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全卷浏览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6.【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是越走越圆的月亮/每一步/都长长地连着思念 解析:选择描述对象的关键是原诗的最后两句,这两句是原诗的总结句,月饼照应第一切,月光照应第二节,所以仿写的语句应以“月亮”或“月光”为抒情主体。
  【思路点拨】做好本题需要注意:仿写,不是僵化的模仿,除了“形似”之外,更要注意内在的一致性这是做好仿写题的关键所谓的“神似”,应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①内在逻辑一致要深刻理解例句的内容,分析句子的“隐含信息”,要把握好例句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关联词语作提醒,有时标点符号作暗示,如分号常表示并列关系,冒号表示总领下文或总括上文。②感情风格一致要注意原句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语言风格有典雅与通俗、华丽与质朴、含蓄隽永与清新明快等区别还要注意语体色彩的特点仿句要尽可能与原句越像越好,否则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和谐、不连贯。
  7.【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1)合作实现共赢。(2)不居功自傲,要懂得感恩。
  解析:这段材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阿里巴巴上市的敲钟人是:网店店主两名,快递员、用户代表、电商服务商、网络模特和云客服各一名,还有一位是来自美国的农场主皮特•维尔布鲁格;二是写马云则坐在观众席上,有着两层意思概括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评析。全面权衡包括选题立论、标题、说理论述和辞章文采诸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思想分析和艺术分析互相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和分析;一分为二地进行实事求是的权衡和评价,以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
  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评析。包括确定作品的优缺点,确定作品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同时,要力求全面与重点的结合,在全面权衡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在突出重点时力求兼顾全面。
  8.【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原文:它的流行,首先要归结于数年前一本美国人写的畅销书《心灵鸡汤》风靡书市,小故事牵出了某种人生感悟,令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台湾的刘墉散文也以类似的文风赢得了不少读者。在国内,以刘燕敏为代表的“故事+感悟”的写作方式,被很多自由撰稿人所青睐和模仿。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
  9.【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原文: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学爱好者而言,也许是个值得模仿的练笔模式。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0.【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1)“故事+感悟的写作模式”,容易使文学创作误入歧途;(2)写作缺乏文学创作的成分,甚至会沦为一种变相的抄袭;(3)主题牵强附会,毫无营养价值。(4)情节上似曾相识,在结构上大同小异。
  解析:答对3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11.(3分)①富有自然气息;②古老(古朴,原生态);③宁静安详(节奏缓慢/从容安逸)。(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12.(4分)懒惰:不清理庄稼地里的杂草,但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尊重自然的生存态度;
  勤快:改造田地,铲除一切妨碍粮食生产的生物,其实是一种只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而不知尊重其他物种生存权利的的生存态度,隐含着作者的批评。(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3分)①收束全文,言尽意远,(1分)引人深思,不远处便是沙漠,警示人们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升华了主题(1分)②绿洲与沙漠的强烈对比,进一步赞美老城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态度(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14.(5分)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1分),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老城的审视,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老城的古老、从容、淡然(2分),突出强调老城人缓慢从容的生活习俗和悠然自守的文化传统(1分)。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15.(5分)“生存态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守护自然等,2分;联系实际:举例得当,言之成理,2分,;表达流畅,1分。
  16.【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然,通“燃”,燃烧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传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4)对文解词法。也叫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相关联的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其含义。(5)活用解词法。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活用。根据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用法,在碰到有活用现象的词语时,必须解释它活用后的意义。(6)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7.【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A因,通过、经由;B而且/尚且;C于是、就/竟然,却;D把/凭……的身份。
  【思路点拨】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18.【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 B 解析: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强调和亲之弊,和韩的意见并不统一。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9.【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解析:结合文章大意去推断、分析。
  【思路点拨】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应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20.【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
  (2)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
  解析:(1)关键词“居”“ 无何”“ 拜”“ 起徒”,句意1分;
  (2)关键词“大略”“当”“取合”“出”各1分。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全部得到。”单于很看重并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正在这个时候,汉王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当时单于军队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