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倾圮(pǐ) 腈纶(jīng) 体己(tǐ) 赧颜相向(nǎn)
  B.酩酊(dǐng) 处暑(chǔ) 秦桧(guì) 不塞不流(sè)
  C.凝睇(tì) 间或 (jiàn) 游弋(yì) 戛玉敲金(jiá)
  D.粗糙(cāo) 爪牙(zhǎo) 盛器(chéng) 落拓不羁(t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傅斯年不低调,不谦虚,不设城府,不留退路,不攻于心计,不屑于安排,他更像一位敢怒敢言的西方斗士,而不像厚貌深衷的东方学者。
  B. 这件作品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画上长长短短的题跋,表达了吴昌硕对于诗意、绘画的理解,像是一部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迷你小说”。
  C. 瞬间半世纪,与友人结伴而行,旧地重游,群星陨落,石屋尚存,井台冰封,泉水喷涌,可煮小米粥裹腹,可品紫阳茶论艺。
  D. 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历来为国人所不耻,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还满嘴“假大空”,老百姓怎么可能信任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大运河拥有无与伦比的时空尺度,拥有无数的码头、桥梁,河道边的衙署、官仓,而这条由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共同构成的雄浑大河,居然今日仍在使用。
  B. 以往,他对《大学》中的“正心”、“诚意”,早已背诵如流,滚瓜烂熟,却如和尚念经,浑然不解其义理,眼下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当头棒喝,方始大彻大悟。
  C. 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潮流的要挟,画坛冒出危言耸听的“中国画穷途末日”论,张仃立即予以澄清,提出 “没有中国画的危机,只有中国画家的危机”。
  D. 不忍心现代人迷失于真实与影像之间,故以强悍的反思能力、悲悯的文人情怀揭破各种媒介中的种种鬼打墙现象,他的《隐私这道甜点》堪称“媒体现形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建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B. 古希腊时代之所以创造出维纳斯、持矛者、掷铁饼者这些千古不朽的雕塑,是由于艺术家对人的完美形体有一种衷心的迷恋所致。
  C. 尽管仍持谨慎态度,但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并认为中国参与重大事务的国际协调,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意味着必须得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D. 梁启超、顾颉刚这些学界巨擘都十分钦佩王国维,个中原因与其说是对王国维学识的赞赏,不如说是对王国维身上沉静优雅的知识分子风范的强烈认同。
  5.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3分)
  梁启超10岁那年,陪父亲到朋友家做客。刚一进门就被院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醉,并偷偷折下一枝,掩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仍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见了。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备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上挂着的“挡煞”大镜,随即念出下联:“堂上悬镜, 。” 对联一出口,便赢得满堂喝彩,父亲也很欣赏儿子那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的下联。
  6.“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新理念。请参照示例,在“敏”“耻”“愧”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个性化的新解读。(4分)
  〔示例〕“说”字:有“言”必“兑”。人能说话是常事,说的话能兑现方才有价值。大话说得天花坠,后果很不妙,而信口雌黄胡乱说,结局更危险。
  “敏”字: 。
  “耻”字: 。
  “愧”字: 。
  7.请看下面的“‘T’ 型人才示意图”,按要求答题。(5分)
  (1)简要说明用字母T来命名这类人才的理由(2分)(2
  (1) 简要说明用字母“T”来命名这类人才的理由。(2分)
  (2)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T’型人才”的认识。(不超过6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北朝书法资料尚未广泛传播时,我们对这个时段的创作风貌几乎茫然,不知其对后世的影响。直至这些民间之作忽地涌到眼前,才让人很清楚地看到大唐楷书完全可从北朝那里寻到根源。尤其是北齐、北周,许多作品已经开启了唐人楷书的先河,只不过民间之作缺乏创作链、传播机遇,终是底层之物。到了唐官僚文人手里就大不一样,譬如颜真卿,就很明显地受到北齐北周书风的熏染,只是在效法过程中,用笔更为细致准确,结构更为堂正庄重,模式更为稳定,于是更典型、更突出。天下人尽知颜真卿,却不详其出处何在,以为大家可以无中生有,是天纵之才。树必有根,水必有源。学文学艺,就是掌握其法,法是传承的,文人雅士需要,民间书手也需要,否则,就难以言说书写。民间有民间的法,民间与上层建筑离得很远,法也就有一定的界限。从“斜画紧结”转向“平画宽结”,北魏到北齐、北周,书风就出现了巨变。尽管无名姓,书写也无从看出秩序,形成不了一个人的创作程序,但法在每件作品里,可为后世效仿。初唐欧、虞、褚、薛四家之作,在北朝墓志造像记中可以找到极其相似的用笔和结体。譬如褚遂良、虞世南的运墨、间架、章法之笔调,都能在北朝书法中找到痕迹,而欧阳询、薛曜的坚硬、瘦劲、决断之神态,更可在北朝书法中察觉。可是,究竟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效仿过民间书法呢?他们自己没有提及,后人凡提及,也都归于取法王羲之。王氏固然彪炳千秋,却也不能挫笼笔法于万端,什么都挂在他身上,这是简单化了。明人刘基论道:“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这首诗的含意说得很清楚。书法学习通常会持抱某一名家,犹如当今守二王而不放,以为天下最佳、最合时风,而对于其所宗之范围关注甚少。加上古代名家对于民间书法的学习也无甚披露,甚至不愿表明学过民间书法,也就让人止于此了。民间书法是个汪洋大海,社会生活中缺乏条件、环境,然其才华智慧并不逊于官僚名家,所谓“道在瓦甓”,使人不可轻视,不可绕过。相对南朝,北朝书法为后人提供了难以估量的教益,如此之多的墓志、摩崖、造像记,让人感受到书法的风格多样、气息真淳。名书家不免有这样的习气,学而闭口不说,却要言必钟王。但是,痕迹是不可逃眼,不可逃心的,总有烙印留了下来。民间书法中的优秀之作全然可作范本,并不因地位低下而荒芜,诚如元人杨维桢所言:“出于闾夫鄙隶,非尽公卿大夫士之所可及。”
  (选自《 光明日报 》,有删改)
  8.下列对“让人止于此”中“此”所指代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学习持抱某一名家
  B.书法学习守二王而不放
  C.古代名家无甚披露学过民间书法
  D.古代名家不愿表明学过民间书法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在瓦甓”,汪洋大海般的北朝书法为后人尤其是唐朝楷书提供了难以估量的教益,不可轻视。
  B.自立风标的古代书法家,再有天赋、才情,也不可能横空出世,突如其来,而必定以前人精华为根基,递进强大,更为典型。
  C.刘基之诗告诉人们,学诗光学李杜诗篇是不够的,只有探寻到了风雅无穷之意,方能领略李杜之诗的绝妙。
  D.民间书法自有其法,但因处于底层远离上层建筑,缺乏创作链和传播机遇,形成不了秩序,因而模式无法稳定,书风就会巨变。
  10.根据文本,概括“民间书法中的优秀之作全然可作范本”的理由。(3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