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山西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西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禅宗很强调“悟”。首先,这种“悟”是悟“空”的女其次,“悟”是超越时空、物我关系的。在“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况下,超凡脱俗,万事无求便是中国失意文人的人生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又没有比涉入禅宗空门以求清静为更好地途径了。文人的逃禅避世,影响文人艺术创作的另一面,便是艺术作品中透露出的寂无、空明澄澈之境。禅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休、大息,达到永恒的涅槃。这种思想渗透在文人的许多诗画中,即追求空、寂,遣求瞬间的顿悟,追求心的解脱,表现出超越时空、忘我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许多诗作都着意描写空寂的心、空寂的人事。他在孤寂、淡然的心境中,一面参禅悟道,一面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悟形之于艺术的象征性图景中。如《过香积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以“无人”与“有声”对照,更显示出幽深之境中的无人无我的空寂。
  然而,这种“空”“寂”又并不是一种虚无化的世界和人生的理念。正如禅宗所谓“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是空处有意,寂处有音。如盛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入水中,是那样明晰、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很有悟空的意味。
  由此可见,禅理的“空”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也不是闭眼不见一切现实存在的绝对的虚无,而是一种超充实的空,任何实体都无法比拟。因为具体物象是有限的,而禅理的空所包容的内容是无限的。清代恽秉怡在《溪山卧游录·序》中把“空”的实象意义说得更明确:“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于禅理”。因而,禅理的“空”,便是从那飘荡的落叶、荡漾的微波、如泻的月光等自然存在、自生自息的境界中,感觉到生灭不息,剃那间流转不住的“存在”。
  (摘编自刘庆华《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材料二:
  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佛教于汉朝时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我们细玩他们的全集,才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总印象。以摘句为例,则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王维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倘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苏轼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诸句的境界都是我所谓的"禅趣"。
  他们所以有“禅趣”而无“佛理”者,固然由于诗讲究形象思维,本来不宜说理,同时也由于他们所羡慕的不是佛教而是佛教徒。晋以后中国诗人大半都有“方外交”,谢灵运有远公,王维有瑗公和操禅师,苏轼有佛印。他们很羡慕这班高僧的言论风采,常偷“浮生半日闲”到寺里去领略“参禅”的滋味,或是同禅师交换几句趣语。诗境与禅境本来相通,所以诗人和禅师常能默然相契。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诗要早一千几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关系。魏晋的僧侣已有择山水胜境筑寺观的风气,最早见到自然美的是僧侣。僧侣首先见到自然美,诗人则从他们的“方外交”学得这种新趣味。“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中国诗人所最得力于佛教者就在此一点。但是他们虽有意“参禅”,却无心“证佛”,要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要信奉佛教求彻底了悟,彻底解脱;入山参禅,出山仍然做他们的官,吃他们的酒肉,眷恋他们的妻子。本来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佛教只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的根底,并没有扩大它的哲理的根底。中国诗的哲理的根底始终不外儒道两家。佛学为外来哲学,所以能合中国诗人口味者,正因其与道家言在表面上有若干类似。晋以后一般人常把释道并为一事,以为升仙就是成佛。孙绰的《天台山赋》和李白的《赠僧屋公》都以为佛老原来可以相通,韩愈辟“异端邪说”,也把佛老并为一说。老子虽尚虚无而却未明言寂灭。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道德经》中大部分是老于世故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后来流为申韩刑名法律的学问,佛则以普济众生为旨。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时代的愚昧,佛教人明心见性,衡以老子的“绝圣弃知”的主旨,则佛亦当在绝弃之列。