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对此多有描绘,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 ① 。
  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 ② ,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
  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 ③ ,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让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
  21.有人说,末段中加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删去,对全段意思表达没有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
  2.B
  3.B
  4.①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②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③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
  5.①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②“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③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先秦诸子百家”扩大范围,在“天人合一”理念上,材料中提到了儒家和道家,并没有说诸子百家。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究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可知,司马迁提倡探究天人关系,邵雍也提倡探究天人关系,两者观点有一致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关系。
  C.“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因果倒置,依据原文“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可知,“天”有其神圣性是原因,而它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是结果,选项因果倒置。
  D.“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可知,原文是“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并非“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而且模糊传统儒、释、道思想和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学术研究并无条件关系。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首先理解“天人合一”是“天”和“人”相即不离的,四个论据中,ABD均体现天人一体的关系,符合论点。
  而B项是荀子的观点,说天道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强调的是“天人之分”,“人”不能对“天”有所改变,所以此项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观点。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论证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知,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
  结合材料二“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可知,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
  结合材料二“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可知,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可知,我们人类应“知天”、“畏天”,对大自然要保有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
  依据材料一第五段“‘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可知,“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如果人类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破坏其实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
  依据材料一第六段“‘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可知,“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而不能去破坏自然;
  依据材料一第七段“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可知,“天”具有神圣性,我们应该尊敬“天”的神圣性,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