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真题 >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全卷浏览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倾慕qīng 俊彦yàn 渲染 xiàn 嘉言懿行yì
  B.轩昂xuān 萦绕yíng 酽茶yàn 怦然心动pīng
  C.黏膜nián 囊括náng 笃信dǔ 桑榆暮景mù
  D.脊梁jí 甄别zhēn 晋谒yè 披肝沥胆lì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颗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嬉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莻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汇总,科学作为以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有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直,伯格等著明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本重组技术会捉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伯格兴建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粗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时间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8.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张耒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馀,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里疮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輹、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余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祸悔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覇,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常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选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
  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10.下了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变亦酷矣 吾还也
  B.往往清丽奇伟,工举业百倍 矣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社稷也
  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随人 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能推食与人,尝饥者也 《齐谐》,志怪者也
  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缺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已,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简要说明文章后半部分是如何阐述“迁之为贵”的道理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