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全卷浏览

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为“国潮”?“潮”指的是一种时尚流行趋势与审美动向,是人们热爱某种事物所形成的一种风尚。当下的“国潮”多指以时尚潮流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潮流风格。“国潮”热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消费潮流。很多老字号、新品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挖掘与再创造,逐渐形成一股独特、贴近生活且能够引发大众共鸣的时尚消费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九成消费者看好国货品牌的未来发展。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正努力提升产品的性能、品质和价值,近1/3的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会选择中国品牌。
  其次,它助推了新的审美风尚的形成。无论是买“国货”、晒“国货”、用“国货”,还是听民乐、看古装影视、游红色景点,或是《国家宝藏》节目、《只此青绿》舞蹈等引爆社交媒体话题榜,这些在消费、文化演艺等领域的流行趋势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国人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业者从追捧海外的时尚潮流和设计理念,逐步转向青睐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文化符号和设计思路;消费者不仅更认可中国文化品牌形象、“国潮”消费品,而且在生活态度、审美趣味方面努力寻找与中华文化精神的契合,体现出较高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彭训文《“国潮”消费为何持续升温》)
  材料二:
  近年来各类国潮产品阔步“出海”,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喜爱,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国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现代时尚潮流为外显。国潮产品涉及的范围日益拓展,包括服饰美妆、食品日用品、影音游戏、模型手办等。通过融合现代设计和现代技术,国潮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国潮产品展现了中国文化符号,彰显了中华审美意趣。国际时尚圈其实从不缺少中国元素,但大多是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美”,有的文化元素停留在过于老旧的刻板印象上,有的文化元素被误读误用、混乱搭配,时尚界缺乏中国人主体性的表达。2018年,多个中国时装品牌联手在纽约时装周开展“中国日”活动,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巧妙结合的服饰设计在国际舞台精彩亮相、大放异彩,这一年也被称为“国潮元年”。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时装品牌登陆巴黎、米兰等国际时装展,国润鞋服商品持续拓宽海外市场。国潮服饰设计者需型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工艺,展现中华美学风格,如在衣服上绘制虎鹤双形的太极图案,表达天人合一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雪场随风飘扬的金龙服、冰场的京剧脸谱护具、以《千里江山图》为设计灵感的滑冰服、以瑞雪祥云的传统吉祥符号为主题设计的礼服等,都令世界观众印象深刻。一些外国运动员也将长城、熊猫、锦鲤等中国元素加入自己的服装、设备中。
  现代影音技术常常应用到国潮产品中,来具象活化演绎中华文化遗产。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绵延不绝,积累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很多外国友人想了解“神秘”的中华文化,但苦于没有通俗易懂的入门介绍,即使亲自到博物馆参观,也经常是走马观花、难以尽兴。近年来,一些国潮影视节目试图运用现代拍摄技术、舞台设计、动画演示,展现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2021年河南电视台连续制作了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奇妙游”系列节目,以各传统节日为主线,充分应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航拍、环绕定格拍摄等技术,实现虚拟人物和现实人物、历史场景和当下场景的来回切换和同框。“奇妙游”系列节目上传至抖音国际版、国外视频平台后,海外观众纷纷表示“太美了”“不可思议”“太优雅了”“真正的艺术”,不吝各种支持和赞美。
