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三戒(并序)柳宗元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畏日:对日辰迷信忌讳。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江之人 畋:打猎
  B.稍近,益 狎:亲近
  C.不可以寝,终不 厌:满足
  D.僮罗捕之 购:出钱奖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怒,怛之 爱子,择师而教之
  B.外犬见而喜怒 若属皆为所虏
  C.至无可用 风之积也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D.臭数月已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壁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B.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C.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D.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临江之麋”中的麋麑一旦失去主人庇护,任性狎犬,祸患立即到来,作者借此讽刺了那些“窃时以肆暴”的人。
  B.“黔之驴”中驴本外强中干,却不白量力,与老虎搏斗,自然落人虎口,用以讽刺“出技以怒强”者非常生动。
  C.“永某氏之鼠”中老鼠忘记了自己属于阴类恶物,认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灾难旋踵而至,可见“依势以干非其类”者下场悲惨。
  D.本篇三则故事中每一故事的结尾,还都善于运用画龙点睛之笔,直接点明寓意,笔墨冷隽犀利,具有力重千钧、发人猛醒之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白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5分)
  (2)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5分)
  1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 。
  (3)《蜀相》一诗中,杜甫将白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写成千古名句: , 。
  16.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元宵节和中秋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千门灯火一轮明月 一曲笙歌三秋桂子春似海十里荷两地心夜如年
  17.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风是人间使者。风有激越,有怀柔;既嫉恶如仇,又满怀爱心。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 ,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雅士把酒临风,抒发豪情。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 , , 。
  18.请仔细观察右面一幅图片,对面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4分)
  请仔细观察右面一幅图片,对面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半份礼物罗伯特·巴里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好的是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他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说:“鲍勃也是这么想的。”
  “不,”我说,“我没有这么想过。不过,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的。”
  此后的几天里,①我们和母亲都在满心高兴地玩着这个神秘的游戏。母亲干活儿时满面春风——她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我们家里充满着爱的气氛。
  “我们谁也别对谁说自己要买什么,我们各自准备。”尼克说。
  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买了一把上面镶有许多光闪闪小石子儿的梳子。这些小石子儿看上去就如同钻石一般。
  “等我选定个时间,我们再把礼物拿出来送给母亲。”他说。
  “什么时间?”我迷惑不解地问。
  “说不准,因为这跟我的礼物有关。你就别再问什么了。”
  第二天早上,母亲准备要擦洗地板。尼克对我点头示意,然后我们就跑去拿我们的礼物。
  我折转回来的时候,母亲正跪在地上,显得疲累不堪地擦洗着地板。她用我们穿烂了的破衣片,一点一点地把地板上的脏水擦去。这是她最讨厌干的活儿。
  紧跟着,尼克也拿着他的礼物返回来了。母亲一看到他的礼物,顿时脸色煞白。尼克的礼物是一只带有绞干器的新清洗桶和一个新拖把!
  “一只清洗桶。”她说着,伤心得几乎语不成句,“母亲节的礼物,竟然是一只……一只清洗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向着楼下走去。
  我把梳子装进我的衣袋,也跟着他跑了下去。他在哭着。我也哭了。
  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了父亲。因为尼克哭得说不出话来,我便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尼克抽抽噎噎地说。
  “不,”父亲说着,接过了他手里的清洗桶和拖把,“这是一份儿很了不起的礼物。我自己应该想到它才对哩。”
  我们又上了楼。母亲还在厨房里擦洗着地板。
  父亲二话没说,用拖把吸干了地上的一摊水,然后又用清洗桶上附带的脚踏绞干器,轻快地把拖把绞干。
  “你没让尼克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他对母亲说,“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是的,啊,是的。”尼克声调不高却热切地说。
  母亲不安地说:“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是会累坏他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啊,”他说,“用这种巧妙的绞干器和清洗桶,活儿便不会怎么重,肯定干起来要比原先轻松得多。”父亲说着,又敏捷地示范了一下那绞干器的用法。
  母亲伤感地望着尼克说:“唉,女人可真蠢啊!”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时满面通红。
  接着,父亲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呢?”②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我摸着衣袋里的梳子,心里想,若把它拿出来,它会像尼克的清洗桶一样,仅仅只是一只清洗桶。就是说得再好,我的梳子也只不过是镶了几块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石子儿罢了。
  “一半儿清洗桶!”我大声说。
  19.小说中母亲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综观全文加以概括。(4分)
  20.阅读文中划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1.父亲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22.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妙处?(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