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
  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往往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
  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有的是为自己用的,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令用公费开馆编纂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文或整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有什么著作权,更拿不到稿费,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
  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当代名人的作品,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托名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的学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经传,也都一一注明。
  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承这样的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学术规范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自主地考虑如何适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
  B.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写,这些惯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
  C.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或书名外,大多不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
  D.古代类书的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和稿酬,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作,但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
  B.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C.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这是今天我们面临着的新挑战。
  D.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具体做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
  B.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这一史实,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
  C.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D.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借鉴外国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林家铺子(节选)茅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讲述了年关发生的“收账”的故事,描写的人物不多,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了众多的时代场景,能够让读者窥见广阔的社会生活。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赞扬林先生是好人,有本事,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又要求“再加一点吧”,这些细节表现了他世故、伪善的性格特点。
  C.林小姐百无聊赖地“站在街边”看“冻雨”,这引发了林先生酸楚的情绪;“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使情节突起波澜,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
  D.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醒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相信“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办法。
  E.本文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这一情节,暗示日军侵华是林家铺子面临倒闭的直接原因,与第二段“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
  (2)文中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选文情节安排巧妙,多条线索交织在短短的篇幅中。请理出三条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