从此可知老与佛根本不能相容。晋唐人合佛于老,也犹如他们合道于老一样,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凑合的矛盾。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而白有“吾学空门非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稹在《遗病》诗里也说“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中国人原来有“好信教不求甚解”的习惯,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有宗教性的热烈的祈求都不相容。中国诗达到幽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理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而是包容无限的超充实的空。
  B.哲学和宗教犹如诗歌创作的土壤,诗在二者的有力支撑下,相对容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C.晋代以后的中国诗人多半都有僧道朋友,从交往中领略到的禅趣往往体现在其诗境中。
  D.中国诗人参禅是为了让诗境和禅境相通,在寂静的自然中获得妙悟,在佛理中求得解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宗追求心空无我,道家则崇尚虚无,主张寂灭,两者从表面上来看有若干类似。
  B.佛教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根底,其负面影响在于它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
  C.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具有“禅趣”的诗句。
  D.诗讲究形象思维,不宜抽象说理,这是中国诗有"禅趣"而无"佛理"的原因之一。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诗歌空明澄澈的无我之境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范成大《秋日》)
  D.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答∶
  5.如何理解中国诗中的“禅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方 便 面孙全鹏中秋前后,将军寺村就要收豆子了。今年老天却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样,淅淅沥沥,天天下个不停。
  若在往年,这是小豆子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时他就能见到爸妈了。小豆子记得很清楚,爸妈回来都在天亮时,爸妈静静地坐在床头,手里握着玩具,微笑着望着小豆子,一看见小豆子睁开眼就拼命地跟他说话。
  前段时间,奶奶天天往地里跑,小豆子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地里的秋庄稼该收了,豆叶变得黄澄澄的。只是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奶奶的目光呆呆地望着秋天的田野,像失去了什么一样。
  前几天,村子里有人听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要下雨,别人家都忙着收秋了。奶奶刚开始不相信,但看到大家都忙,她也开始忙起来。豆子该收了,她不能再等了,等不及了。奶奶弯着腰在前面拿着镰刀忙活,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奶奶割一会儿豆子,就要停下来歇上一会儿,累得喘不过气来。
  我要是有劲多好啊!小豆子心想。他想帮助奶奶收豆子,就使劲地拽了拽豆棵子,豆棵子怎么扎得这么深?还真拽不动。奶奶走过来,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感到奶奶的手温暖温暖的。
  果然,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天还真下起了雨,奶奶更加紧张地干活。小豆子看见奶奶着急,他更着急。这雨下得并不算大,但一滴一滴地却把奶奶全身淋透了,现在一大块豆地还早着呢。①奶奶没有一点办法,小豆子也没有一点办法;奶奶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小豆子也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奶奶身上滴着雨水,小豆子身上也滴着雨水。
  雨不像停的样子,雾蒙蒙的。没办法,奶奶长叹一口气,拖着脚步往家走。回家的时候天快黑了。走到村口,村长家的儿子正在屋檐下,看都没有看小豆子一眼。村长的儿子拿着一袋子东西咯嘣哈嘣地嚼着吃,一股诱人的味道钻进他的鼻孔,他深吸一口气,咽了口唾沫。他心里明白,那是方便面,可以用开水泡着吃,也可以直接干吃,可他从来没有吃过。他的喉咙动了一下,又咽了口唾沫,咕咚一声。他赶紧低下头,怕村长的儿子听到从他身体里发出的声音。
  肚子实在饿了,又走了一会儿,小豆子忍不住了。“奶奶,我饿,我想吃——”说了半截话,他突然又不说了,憋住了嘴。奶奶走得慢腾腾的,喘着粗气,头发都湿了,奶奶显然听见了,顿了一下说:“孩子,明天,奶奶就给你买袋——方便面,让你吃个够。”奶奶显然知道小豆子的心事。
  第二天,小豆子被窗外嘀嘀答答的声音吵醒了,这场雨真是烦死人了,觉都不让人睡安生。窗棂子变得白晃晃的,有点儿刺眼,小豆子知道天已经亮了。奶奶还在睡着,几根白头发在脸上斜耷拉着,身子一动不动。小豆子望着空空的院子,不敢动;又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不敢动。他怕惊醒了奶奶,奶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睡过,他真希望奶奶多睡会儿。奶奶确实太累了。
