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滨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滨州市201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阻塞(sè) 逮捕(dǎi) 闭门羹(gēng)   乳臭未干(xiù)
  B.恪守(kè)  创伤(chuāng) 霎时间(shà) 叱咤风云(zhà)
  C.绮丽(qǐ)  关卡(kǎ)    刽子手(guì) 不容置喙(huì)
  D.木讷(nè)  皈依(guī) 唱主角(jiǎo)  骁勇善战(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接洽 信笺 顶梁柱 草菅人命
  B.赎罪 租赁 仲秋节 穷兵黩武
  C.对峙 窒息 打水漂 瑕不掩玉
  D.偏僻 挟制 拌脚石 刚愎自用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如果成品油价格不及时理顺,会抑制企业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反过来会增加用油者负担,推升价格总水平。
  B.2月17日《北京晨报》报道,被禁唱“春天里”的旭日阳刚向汪峰道歉,并将登上央视元宵晚会。
  C.从国家伦理看,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成员退离休后应得到平等回报。
  D.由于一些院校的不负责任,很多考生都有报名2小时、候考5小时但考试只用几分钟的“不爽”经历,这让考生及家长们不住地抱怨:千里奔波而来就是为了排队吗,我们不遭这个罪了行不行?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我市水务局积极争取上级抗旱补助资金1130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市水务局领导表示,将进一步多方筹集资金,鼎力支持抗旱。
  B.年末去赣中和闽西南,回顾当年红色苏区的蹉跎岁月,领略这片红土地的山水民居秀美风貌,别有一番意义。
  C.由于连日的寒冷天气,马啸剑门十八瀑景区内水流成冰,往日潺潺的山溪凝结成洁白的“玉带”,更有宽阔的巨型冰瀑高悬在崖壁之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D.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市房屋限购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住房需要,抑制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从而保持基本的供求平衡,以稳定城市住房价格。
  B.两年多里,陈云以他特有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经济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意见,对我国70年代对外经济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C.近年来,一些职工出现心理问题,个别职工因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极端行为,广泛引起社会关注。
  D.北京又下雪啦!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今夜到明天,北京连续出现了降雪天气,这是北京的今年第三场降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太极与中华文化
  周来祥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
  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那就是《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它是动中有静的美,阴阳二鱼似在一个大圆中永恒地旋转,但旋转中又保持着一种宁静,总之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和之美、和谐之美。
  和谐美不但体现客观规律的“真”,合目的的“善”,还要超越合规律的“真”与合目的的“善”。“真”是必然的、有限的、相对的,“善”是应然的、有意的、不自由的,超越“有限”“相对”和“必然”,又超越“有意”“应然”,才能升华到和谐美自由的境界。《诗经•文王》讲的“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最早的讲到了这种境界。“不识不知”,并不是蒙昩无文,而是指一种超越“必然”、超越“应然”,而又暗合规律的、目的的审美自由的状态。孔子讲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这种境界。“从心所欲”就是超越“有意”“应然”的无目的;所谓不逾矩,就是符合着“真”的规律和道德的“善”。孔子在这里把人生与审美结合起来,把人生境界提升到审美自由的境界。庄子讲的“忘我”“无物”的“逍遥游”的境界,当然更是一种审美自由的境界。这种以和谐美作为人生最高理想的境界,充分展现了中华美学的根本精神和独特风采,这与西方以真为美的最高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西方自古希腊美学开始,就把美与真结合在一起,柏拉图认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理式”就达到了最高的美。黑格尔是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和集中代表者,他把美归于“理念的感性显现”,使其处于绝对精神的最低阶段,他认为只有经过宗教,到哲学以“无限”的“理性”形式,把握无限的理性内容时,才达到最高真理,真是远远地高于美的。可以说西方的美学,以真为美,追求最高的真理,是美的最高理想,这与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是大异其趣的。以中和之美或古典和谐美为主导理想的中华美学,可以称之为是中和美学或和谐美学,“太极图”的美作为中和之美或和谐之美的典型体现,自然可以成为中华美学、中华文化最鲜明的表征,因而,中华美学也可以称之为“太极美学”,中华文化亦可以称之为“太极文化”。
  (《光明日报》2011年2月28日。有删改)
  6.下列对“中华文化”的有关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内涵是“和”,它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
  C.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和谐之美在被作者称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的“太极图”中有充分的体现。
  D.中华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太极文化”,它有着各种各样的具体体现形态。
  7.下列对中华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讲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和庄子讲的“忘我”“无物”的“逍遥游”都达到了审美自由的境界。
  B.以和谐美作为人生最高理想的境界,充分展现了中华美学的根本精神和独特风采。
  C.西方美学把美与真结合在一起,而且强调宗教是达到美的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D.中华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和“善”,西方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真”。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太极图”中的阴阳二鱼似在一个大圆中永恒地旋转,但旋转中又保持着一种宁静,这是根据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和“和谐之美”而创造的。
  B.中华美学认为,只要超越了“有限”“相对”和“必然”,又超越了“有意”“应然”,就可以升华到和谐美自由的境界。
  C.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庄子由于都对“太极图”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才能达到审美自由的境界。
  D.中华美学以中和之美或古典和谐美为主导理想,“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在时间上、空间上渗透于中华文化之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又言:“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太后崩,召为右司谏。言事者多暴太后时事,仲淹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帝为诏中外,毋辄论太后时事。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覈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更适长山朱氏 适:出嫁
  B.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 给:充足
  C.言事者多暴太后时事    暴:揭露
  D.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 属:嘱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性至孝,母在时方贫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 不可后世法
  如今人方刀俎,我为鱼肉
  C. 去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臣壮也,犹不如人
  D. 仲淹二岁孤,母更适长山朱氏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范仲淹“为政尚忠厚”的一组是
  ①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②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③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
  ④上疏请太后还政
  ⑤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⑥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后来到南京求学,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刻苦努力,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终于考中进士。
  B.章献太后想要垂帘听政,皇上也没有提出异议,而范仲淹极力劝阻,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太后。在太后去世后,范仲淹为她说好话。
  C.吕夷简执政,安排了很多自己人当官,范仲淹不畏强权,坚持原则,认为应该按照规定,公平公正地选拔任用人才,吕夷简很不高兴。
  D.范仲淹力主改革,主张实行新政,提出了许多有力措施,但改革不能循序渐进,铺的摊子又很大,因此有人向皇上弹劾他。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3分)
  ⑵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4分)
  ⑶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3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