏笔、照应。如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两处“嘱托”前后照应。③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④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在顺叙的同时,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文末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
  9.①小说人物身上无一不闪现着人格的魅力:孙长宁的坚定和执着、梁启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涛教授的友善和热爱、七个考生的诚挚和无私。②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错。他的穿着和“干裂的嘴唇”源于生活环境和长途跋涉,和性格没有关系,选项过度解读。
  B.“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错。原文为“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一开始还是有局促之感,并没有“轻松自如”。
  D.“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错。文章只是呈现梦境里出现的声音,是虚写,不能体现“由近及远”;梦境里的场景,都是孙长宁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对他有较大影响,梦的内容表明他对那片森林及相关人物热爱,不能表明他期盼再次回到森林。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错,白桦林即森林,白桦林养育了孙长宁,梁启明在白桦林里把自己的音乐才华转移给了孙长宁。白桦林对孙长宁意义重大,但不能预示孙长宁的人生前景。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事特点的能力。
  从结构看,小说主要内容写了孙长宁考试的前后过程,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其间侧面交代了梁老师教授孙长宁音乐并鼓励他来北京,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小说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来叙述故事。
  从情节设置看,小说设置了伏笔、照应。“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两处“嘱托”前后照应。
  从叙述语言看,“孙长宁觉得……”,“傅涛教授却早已……”,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文中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
  从叙述顺序看,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小说以孙长宁赶考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内容;在顺叙的同时,“无涯无际的森林……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是插叙;文末“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是补叙。
  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丰富意蕴的能力。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闪现着人格的魅力:
  “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孙长宁考试迟到了,但为了实现梁老师的遗愿,他克服困难,争取到了机会,孙长宁坚定而执着;
  “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梁老师在森林里写曲子,“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孙长宁,并鼓励孙长宁去北京,梁启明“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有信念有追求;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傅涛教授同意迟到的孙长宁考试,对美好的音乐满怀热爱,最后把他带回家,傅涛教授友善,对音乐充满热爱;
  七个考生一致力争让孙长宁演奏并一致认为他才应该是第一名,诚挚而无私。
  这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坚守信仰,克服一切困难去奔赴目标,他们真诚待人,心灵纯粹,他们的言行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10.E I M
  11.C
  12.C
  13.(1)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
  (2)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
  14.①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②能为太宗排忧解难。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
  “臣贵有词”和“主贵能改”结构一致,应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在“臣”和“主”前停顿;
  “自有常准”的主语是“朕”,结构完整,在“自”前停顿。
  故在E I M三处句读。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C.错误。都是委婉得体。句意: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都模仿了屈原委婉含蓄的语言。
  D.正确。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不能置臣子于险地”错,由原文:“圣主不乘危”可知,是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正”,匡正;“不”,错误;“有所言”,这样的话。
  (2)“忧危”,忧患危难;“任贤”,选举贤才;“受谏”,接受谏言。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适为其见朕是非得失”可知,能匡正太宗是非得失;
  ②由原文“太宗谓侍臣曰:‘如斯诋毁,有似咒诅。’侍中魏征奏称:‘国家开直言之路,所以上封事者尤多……以此而言,张猛可谓直臣谏君也。’太宗大悦”可知,能为太宗排忧解难。
  参考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准备派遣各道黜陟使,畿内道这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太宗亲自确定,询问房玄龄等大臣说:“这个地方的事务最为重要,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右仆射李靖说:“畿内道的事务重大,非魏征不可。”太宗神情严肃地说:“我如今要到九成宫去,这也不是小事,怎么可以派遣魏征出使?我每次出行都不想与其分开,实在是因为他能够看到我的是非得失。你们能够匡正我的错误吗?为什么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没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李靖担任关内道黜陟使。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过去到怀州去,有人上书说:‘为什么总是差遣山东的劳工到宫里修造苑囿呢?当今劳役之重,似乎和隋代不相上下了。怀州、洛水以东,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了,而皇上还时常到那里去打猎,真是一个骄奢的君王啊。今天皇上又到怀州来打猎,皇上已经听不进忠言了。’一年四季出行打猎,是古代帝王常有的礼数,今日我到怀州,对老百姓不会带来一丝一毫的干扰。凡是上书提出意见的,一般我都采纳,臣子贵在能直谏,君王贵在能改正。但如今这样的诋毁,像是在诅咒我啊。”侍中魏征上奏说:“朝廷广开言路,所以上书提意见的人特别多。陛下亲自批阅奏书,有时希望臣子的意见可以采纳,这是侥幸大胆上书的人能够陈列陛下他们浅见的原因。臣子向国君提意见,必须言语委婉,措辞得体,借此以言彼。汉元帝曾用醇酒去祭祀宗庙,想从便门出去,再乘楼船到宗庙。御史大夫薛广德挡住汉元帝乘坐的马车摘下官帽说:‘陛下应当从桥上经过,如果陛下不听臣的话,我就自刎,让我颈中的鲜血玷污你的车轮,陛下就进不了宗庙了。’汉元帝很不高兴。光禄卿张猛说:‘我听说如果君王圣明,那么臣子就会忠直。乘船危险,过桥安全,圣明的君王不会冒着无谓的危险,薛广德的意见可以采纳。’汉元帝说:‘开导别人不应该像这样吗!’于是就从桥上经过。从这点看,张猛可以算是正直的大臣劝谏君王啊。”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侍中魏征回答说:“很难。”唐太宗说:“选拔任用贤才,接受谏言,就行了,有什么难的?”魏征说:“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难的时候,能够选举贤才接受谏言。到了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懈怠政务,使直言进谏的人变得谨慎恐惧,这样日复一日,就会使国家灭亡。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啊。国家太平无事却要国君心怀忧惧,难道不难吗?”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