  国潮产品打造了中华文化的沉浸体验,激活了网络创作与互动。近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进入海外市场,2020年推出的《原神》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海外收入已超过3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近70%,发售至今已收获国外多个奖项,可谓叫好又叫座。《原神》广受海外玩家好评,缘于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的文化沉浸体验。游戏中的中国风深受外国玩家喜爱,以至于他们在游戏之后继续在网络上进行热烈讨论。《原神》的推特粉丝达380多万。《原神》成为2021年推特平台上被讨论最多的游戏。《听书人》等多个角色宣传视频播放量达2000多万。
  (摘编自耿羽《从“国潮”走向“世界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份报告显示,国潮产品正成为一种时尚消费潮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B.“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与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自信。
  C.2018年之前的国际时尚界虽不乏中国元素,但这些元素因不太符合东方审美,并未得到国人认可。
  D.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国潮产品不断走出国门,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华审美意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国潮”的蓬勃发展,都重点论述了“国潮”热的表现。
  B.只要让国潮产品激“活”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相较于到博物馆粗浅参观,“奇妙游”系列节目更容易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D.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潮影视节目中运用现代拍摄技术、动画展示等已成为一种潮流。
  3.下列选项,不属于“国潮”的一项是( )
  A.汉服等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服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B.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
  C.回力球鞋、大白兔奶糖、雷锋护耳帽等中华老字号产品焕发生机。
  D.敦煌文创联合某公司在“七夕”节推出的“七夕敦煌”东方潮妆系列受到热捧。
  4.国潮产品应当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国潮风从传统品牌跨界兴起,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有许多企业为了将产品卖出高价,采取不正当的营销策略,产品包装只要有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的元素,甚至仅仅是大红大绿,就打着国潮的旗号进行宣传,而这一做法使消费者对“国潮”产品的信任度逐渐降低。结合材料内容,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曹氏吴卫华陕西华县县城赤水街上的“摩登照相馆”,开县城照相风气之先,标榜奢侈和洋气。摄影师兼老板张宝山,摄影技术娴熟,拍出的照片人物眉目清晰,面貌俊美。哪家有了值得庆祝或者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事,都会去“摩登照相馆”拍照留影,男的新衣盛装,女的搽脂抹粉,冲洗出的黑白照片纯净而庄重,透着满满的生活仪式感,也是鲜活的历史证明。
  1928年5月29日那天接近中午时,张宝山才卸下照相馆的红色木板门,开门营业。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警察,押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向西城门外走去。被五花大绑的年轻人头发凌乱、衣服破烂,但瘀青的脸上神情肃正。
  张宝山缩在照相馆的门槛内向外探看。等那队行色匆匆、面容紧张的警察过去,他才跨出高高的门槛走到街面上,问旁边卖羊汤泡馍的窦老头儿:“又抓人了?”
  窦老头儿一边熬着油亮亮的乳白色羊肉汤,一边叹气:“抓共产党呢,这些天听说抓了不少人。世道乱了,咱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张宝山也叹气:“我的照相馆几天都没有一个顾客了,门都懒得开了。但说句实话,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砸大烟馆,也确实让农民扬眉吐气了,说不定这天真要翻了。”窦老头儿向小竹筐里丢几个白面饼:“天翻不翻另说,命可能先丢了。唉,都是青壮汉子,一个个不知是谁家的顶梁柱啊!”
  张宝山的照相馆里大半天没有一个顾客。下午三点半,张宝山正在照相馆里枯坐发呆时,一个年轻女人走了进来。终于有顾客上门了,张宝山忙露出笑容,起身招呼客人:“咱们这儿的价格很公道,您是照大相还是小相?”
  年轻女人的目光发直。她看着张宝山,张宝山却分明感觉她没有看到自己。年轻女人从衣袋里掏出两块光洋放到桌子上,张宝山一愣,就是照一整套相也用不了这么多钱:“您这是要怎么照?”
  女人神思恍惚地说:“请您上门照相。”
  张宝山一口回绝:“我这是坐家生意.不上门服务。”
  女人又掏出两块光洋放到桌子上:“要照相的人不能亲自来。我只有这些了,请您务必关照!”
  张宝山看看桌子上诱人的光洋,又看看神色肃然的女人,问:“你家住在哪儿?”
