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湖南省长沙、浏阳、宁乡三(市)县一中2015届高三5月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湖南省长沙、浏阳、宁乡三(市)县一中2015届高三5月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微文化”起源于微博客的风( )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的广泛普及。“微文化”正以其“ ”的内涵和“ ”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 ”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就能( )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 )聚成大磁场,“ ”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潜移( )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靡mí 记 荟 墨 B.靡mǐ 纪 汇 默
  C.靡mǐ 记 汇 默 D.靡mí 纪 荟 墨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微言大义 微不足道 无微不至 微而深厚
  B.无微不至 微言大义 微而深厚 微不足道
  C.微言大义 无微不至 微不足道 微而深厚
  D.微而深厚 无微不至 微言大义 微不足道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 ;中年读书,如 ;老年读书,如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 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
  3. 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台上玩月 隙中窥月 庭中望月 B.庭中望月 台上玩月 隙中窥月
  C.隙中窥月 台上玩月 庭中望月 D.隙中窥月 庭中望月 台上玩月
  4.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卫鞅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 )具,未布,恐民( )不信己,(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也。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数日不 厌:满足
  B.民之,莫敢徙 怪:责怪
  C.军既相 距:通“拒”,相距对峙
  D.将太子 法:处罚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令( )具,未布,恐民( )不信己,(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A.既 其 然 B. 以 之 然
  C.既 之 乃 D. 之 其 以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B.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C.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D.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4分)
  译:
  (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3分)
  译:
  (3)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3分)
  译: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