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的“生命”哲①中国人对汉字情有独钟,把汉字看作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且从中结晶出一种“生命”哲。
  ②中国的文字最早称为“书契”,《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为什么叫“书契”?《尚书•序》:“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说文》:“韧,刻也,从丰,从刀。”丰,正是在木板、木块上刻记号的刀痕。
  ③后又有了“文”与“字”的名称。《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繁殖;演变)而浸多也。”“文”与“文”的结合孕育出新的“生命”,也就是“字”,这就作为“生命体”看待了。不过周代称“字”为“名”“书名”;称“名”“书名”为“字”,始于秦。可见把汉字看作“生命体”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
  ④如果我们认识“字”的本义,就可以豁然开朗。《说文解字》:“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古时人和鸟生子称为“乳”,所以“字”就是生育、生殖的意思,“字”的结构就是妇人生子居住在房室中。
  ⑤汉字被看做“生命体”的理念,一直传承着。王安石《字说•序》说:“文者,奇偶刚柔,杂比以相承,如天地之文,故谓之文。字者,始于一二,而生生至于无穷。如母之字子,故谓之字。”“如母之字子”,即像母亲生孩子一样,所以称为“字”。宋郑樵在《六书•序》中又谱写了一个复杂的汉字生殖、婚姻血统之谱系,如“二母为会意”,“一子一母为谐声”等,由生命的生殖进而拟出其家族与血缘的谱系。
  ⑥汉字“生命哲”的内容很丰富,先民不仅把汉字的产生视为“生命”的诞生,而且每个字被看成是“生命体”,尤其是书法家更是将汉字“人化”了,一个汉字可以赋予它骨骼、血肉、经脉、神情、风韵、气质。
  ⑦再如又有汉字的“生存哲”。汉字始终面临着各方面的严峻挑战,但是它成功化解了“生命”过程中的障碍与矛盾,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一路演变,继续着自己灿烂的生命之旅。21世纪的汉字依然生机勃勃,计算机的输入等问题也被解决了。汉字必须与社会、语言的不断发展相随,才能始终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必须有一套能动的、卓有成效的生命机制与系统。汉字是一个不断生成与完善的生命过程,又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在本身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的吸纳中,充分体现出汉字“生命哲”的大智慧。
  ⑧当然汉字“生命”的智慧、哲,是由创造使用它的中华民族所赋予的。笔者由此想到了衡山大鼎:高9.9米,寓意中华九九归一;重56吨,寓意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鼎上铸有一万个不同的“寿”字,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万寿无疆。又想到:一万个不同的“寿”字,也寓意中国的汉字万寿无疆,中国的文化万寿无疆。
  ⑨这不又是汉字的“生命”哲吗?
  (选自姚淦铭《汉字文化思维》,略有改动)
  1.联系下文,对第①段中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最早被称为“书契”,传说由仓颉创造,意为刻痕于木,这是汉字产生的头,也是汉字被视为生命体的开始。
  B.“文”“字”是两个不同但关系密切的概念,“文”与“文”的结合孕育出新的被当作生命体看待的符号——“字”。
  C.“字”的原意为生育、生殖,“字”的结构是妇人生子居住在房室中,于《说文解字》的这一解读使它获得了生命意义。
  D.汉字被看做生命体的理念,不仅是渐进的,也是传承和发展的,书法家为汉字的“生命哲”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②③④⑤段通过对古籍的充分引用和解读,准确生动地阐释了汉字产生是生命的诞生;⑥段强调书法家能赋予汉字生命特征,从而说明每一个汉字都是生命体。
  B.⑦段先叙述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接着提及汉字发展中解决了计算机输入等问题,意在强调社会、语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汉字的生成与完善。
  C.⑧⑨段对衡山大鼎的解读,形象地表明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和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汉字生命力的泉,同时也体现了汉字“生命”的智慧和哲。
  D.全文总体为层进式结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说汉字是特殊的生命体,后深入到汉字的生存哲;先说明生命哲的内容和发展过程,后解释其本质。
  3.汉字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请简要概括。(3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驿卒佟锁住传[元]张养浩延秸丁巳春,余以公籴①馆兴和者凡再月。驿卒有佟锁住为余言:“本江西泰和人,七岁时与群儿戏里中,为过骑掠而北。骑者饮于市,因货我于一目眇者。居数月,眇者又阴货我。闻土俗,奴亡而获者,必钳而黔之,用是佯以去故事新为喜。所过皆赪山,无城郭居民,少阴即风雪不可前。人以孳畜多寡为富贫,所衣皆皮毳,所食唯酮及胾,以氊为屋而居。主人以察罕名我,且授皮衣一袭、羊二千头,命服而牧之,且戒曰:‘羊有疾者、伤者、逸者,必汝挞!’距刍地二十里,每出必约他牧偕行。不然,则迷不能返。同牧者十数辈,皆中国良家子,为奸民所贩至此。一日,吾羊寝山麓,有牛百余,自绝顶奔饮于溪,羊不及避,而躏死十数。意其不免,决意亡去,夜则视穹庐有灯火者往宿焉。有问,则以蕃言答之,故无所疑讶者。会值使者,具诘所从,遂跪语其故,意若见怜,乃辍一骑乘我,始至此矣。”
  余闻恻然曰:“我将复若闾里,与汝父母兄弟相见,何如?”乃叩头泣曰:“固所愿也!”即令有司移文傍近,给衣粮,护送其乡。天下似此者何限,庸能尽使遇余若此子耶?
  盖闻古者,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各设长胥师正等,使之相畴相保,盖所以几②奸民而防不虞也!故矫诬横行者禁焉,淫怠奇邪者禁焉。况保息之制六,而慈幼居其一,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司民氏掌之,以协孤终。于斯时也,使有奸民,亦无所窜其手。故下之所以事上者,靡微不綦。此无他,保之不失其所而已矣。
  又闻古者,国有饥民,则人主不飨;有冻民,则人主不裘,其视民之重如此。由秦毁先王之制,官与民判焉不相预,甚者听其自生、自死、自强、自弱、自仁、自鄙,名置侯牧,实与无均,又藉以为侵牟奉己之资。呜呼,欲其父子相安,昆弟、亲戚、闾里相爱,尽力以事其上,得乎?故余为传其事,并及古者安民之法,庶使当路者得以上闻,或于治理有裨万一焉!
  (选自《张养浩诗文选》)
  注:①公籴:公家采办粮食。②几:法禁、限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以公籴兴和者凡再月 馆:寓居
  B.因我于一目眇者 货:买
  C.以孤终 协:帮助
  D.或于治理有万一焉 裨:益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授皮衣一袭 B.不然,迷不能返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于其身也,耻师焉
  C.意其不免,决意亡去 D.其视民重如此
  则或咎欲出者 臣壮也,犹不如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佟锁住本为江西泰和人,少年时被过路的骑兵强抢转卖到北地为奴,替人牧羊。当时和他命运相似的人不在少数。
  B.佟锁住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善于保护自己,在难逃责罚时,他选择了主动逃跑,并能抓住时机,最终回到家乡。
  C.作者认为,借鉴历史,效仿古人,加强基层行政管理力度,对奸民实行专项管理,或可禁绝元代人口贩卖严重的现象。
  D.作者借为佟锁住作传之名,行针砭时弊、向朝廷献策之实,他向往的社会是君主爱民保民、姓相安相爱的理想社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值使者,具诘所从,遂跪语其故,意若见怜,乃辍一骑乘我,始至此矣。(6分)
  (2)天下似此者何限,庸能尽使遇余若此子耶?(4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