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全卷浏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 现代文阅读( 共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大龙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就是“ 性情化”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 由“ 心性” 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 自我欣赏的、 悠闲自得的; 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 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 更加深刻。例如, 只有中国人才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之凌霜傲骨、 兰之清逸雅致、 竹之高风亮节、 菊之淡泊不拘,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 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 中国人讲究色、 香、 味、 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 品茗” , 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 品” , 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 喝” 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 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是带着性情、 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 建筑、 亭园,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 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 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 性情化” 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 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 可以分别以西方、 印度、 中国为标志, 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 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 、 “ 神性” 和“ 人性” 。
  西方文化将“ 物性” 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 而物质文化的手段— — —科技, 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物性” 的, 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 自由”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 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 心性” 的自由。西方文化的“ 物性” 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 神性” 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 精神” 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 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神性” 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 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 那就真的是“ 纯精神” 的了。印度文化的“ 神性” 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 人性” 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 人性化” , 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 人性” 是性情化的, 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 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 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 纯精神的层面。
  ( 节选自《 人民文摘》 )
  1. 下列关于“ 中国文化”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 , 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B. 中国文化中的诗、 画、 琴分别是抒情的、 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 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 人性” , 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 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 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 人性” 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 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 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 香、 味、 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 谓之“ 品茗” ; 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 喝茶” 。
  C. 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 印度、 中国为标志, 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 物性” 、 “ 神性” 和“ 人性” 的文化特性, 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 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 既和生活紧密相连, 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 纯精神的层面。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中国人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 兰、 竹、 菊各自的风格特点,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 中国的陶瓷精美, 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 性情由“ 心性” 而生, 且是独立的、 自我欣赏的、 悠闲自得的, 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 更加深刻。
  D. 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神性” , 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 一) 文言文阅读( 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小题。
  冯恩, 字子仁, 松江华亭人。登嘉靖五年进士, 除行人。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 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故事, 御史有所执讯 踿, 不具狱以移刑部, 刑部狱具, 不复牒 踿报。恩请尚书仍报御史。诸曹郎讙,谓御史属吏我。恩曰: “ 非敢然也。欲知事本末, 得相检核耳。 ” 尚书无以难。已, 巡视上江。指挥张绅杀人, 立置之辟。
  十一年冬, 彗星见, 诏求直言。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 方献夫, 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帝得疏大怒, 逮下锦衣狱, 究主使名。 恩日受搒掠, 濒死者数, 语卒不变。
  明年春移恩刑部狱。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 致之死。尚书王时中等言: “ 恩疏毁誉相半, 非专颂 踿大臣, 宜减戍。 ” 帝愈怒, 曰: “ 恩非专指孚敬三臣也, 徒以大礼故, 仇君无上, 死有余罪。时中乃欲欺公鬻狱耶?” 遂褫时中职, 而恩竟论死。
  比朝审, 鋐当主笔, 东向坐, 恩独向阙跪。鋐令卒拽之西面, 恩起立不屈。卒呵之, 恩怒叱卒, 卒皆靡。鋐曰:“ 汝屡上疏欲杀我, 我今先杀汝。 ” 恩叱曰: “ 圣天子在上, 汝为大臣, 欲以私怨杀言官耶? 且此何地, 而对百僚公言之, 何无忌惮也! 吾死为厉鬼击汝。 ” 鋐怒曰: “ 汝以廉直自负, 而狱中多受人馈遗, 何也?” 恩曰: “ 患难相恤, 古之义也。岂若汝受金钱, 鬻官爵耶?” 因历数其事, 诋鋐不已。鋐益怒, 推案起, 欲殴之。恩声亦愈厉。都御史王廷相、 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鋐稍止, 然犹署情真。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又明年, 行可上书请代父死, 不许。其冬, 事益迫, 行可乃刺臂血书疏, 自缚阙下, 通政使陈经为入奏。帝览之恻然, 令法司再议。尚书聂贤与都御史廷相言, 前所引律, 情与法不相丽, 宜用奏事不实律, 输赎还职, 帝不许。乃言恩情重律轻, 请戍之边徼 踿。制可。遂遣戍雷州。而鋐亦后两月罢矣。
  越六年, 遇赦还。家居, 专为德于乡。 穆宗即位, 录先朝直言。恩年已七十余, 即家拜大理寺丞, 致仕。复从有司言, 旌行可为孝子。恩年八十一, 卒。
  ( 选自《 明史》 , 有删减)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故事, 御史有所执 踿 讯: 审问 B. 不复 踿报 牒: 文书
  C. 非专 踿大臣 颂: 赞扬 D. 请戍之边 踿 徼: 边关
  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B.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C.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D.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6.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冯恩在任南京御史时, 处理案件不依惯例, 引来官员们的非议, 但冯恩认为应该了解事情原委, 尚书也无话可说。
  B. 十一年冬, 皇帝下书诏求直言, 冯恩上书指出张孚敬、 方献夫, 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 使这三人被抓入狱。
  C. 冯恩在接受汪鋐的审讯时立而不屈, 斥责汪鋐收受贿赂, 卖官鬻爵, 言辞激烈。百姓都称他是“ 四铁御史” 。
  D. 冯恩被判死刑, 其子上血书代父受刑。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也在皇上面前替冯恩说情, 最终免除冯恩死刑, 遣戍边徼。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0分)
  ( 1) 恩日受搒掠, 濒死者数, 语卒不变。( 5分)
  译文:
  ( 2) 穆宗即位, 录先朝直言。恩年已七十余, 即家拜大理寺丞, 致仕。( 5分)
  译文: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