  到了中午,奶奶仍然没醒来。
  雨水哗啦啦地依然在下,直到邻居钉婶来串门,他才知道奶奶没醒的原因,她是彻底睡着了——不过再也醒不来了。
  “你看,大娘还不到七十,就这样走了。”钉婶见了人就摔眼泪。小豆子以前也见妈妈哭过,有一次妈妈与爸爸吵架了,好像为了挣钱多少的问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睛都肿了。那是去年秋上的事,转眼有一年了,小豆子再也没有见到妈妈。
  小豆子好像知道奶奶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不会再跟他说话了,他也就跟着哭,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他有点恨自己了,早知这样还不如把奶奶叫醒哩,这样奶奶就不会永远睡着了,他在心里埋怨起自己。天空依然在下雨,雨滴故意在院子里蹦跳着,滴滴戳在他心中。
  爸爸突然间回来了。村里有人联系了爸爸。三天后,奶奶埋在了地里,就在将军寺河边的一片空地上。②响器吹得让人心痛,干草呼啦啦倒了一地,天空压得很低,一片荒凉,将军寺河里的水来回游荡。
  爸爸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合上门,门“吱呀吱呀”响起来,他“嗡”地一声重重地锁住门。
  “走吧,豆子,咱们去城里,有好吃的。”爸爸吸了一口烟,长长地吐了一口烟雾,蹲在地上,眼睛盯着那个破木门。
  爸爸提到的城里,肯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地方,否则爸爸和妈妈也不会一直待在那里了。
  来到爸爸所说的城市,小豆子突然发现,他的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只是眼前,不像在将军寺村的大田野一眼看到了远方。爸爸带小豆子去买吃的,买穿的,买玩的,回来时手里满满的。小豆子站在方便面前好长时间,爸爸拿了一袋,又拿了一袋,小豆子一阵感动。他想哭。
  “爸爸上班了,你在家要自己玩,饿了就吃,想玩就玩会儿,困了就睡吧。”每天早上,爸爸用毛巾使劲抽打着衣服,衣服上荡起了灰尘,然后他就急匆匆地走了。爸爸很忙。
  小豆子被关在屋子里了,屋子里黑乎乎的。这时候,他想奶奶了,当然也想妈妈。可是奶奶走了,妈妈也不见了——自从去年回来后一次也没有见。妈妈去了哪里呢?他问爸爸,但爸爸没说。
  在屋里实在没事做,他一个人走来走去,坐在床上,站起来,又走来走去。外面一有动静,豆子就跟着忙起来。
  窗户外有一只小鸟飞过来,它先是停在那里,抖了抖翅膀,然后就叽叽喳喳地乱叫起来。小豆子突然感觉好亲切,就走上前去,小鸟看看小豆子,竟然没有飞走,只是蹦了蹦挪了个地方,继续用小嘴啄来啄去。他想小鸟是饿了,就找了半块馍头,可当他走上窗台喂小鸟时,小鸟却拍着翅膀使劲地往后蹦了蹦。小豆子赶紧停住,可是小鸟还是“嗖”的一下飞走了。小豆子感觉是自己的错,心里埋怨是自己把它吓跑的,他又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他恨死自己了。
  不知道谁家的饭香飘过来,他发现肚子饿了。他找到了方便面,看到桌子上有个开水瓶,想学着大人的模样泡着吃,但他够不到。他开始思考怎么撕开方便面。他的手不知道哪里用了劲,方便面袋子竟然烂了,方便面撒了一地。
  小豆子捡了一块儿,放到了嘴里,干嚼着,原来那么香的东西怎么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呢?他的眼睛里满是泪,他有点恨自己,感觉自己真不像个小小男子汉——奶奶说过,男子汉不能哭,更不能掉眼泪。
  他想把方便面咽下去,可泪水依然趴在脸上,一串一串地流下来。不知为何,他哭得更凶了,身子一颤一颤的,他擦拭了眼睛,向着窗外喊了一声,奶奶——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就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秋雨营造出一种压抑伤感的氛围,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
  B.收获的季节本该充满喜悦,但老人年迈体弱,孩子幼小无力,一地亟待收割的庄稼让奶奶感到焦急无助。
  C.小豆子透过出租屋的窗户向陌生的外部世界张望的时候,窗台上的小鸟象征了小豆子对自由的向往。
  D.小说的情节循序渐进,行文中蕴含的情绪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随着故事的推进,逐层浓郁强烈起来。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小豆子形象,从小豆子的儿童视角,讲述亲情、生死与孤独。
  B.“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一句既贴合小豆子的儿童身份,又运用比喻简洁生动地突出奶奶年老体衰的形象。
  C.小说中第①处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出奶奶和小豆子望着满满一地未收割的豆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
  D.小说中第②处画横线的句子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凄凉、悲伤的氛围,主要是为了衬托小豆子的爸爸因亲人离世的痛苦心情。
  8.小说最后描写小豆子独自吃方便面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小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小说塑造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