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

全卷浏览

河北省藁城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轻佻( tiǎo ) 叶韵( xié ) 寻物启事 迷天大谎
  B.框架(kuāng) 折本( shé ) 以逸代劳 突如其来
  C.包扎( zhā ) 倨傲( jù ) 不假思索 陈词滥调
  D.狩猎(shòu ) 责难( nàn) 备受青睐 皇天后土
  1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B.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的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陈水扁的台独观点一出笼,便被两岸正义之士批得体无完肤,对此陈水扁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15.下列句子表述简明,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
  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饿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17.仔细观察左面题为“北极熊的家在哪里?”的漫画,写一段描述画面的文字,并表达你的感想。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70字左右。(5分)
  
  图文转换_北极熊的家在哪里?的漫画18.仿照《卵石》形式,以“鲜花”或“浮萍”等物象再写一首哲理性短诗。 (6分)
  卵石
  沐浴在溪水中
  岁月恒久
  失去了自己的棱角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宿舍里几个同学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过节。
  小张说: “有什么过头,就是吃那些腻得不行的月饼,烦死了。”
  “团圆节嘛,不吃月饼哪行?到是我妈妈年年非要回农村的老家,条件那么差,愁人!”小李慢声陧语地说。
  “大吃大喝加上到公园扭捏作态的照相就等于所有节日。”小王边说边笑。
  “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过节?”小赵若有所思地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
  对于同学们这些议论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 答案:B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偷换概念。第二段“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的说法表明,“理由”不能简单等同于“流行的理由”。A项和C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
  2. 答案:A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参照第三段“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的说法,A项“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的说法曲解原意,变或然为实然。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C项和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六段。
  3. 答案:C考点: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条件缺失。从全文来看,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包括“网络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等方面,“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不受信任”只是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之一。A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三段,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五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末段。
  4.A(应释为“端正 ”)
  5.B(①句是说许衡幼年读书时勤思善问,④句是说许衡不屈从权势,⑤句是说皇帝答应了许衡的辞职请求 )
  6.D(根据文意,“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的是怀人,亦即许衡的家乡人)
  7.(1)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
  (“颖悟”“过”各1分“吾非其师也”2分,语句通顺1分)
  (2)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
  (“王秦中”状语后置,“王”“所以” “乃”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山东,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睁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出京在秦中为王(受封秦中为王),想用来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
  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为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祭痛哭祭拜。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