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学家曾以“此起彼伏的大海”比喻人类的历史。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总会将一些国家推上潮头。当时间走进21世纪,这个勇于弄潮的国家叫中国。
  回溯三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轨迹,国际秩序的变迁始终没有走出列强争霸的阴影。直到二战结束,在构建公平公正国际秩序的联合国宗旨下,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成为世界潮流。人类第一次品尝到长久和平的硕果,有了走上持久和平道路的可能。
  然而,“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放眼今日世界,一方面,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据统计,2008年以来,G20成员共推出3500多项新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政策中的81%现在仍然在执行。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凸显,为全球治理蒙上阴影。在经济复苏高度脆弱的当下,如果任由贸易萎靡、争端纷起,宏观政策各自为政,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平庸”,极有可能演变为更多领域的“新现实”。
  “未来难以预知,但未来可以塑造”。靠创新开辟增长源泉,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凭联动凝聚互动合力,用包容夯实共赢基础——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开出的这剂“药方”,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国走向强盛的过程,往往充满着坎坷、反复与猜疑的挑战。面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面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各方忧惧,中国始终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推动共同发展。在中国看来,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是雅典和斯巴达两雄相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愈益加深,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人也承担不起大国冲突、对抗的代价。只有共同推动完善而不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邻为壑、恶性竞争,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主席以铿锵的宣示告知世界,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真诚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如果没有合作共赢和协同治理,我们无法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继续前进。”“在杭州,中国将目标明确的讲话和建设性的行动结合在了一起。”从北美大陆,到印度洋之滨,人们对正在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对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充满信心。毕竟,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建设哥哥郭共享的百花园》《人民日报》2016年09月0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世界格局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总会将一些国家推上潮头。21世纪的中国,就是被推上潮头的国家之一。
  B.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开出的“药方”是:靠创新开辟增长源泉,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凭联动凝聚互动合力,用包容夯实共赢基础。
  C.习近平主席说,中国真诚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D.因为今天的人类已经具备了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的各种条件,所以人们对正在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对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充满信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历史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全球治理的困难在于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凸显等诸多方面。
  B.二战以前,国际秩序的变迁诗中没有走出列强争霸的阴影;二战以后,在构建公平公正国际秩序的联合国宗旨下,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成为世界潮流,国际秩序的变迁得以走出之前的阴影,人类基本上走上了持久和平的道路。
  C.在当今形势下,贸易萎靡,争端纷起,宏观政策各自为政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平庸”,极有可能演变为更多领域的“新现实”。
  D.在中国看来,人类有光明的前景。必须共同推动完善而不是重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邻为壑、恶性竞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与其他大国一样,其走向强盛的过程,往往充满着坎坷、反复与猜疑的挑战。
  B.中国人为,保证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继续前进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共赢和协同治理。
  C.中国始终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推动共同发展,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消除 “修昔底德陷阱”的各方忧惧。
  D.在中国看来,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是雅典和斯巴达两雄相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愈益加深,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已经不复存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余世存:为什么这么多人敬佩卢作孚?我们当代中国人对现代历史有诸多想当然的理解,比如现代历史有一种混乱的自由,因此个人创业较现在容易得多,那是“冒险家的乐园”、投机投资的天堂,好像人们白手起家即可轻松地发家致富;还比如人们误解前贤即民国人物不善于、不懂得生活,似乎他们都是清教徒式的人物;又比如人们承认民国人物的精神风貌较当代要向上一些,但究竟民国人物的生命完善达到什么程度,今人是很难想象,也不愿相信的。
  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
  卢作孚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学成才,20来岁开始办报,31岁时在军阀杨森的支持下创立四川通俗教育馆,32岁时转向实业。卢作孚以八千元开始创办民生轮船公司,但这种创业绝非我们现在以为的那样容易。在当时,长江上的航运是由外国人瓜分的,外资财大气粗。卢作孚靠乡亲、朋友、地方绅士的支持,才募集了一点资金购置了一条仅七十余吨的小客船。这种艰难的起步或说夹缝里的生存大概是我们能够想象的,但我们想象不出的是卢作孚坚持下来,而且成功了。几年后,卢作孚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企退出长江上游。十年后,相继在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等地设立分公司。他从只有一艘七十余吨的客船发展到拥有一百三十多艘的三万六千余吨的船队,职工则有七千余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船王”。
  卢作孚又确实是清廉的,他几乎是清教徒人格的典范。他克勤克俭,严于律己,虽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其股份却只有一股,全家仅靠工资度日,其夫人子女乘坐民生公司轮船一律按规定买票。他的孩子回忆说,他担任民生公司的总经理,但多年来只靠一份工资维持家庭生活,其他兼职收入都捐给了北碚的公益事业,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是相当紧张的。1944年美国《亚洲和美国》杂志曾经谈到卢作孚的家居环境:“在他的新船的头等舱里,他不惜从霍菲尔德进口刀叉餐具,从柏林进口陶瓷,从布拉格进口玻璃器皿,但是在他自己的餐桌上却只放着几只普通的碗和竹筷子。甚至这些船上的三等舱中也有瓷浴盆、电器设备和带垫子的沙发椅,但成为强烈对照的是,他那被称为“家”的六间改修过的农民小屋中,围着破旧桌子的却是一些跛脚的旧式木椅。”家里的设施近乎贫寒,“家里唯一一件‘高级’用具,是一把三十年代初期买的小电扇,漆都褪尽了,破旧不堪,毛病不少”。甚至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卢作孚的夫人亲手缝制,“为了节省,我们全家人的衣服,绝大部分是我的母亲自己缝的;我们的鞋子,几乎全都是我的母亲一针一线地做的”。抗战时,他有一次病倒,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却无钱作罢。
  他担任交通部长时,在交通部领工资,就停了自己在民生公司的工资;兼任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也不领全国粮食局长的工资。任何时候,都只领一份工资,绝不多领。这么一个不折不扣的清教徒懂生活吗?显然他是懂得的,他的享受之一就是从一个自学成才者获得了语言的能力,他在我们母语——汉语里登堂入室,语言是存在的家,他的居家享受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有人曾集卢作孚的名言,那些名言可圈可点。在民生公司船舱和职工宿舍的床单上印着他的一副联句:“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比如他对享受回报的理解是:“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美好的公园,便报酬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便报酬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它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它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这样的完人,可以用安·兰德的话来说:“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4.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卢作孚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凭借传记的能力,运用有限的资金在财大气粗的外国人掌控的长江很能干营运商开创了传记的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船王”。
  B.1944年美国《亚洲和美国》杂志曾经谈到卢作孚的家居环境,想借此突出卢作孚是一个精心为乘客打造舒心的乘坐环境,以此增加公司盈利的成功企业家。
  C.不管是卢作孚任职民生公司总经理期间,还是担任交通部长或是贱人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他都只领一份工资,决不多领。
  D.文章开头以“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引出人物卢作孚,这句话也是全文的行文总纲;结尾以安·兰德的话较好地收束了全文,全文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5.文中引用了卢作孚可圈可点的名言,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些引用的作用。(5分)
  6.文中说“我们当代中国人对现代历史有诸多想当然的理解……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为什么说“这些想当然,集中在卢作孚身上,最为典型”?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卢作孚这样的“典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