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1年12月30日期末测试试卷

全卷浏览

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1年12月30日期末测试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1题。(1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也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通的,他更关注的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只是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雕虫小技”,王世襄都“玩”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l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当时,日本和德国的许多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沦陷时期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其父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终于没收了杨宁史的青铜器240件,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时都拍卖回流到了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集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袁荃猷买菜用了多年的提筐。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两个墓穴之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编选自《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19.从全文看,文章表现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20.王世襄的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而他对自己的判断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5分)
  21.这篇传记标题“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王世襄先生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结合全文,对文中的“藏与散”的关系,谈谈看法。(6分)
  22.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6分)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市场和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23.据统计,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现实中盲人通道被阻断、公交车残疾人专座被抢占等现象屡见不鲜。请你以“爱心助残”为主旨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简明生动,限30字内。(6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腔和调,与声音相关。词曲、戏艺、音乐中有腔调,民族、地域、城市,甚至个人也都有各自的腔调。周作人说那腔调犹如听京戏吸鸦片,叫人沉醉;阿城谈起腔调时却提醒说“做什么,但不能有什么”……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以“腔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5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说明:作文不到600字,20分以下给分;不到700字,30分以下给分;不到800字,40分以下给分;45分以上的作文,字数必须超过850字。
  参考答案1. C(A.弹tán/弹dàn,咽yè/咽yàn,难-nàn;B.鲜xiān/鲜xiǎn,泊-bó,发fā/发fà;C.度dù/度duó,长zhǎng/长cháng,解jiě/解xiè;D.参cēn/参shēn,靡-mǐ,畜xù/畜chù)
  2.A(A.“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用来形容齐白石,不妥。B.“一鸣惊人”,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鸣,鸟叫。C.“功成名就”,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功,功业。就,达到。D.“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3.A(B. 语序不当,“先后”移至“持菜刀”后;C.①句式杂糅,可删去“退出历史舞台”;②成分残缺,“迫在眉睫”后加“亟待解决”;D.歧义,有两个意思,一是社会的批评是不理性的;二是社会批评“考研热”,认为“考研热”不理性)
  4.A(整个文段写出从“织茧”到“破茧”的过程。④句讲“织茧”,放在段首,②句中的“那”紧承着指代“茧”,⑤句中“沉沉地睡过去”与③句中“当她一觉醒来”前后相继)
  5.D(利,贪图)
  6.A(A.介词,被/介词,替;B.介词,因为;C.连词,于是;D.所+动词,所字结构)
  7.C(李姬推却田仰的邀请)
  8.D选项A.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一段第二句。贞丽不是李姬的生母,而是养母;另“因此”前后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选项B. 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二段末。“大为不满”是“大呼称善”,正好颠倒是非。
  选项C解说:原文出现在第三段末。“不复歌”是对侯生的叮嘱和劝勉,而不是什么“应承”
  9.(1)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每错、漏断3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采分点:“尝”“偿”“之”,各1分。李姬曾经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来酬谢他
  ②采分点:“且”“以”“安”,各1分。况且凭借公子你的世家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
  【参考译文】
  李姬的名叫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有大侠的风度,曾经有一晚与他人赌博,顷刻输尽千金。她结交的都是当时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尤其跟阳羡(宜兴)人陈贞慧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也很豪爽聪明,稍稍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常常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都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号为雪苑的侯生,在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跟(李香)认识(相识,认识了李香)了。她曾经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来酬谢他(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为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为……所,被)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要侯生替(他)解难(从中斡旋),于是假手于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因为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凭借公子你的世家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见识的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就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不再唱它了。”
  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用三百锾黄金作为聘礼,邀请李香见面,李香坚决拒绝他。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现在如果贪图(利,以……为利)那钱财而赴约,这样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最终没有与田仰相见。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