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2.【答案】
  (1)D给3分,A给2分,C给1分;答B.E不给分。
  (2)①《五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
  ②《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3)内容方面: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工作,并阐述了《五经》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材料二还具体叙述了怎样开展翻译《五经》的工作。形式方面:材料一属于消息(新闻),由导语、主体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概括叙述的方式;材料二属于访谈,由导语、主体、链接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较消息更具体。
  (4)不合适。因为:①依靠政府的力量“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来推广《五经》,是“权势推广”。②一部经典在世界上的传播,关键不在于这部作品“产出国”的态度,而在于别的国家的文化界、读者是否认可、接受这部作品,③一部经典能否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关键在于别的国家译者是否推广介绍。
  合适。因为:①《五经》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②翻译《五经》,让世界从中国文化的源头上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以便更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有助于增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
  【解析】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B项《五经》不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是因为“缺乏现代译本”;C项《五经》和世界其它重 要文明的经典的相似之处是产生的年代和文化背景,而不是形式。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找到“《五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的原因”,《五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注意分条理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五经》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的原因”,应该是一些具体的原因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五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也是很多世纪以来国家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五经》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有很多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思想、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立足材料一和材料二,明确只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分析体现异同,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内容方面: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叙述了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工作,并阐述了《五经》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材料二还具体叙述了怎样开展翻译《五经》的工作。形式方面:材料一属于消息(新闻),由导语、主体两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概括叙述的方式;材料二属于访谈,由导语、主体、链接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主要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较消息更具体。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的认识,明确观点,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对自己的启示。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理解中国国家汉办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的做法的认识,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不合适。因为:依靠政府的力量“组织海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翻译《五经》”来推广《五经》,是“权势推广”。一部经典在世界上的传播,关键不在于这部作品“产出国”的态度,而在于别的国家的文化界、读者是否认可、接受这部作品,一部经典能否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关键在于别的国家译者是否推广介绍。言之有理皆可。
  13.【答案】D
  【解析】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属于成分残缺。A.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D.搭配不当。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4.【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1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上文看,从语段的内容看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消失”,所以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并且强调的是“无人传承”,所以选项B。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那就是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本题可从前后照应性和顺序的合理性两个角度考虑。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