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上海市静安区2016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上海市静安区2016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2.(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不义而富且贵, 。 (《论语》)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孟子》)
  (4) ,金就砺则利。 (《劝学》)
  (5)悦亲戚之情话,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
  (7)二十四桥明月夜,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8)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 (周邦彦《苏幕遮》)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阴
  [清]史台懋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①睡不成。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注】①稠:单被。亦泛指衾被。
  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
  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
  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
  D.尾联虚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
  9.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各题。(8分)
  庾敳传【唐】房玄龄①敳字子嵩。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为陈留相,未尝以事婴心,从容酣畅,寄通而已。处众人中,居然独立。尝读《老》《庄》,曰:“正与人意暗同。”太尉王衍雅重之。
  ②迁吏部郎。是时天下多故,机变屡起,敳常静默无为。参东海王越①太傅军事,转军谘祭酒。时越府多俊异,敳在其中,常自袖手。豫州牧长史河南郭象善《老》《庄》,时人以为王弼之亚。敳甚知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②瘐子嵩”。象后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敳谓象曰:“卿自是当世大才,我畴昔之意都已尽矣。”
  ③敳有重名,为缙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之。都官从事温峤奏之,敳更器峤,目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礧砢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④时刘舆见任于越,人士多为所构,惟敳纵心事外,无迹可间④。后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越于众坐中问于敳,而敳乃颓然已醉,帻堕机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有二千万,随公所取矣。”舆于是乃服。越甚悦,因曰:“不可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⑤石勒之乱,与衍俱被害,时年五十。
  【选自《晋书》卷五十·庾敳(ái)传,有删节)
  【注】①东海王越:司马越,时为东海王,②何必减:未必比……差。③礧砢:读léi luǒ,原指树术多节,这里比喻人才卓越。④间:非难,诋毁。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未尝以事婴心 ( ) (2)豫州牧长史河南郭象善《老》《庄》( )
  (3)人士多为所构 ( ) (4)不可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处众人中,居然独立 B.敳在其中,常自袖手
  C.敳有重名,为缙绅所推 D.都官从事温峤奏之
  18.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尝读《老》《庄》,曰:“正与人意暗同。”
  (2)后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
  19.第①段说庾敳“有远韵”,由全文内容可知,庾敳的“韵”是指他□□□□的风度。(2分)
  20.对郭象和温峤的评价表现了庾敳对待人才的态度,请对此进行概括并简评。(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各题。(8分)
  上王兵部书①【宋】苏轼①荆州南北之交,而士大夫往来之冲也。执事②以高才盛名,作牧于此,盖亦尝有以相马之说告于左右者□?闻之曰:“骐骥之马,一日行千里而不殆,其脊如不动,其足如无所著,升高而不轾,走下而不轩③。其技艺卓绝,而效见明著,至于如此;而天下莫有识者,何也?不知其相而责其技也。
  ②夫马者,有昂目而丰臆,方蹄而密睫;捷乎若深山之虎,旷乎若秋后之兔; 。是故古之善相者立于五达之衢,一目而眄之,闻其一鸣,顾而循其色,马之技尽矣。何者?其相溢于外而不可蔽也。士之贤不肖,见于面颜,而发泄于辞气,卓然其有以存乎耳目之间,而必曰久居而后察,则亦名相士者之过矣。
  ③夫轼,西州之鄙人,而荆之过客也。其足迹偶然而至于执事之门,其平生之所治以求闻于后世者,又无所挟持以至于左右,盖亦易疏而难合也。然自蜀至于楚,舟行六十日,过郡十一,县三十有六,取所见郡县之吏数十百人,莫不孜孜论执事之贤,而教之以求通于下吏。且执事何修而得此称也?轼非敢以求知,而望其所以先后于仕进之门者,亦徒以为执事立于五达之衢,而庶几乎一目之眄,或有以信其平生尔。
  ④夫今之世,岂惟王公择士,士亦有所择。轼将自楚游魏,自魏无所不游,恐他日以不见执事为恨也,是以不敢不进。不宣。轼再拜。
  【注】①苏轼中进士后不久,听说王兵部以伯乐自许,为了广交权贵,早进仕途,苏轼写了这封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信。 ②执事:书信中对对方的敬称,后文“左右”意同。 ③轩轾:高低。此句意思是拉车上坡,车不后仰;下坡,车不前倾。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乎B.焉C.哉D.也
  22.将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而志不存乎刍粟 ②远望目若视日 ③去而不知所止 ④若是者飘忽腾踔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23.第③段画线 部分的数目字是为了强调 。(2分)
  24.第④段画线句看似不礼貌,实则措辞巧妙,请对此加以赏析。(2分)
  25.此信有求于人,但写得不卑不亢;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4分)
  二 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宁静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有些人以此为借口,最终有可能就成了平庸的废物。
  参考答案1.A
  2.克己 成己
  3.拒绝沉沦世俗,而且敢于向世俗挑战
  4.豪杰要成圣人,首先要超越世俗人格独立;不管处于何种境地,永葆真诚德性和内在操守。其次,要确认并挺立自我,发展内在潜能;根据自身才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
  5.D
  6.首先区分“为己”与“为人”之学的区别,提出“成己”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克己”是“成己”的途径。接着提出立志是“成己”的前提,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处理好立志(“确立自我”)与“超越世俗”的关系;力争达到“成己”的最高境界——“成圣”。最后强调“成圣”并不意味着无视个体存在的意义,而是要重视个体生命价值。
  【解析】
  1.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运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进行分析。根据语境“对自我的否定”“一个自我造就的过程”是递进关系,因此选择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运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进行分析。结合上下文内容,“为己的最终的目标则是成己。克己是对自我的抑制,是成己的手段”“自我才能真正由迎合于外,转向挺立自我”,确定“克己”和“成己”的顺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文本丰富意蕴。做这种探究文中关键字词、句子及标题的内涵题目,与做理解词语、句子含义题有相通之处,首先读句子,圈出关键词,然后回归文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关键词的意思,最后连缀成句。“这一过程”的体现,立足文本第四节,根据上下文关系可知,“他不仅拒绝沉沦世俗,而且敢于向世俗挑战”。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与归纳信息要点的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审准要求,抓住题干中“豪杰如何成为圣人”,然后浏览三至六节,筛选信息,圈定范围,豪杰要成圣人,首先要超越世俗人格独立;不管处于何种境地,永葆真诚德性和内在操守。其次,要确认并挺立自我,发展内在潜能;根据自身才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结合文本内容加以简单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成己,要尊重个体”强调个体的重要性。A项主要讲“人欲”;B项主要强调“道德”;C项强调“节操”的重要性。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此题题干表述规范,明确要求考生梳理“行文思路”,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这一步要读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全文的要点,弄清全文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这一步要认真审读题目,根据题干要求,锁定阅读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阅读要善于发现文中的标志性语句。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首先区分“为己”与“为人”之学的区别,提出“成己”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克己”是“成己”的途径。接着提出立志是“成己”的前提,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处理好立志(“确立自我”)与“超越世俗”的关系;力争达到“成己”的最高境界——“成圣”。最后强调“成圣”并不意味着无视个体存在的意义,而是要重视个体生命价值。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