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真题 >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

全卷浏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ì)  蓓蕾(lěi)   剖(pōu)析   追本朔(shuò)源
  B.庇(bì)护  载(zǎi)体   友谊(yì)    莘(xīn)莘学子
  C.殷(yīn)红  翘(qiáo)首  刹(shà)那   少不更(gēng)事
  D.低劣(liè)  广袤(mào)   婆娑(suō)   卓(zhuó)有成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坐落 松弛 协奏曲 融会贯通
  B. 扫描 诙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
  C. 博弈 巨挚 殊不知 毋容置疑
  D. 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力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 之一
  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C.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原名万家宝,出生于天津,创作了《雷雨》《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方,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
  6.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8.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宫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者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者,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 齿尊: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
  C.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 累: 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10.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
  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 官是者,其文优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其于是书有功
  风之积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今有两序矣
  于其身也,坦向焉
  11.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两序,非体也
  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
  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③④⑤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可以有序文,但也可以有序文。
  B.作者提出了对作者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生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了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加褒贬
  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分)
  (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也。(3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