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山东省济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1~3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     ,但思维(终于/最终)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辩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宵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退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激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破绽(zhàn) 秘籍 B.模具(mó) 琢磨
  C.角(jué)斗 云宵 D.惊诧(zhà) 思辩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终于 蜕变 激发
  B.最终 蜕变 迸发
  C.最终 退变 激发
  D.终于 退变 迸发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往往败下阵来 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 我们常常笑到最后  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C. 我们往往败下阵来 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D. 我们常常笑到最后 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4.文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朝两国明争暗斗,令东北亚局势动荡不安。朝鲜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难辞其咎,但孤掌难鸣,美国也应反思其霸权行径。
  ②安徽某县向公务人员发出最严“禁烟令”,有人觉得未免小题大作,但更多的公众拍手叫好,认为这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张大民,虽然无权可恃,无人可依,但他耳软心活,凭借着自己的“小”智慧,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④小舟老师是中国正反两体手抄长卷第一人,他的反体书法表演,犹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秀丽之韵,蕴藏之力,令人拍案叫绝。
  ⑤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新风,这种欣欣向荣的新生活让老百姓甘之如饴
  ⑥刘海半生不熟地读了几卷经书,就天天肆意毁法谤佛,李教授的一番教导对他来说就如当头一棒,把他从邪路上拉了回来。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凰岗镇党委书记江玉明强调,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对地方政府的工作方式、思路提出更高要求。
  B.4月18日,有媒体发布“华北地区发现17万平方米工业污水渗坑”的图文消息,涉及河北、天津多地,广泛引起公众关注。
  C.中国建造航母,是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为了摸清辖区环境状况,天津市成立16个局级干部组成的专项督查组,全面排查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生态保护问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家士大夫的身份及价值取向朱汉民儒家士大夫的社会身份是由“士”与“大夫”构成的,他们需要承担“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个不同的社会职能。
  儒家士大夫首先是“士”,即从事文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学者群体。作为学者文人的士,他们往往要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并不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故而他们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形态往往体现出超现实的甚至是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是,儒家士人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他们意识到,必须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所以,儒家士大夫特别希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到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中去。而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后,就成为朝廷命官,进而在国家政治上承担起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就需要承担文化创造和政治治理的不同职能。因不同的思想视角、社会立场而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最终又形成了儒学内部的多元思想和不同学派。儒家士大夫既可能因为坚持“士”的书生气而追求理想主义和价值理性,故而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也可能因追求“大夫”的立功而坚持现实主义和实用理性,并在追求政治功利的过程中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尽管儒家士大夫是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对“士”与“大夫”不同社会身份的认同、不同思想视角的认识偏重,在思想观念、社会职能上的政治实践中往往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儒学内部的思想形态和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根源于儒家士大夫拥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在两千多年的儒学衍化中,出现了许多思想与学术的分野,产生了不同形态的儒学,如果追溯源头,均与“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认识偏重有关。
  汉代以后,统治者的“独尊儒术”只是让一部分儒者步入庙堂,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也成为了国家学术和官方意识形态,使儒学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政治功能。而另一部分儒家学者则留在民间,他们主要在民间继续从事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对于这两种儒学,学者们分别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显然,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的分野表现出儒家士大夫对“大夫”与“士”的不同职责的强调。庙堂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大夫”的政治责任,所以,他们关注儒学的政治功能,注重儒学体系中有关典章制度、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等涉及经邦济世的社会功能。山林儒学的学者倾向于“士”的学术情怀,关注儒学的思想创造和文化批判。
  (选自2017年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6.关于“儒家士大夫”,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士大夫兼有“士”与“大夫”的社会身份,所以他们承担了“士”的文化创造和“大夫”的政治管理两种社会职能。
  B.由于“士”所秉持的思想视角、政治倾向有一定的超脱性,所以他们不需要依附于某一种具体的政治集团,具有独立性。
  C.儒家士大夫之所以热切期望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创造的价值理想。
  D.“士”进入权力核心成为“大夫”后,在承担相应的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独立性。
  7.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士人创造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的目的就是要与封建君王展开政治合作,参与封建君王主导下的政治体系与经世治国活动。
  B.儒家士人一旦分享了封建君王的权力成为“大夫”、朝廷命官后,就只追求在国家政治上承担的相应政治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C.儒家士大夫坚持“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产生矛盾、形成冲突;而坚持“大夫”的身份,就会与君王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
  D.儒家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思想信仰大体是一致的,但其内部也确实存在很大分歧,形成了不同思想体系和不同派别。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往往从事价值建构和知识创造,“大夫”往往要参与到“治国平天下”的系统,而要成为“大夫”,必须先做好“士”。
  B.儒家士大夫的分化先是因为有“士”与“大夫”的不同社会身份,进而认识有偏重,最后形成内部分歧很大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派别。
  C.汉代以后,不同形态的儒学就表现为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者分别对儒家士大夫的“大夫”与“士”有不同职责的强调。
  D.庙堂儒学与山林儒学两个学派的区别在于两者强调的职责不同,以及两者的关注点不同:政治功能和思想文化建设。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