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某班班会课上交流学习经验。学生甲说:“每次考完试,我都善于反思总结,并分类归纳整理形成错题本,以备巩固复习。”学生乙说:“每次考完试,我都把试卷清零,以免干扰学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要求:自行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1.C
  2.C
  3.B
  4.①材料一主要论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影响以及实践意义,材料二则论述了怎样做到知行合一;②材料一侧重于理论论证(理论分析),材料二侧重于事实论证(例证)。
  5.①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并指导自己行动;②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善于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并洞察全局;③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迎难而上;④勤于磨练,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显然把‘行’放在比‘知’更重要的地位之上”错误,原为相关内容为“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即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要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没有说明谁更重要,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内涵高度契合”错误,原文为“‘知行合一,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不是“内涵高度契合”。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该项是知行的区别,表现知行分离。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强调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的重要性,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孙中山结合中国革命需要,提出了‘知难行易’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思想,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知与行两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具体来看,一方面是知行:即认识指导实践,确保方向与目标的正确性;反之是行知:即实践决定认识,检验理论与制度的正确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实践活动,高度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的精神指引”,主要论述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影响以及实践意义;
  材料二,“‘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磨’……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然后就是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论述了怎样做到知行合一。
  材料一,结合“阳明心学的‘知行’思想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知’与‘行’,实际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加深对知、行的认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等内容可知,侧重于用道理分析,是理论论证;
  材料二,“王阳明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上任第一天……他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举例证明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侧重于事实论证。
  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反之,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可知,要正确理解“知行合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并指导自己行动;
  结合“知行合一,事上磨炼。首先是具备调查、洞悉全局的能力”可知,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善于调查研究,了解症结所在并洞察全局;
  结合“敢于担当,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于迎难而上”可知,要敢于担当,勇于面对,迎难而上;
  结合“越是迎难而上,越是敢于担当,后来他遇到的困难越是迎刃而解。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力量,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可知,勤于磨练,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6.A
  7.D
  8.不可。
  ①第①段以特写的方式,展示了千岛湖初夏幽美的自然景色,醒目引人。
  ②第②段宕开一笔,写自己“多年的愿望”,让行文有了波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如果第②段作为开头,就削弱了这些艺术效果;也不能和第③段紧密地缝合在一起,使文章失去了逻辑性。
  9.①以议点睛,揭示了题旨,升华了主题。
  ②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又语气强烈,强化了文章中心。
  ③照应和总结前文,使结构完整严谨。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突出了新淳安城今非昔比的新气象、新格局”说法错误,把新、旧淳安城对比着写,是为了突出淳安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后文描写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做铺垫。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D.“这两处相关内容用实写的手法”说法错误。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描写是对过去的回忆,是虚写。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观点:不可以。
  由“傍晚时分,夕阳还斜挂在天空,几缕阳光泻在平静的湖面上,远处几只渔船像水墨画般镶嵌在山水之间”等内容可知,第①段是对千岛湖初夏自然景色的特写,展示了千岛湖幽美静谧的自然景色。景色醒目怡人,充满吸引力;
  由“去看千岛湖,是我多年的愿望”可知,第②段没有继续描写千岛湖的景色,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多年的愿望”,让行文有了波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正是因为千岛湖的景色如此美丽迷人,才使得作者向往多年,所以将第①段放在开头更加符合情理和逻辑,如果第②段作为开头,就削弱了这些艺术效果;
  此外,由第③段“此番到千岛湖,是应一帮文友采风之约而来的”的内容来看,第②③段从内容上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与第①段位置互换,会使文章失去逻辑性。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段作用的能力。
  从主旨内容上,升华了主题。结尾段是议论性的语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通过对“千岛湖是以淳安、遂安人民牺牲自身利益而实现国家复兴的壮举”的议论,揭示了“海瑞之正气、红军之精神正是流淌在人们心中永不沉没的汪洋浩渺的大湖”的主旨。
  从手法上,“这海瑞之正气、红军之精神不正是流淌在人们心中永不沉没的汪洋浩渺的大湖吗?”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海瑞之正气、红军之精神”比作“流淌在人们心中永不沉没的汪洋浩渺的大湖”。比喻使语句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反问句增强了表达的语气,强化了文章的中心。
  从结构上,“千岛湖是以淳安、遂安人民牺牲自身利益而实现国家复兴的壮举”与前文“望着烟波浩渺的千岛湖,想象着五十多年前几十万遂安人肩挑手提三步一回头的景象,我的眼泪直在眼圈里滚”相照应,并总结了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