  女人说:“露泽院西村。”
  张宝山拿起照相机:“在西关那块儿,也不远,走吧。”
  女人是走来照相馆的,张宝山骑着洋车(自行车)驮着女人,很快就到了不远的露泽院西村。
  “去哪条巷子?进哪户人家?”张宝山在村里的主路分岔口问女人。
  女人说:“穿过村子去西头的小庙。”
  张宝山还从没有在庙里给人照过相,心里虽然疑惑,还是驮着女人到了村西头的小庙。
  女人说:“到了。”
  两人下车进庙,庙的主建筑又小又寒碜,一副破败相,两个窗户用乱砖填塞着,庙前场地还算宽敞。女人说:“您在这儿等着,我去请照相的人来。”
  张宝山满腹狐疑地问女人:“你是哪家的人?”“温家的。”女人说完匆匆地走了。
  一会儿,女人匆匆地回来了,右肩上扛着一把罗圈椅,左手提着个高脚荼几。她把罗圈椅和高脚茶几摆放在庙墙边的窗户下,又匆匆地走了。张宝山看得一头雾水:瞧这精细的家具,也是富裕人家了,怎么要在这么晦气破败的小庙旁照相呢?
  女人又一次回来时,是同三个人一块儿来的:一个戴麦秸草帽的汉子,吃力地背着一个戴瓜皮帽的男子,那男子的袍褂鞋袜簇新得直扎张宝山的眼睛;女人在后面一手拉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一手扶着新衣男子。他们到了摆放好的罗圈椅跟前,戴草帽的汉子退步找好椅面位置,在女人的帮助下,费劲地把背上的男子安放到罗圈椅里坐好。新衣男子以一种怪异的僵硬姿势坐着,就像一个在夏天里尸僵缓慢肢体还能弯曲的死人。张宝山心想这要照相的人病得还真不轻,上前伸手去扶持一把时,顿感新衣男子的肢体冰凉僵硬;又仔细看,见他面色灰青、双眼紧闭,而且很像上午从他照相馆前经过的被绑着的年轻人。
  张宝山吓得一激灵,后退几步:“他?”
  女人平静地说:“这是我家先生,温济厚【注】。”
  戴草帽的汉子声音嘶哑地说:“七里寺小学的校长、共产党员温济厚,今天上午在西门外被枪杀。我是他族弟温志德,亲眼看着他被枪杀,上午跟嫂子把尸体搬运回来,要照一张‘全家福’!”
  女人深情地看着温济厚,喃喃地说:“我把你整理得像个样子了,血迹完全擦去了,身上的鞭伤和烙铁的烫伤,被新买的寿衣遮住了,你脸上也搽了粉,这样看起来显得精神些。你一直说要照张‘全家福’,我今儿把县城里最好的摄影师请了来。家里嫌晦气不让我们照,我们就在这小庙照。”
  张宝山突然热泪盈眶,他举起相机,打开镜盖。女人抱起孩子,用右胳膊顶住双眼紧闭的温济厚,不让他身子斜歪。四个人努力面向照相机。张宝山的手有些哆嗦,他努力稳住手,习惯性地冲镜头里的四个人喊出:“一、二、三,不要闭眼!”
  咔嚓一声,历史定格,书生温济厚永远定格在25岁!
  (有删改)
  【注】温济厚: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乡露泽院西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渭华起义爆发后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温济厚牺牲后,妻子温曹氏和族弟温志德一起将他的遗体运回,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张宝山的摄影技术以及拍照留影的意义,为后文相关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小说第四、五段写张宝山与窦老头儿都叹着气说话,他们是为革命者的牺牲感到痛心悲哀。
  C.“咔嚓一声,历史定格”意蕴丰富,既意味着照相的结束,也意味着温济厚人生的结束。
  D.文章层层铺垫,到最后才交代是为牺牲的革命者照全家福,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7.关于小说倒数第三段写温曹氏对着温济厚遗体说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自然亲切,就像丈夫仍在世一般与他说话,情感真挚,很有感染力。
  B.交代照全家福的原因,与前文的情节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C.“家里嫌晦气不让我们照”,反映出温家人的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
  D.“身上的鞭伤和烙铁的烫伤”展现了革命者所受的迫害和钢铁般的意志。
  8.张宝山从见到温曹氏到拍照结束,心理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从标题看,文章的主人公是“温曹氏”,但也有人认为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温济厚”,对此你如何理解?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