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24届高考语文培优模拟卷(二)

全卷浏览

2024届高考语文培优模拟卷(二)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千姿百态,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关,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
  B.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还是仅作样貌模仿。
  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的交互和融合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
  D.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能够促进山水艺术以及抒发情感,所以山水诗才能由片段写景到独立文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即“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造就了中国山水文学发达,重点突出。
  B.文章结构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从提出观点到分析原因到总结意义,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对比,强调了“情景交融”的优势。
  D.文章论证使用了大量修饰词语,如“更主要”“更经常”等等,体现了学术类文章的平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古典美学受模仿说理论影响,较少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水文学的长远发展。
  B.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C.王夫之的诗评“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D.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为当代文学创作所借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中,动物进化出了伪装本领。那么植物会不会伪装?什么情况下会伪装?150年前,科学家关于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猜测就已经零星出现,但一直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来源——“自然选择”理论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华菜士,曾认为植物几乎不会“隐藏自己的需求”。
  但近年来,随着色彩测量技术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重新燃起了对此话题的热情。科学家们发现的不少证据显示,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
  从2012年起,孙航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博士在做“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研究”时,开始关注伪装植物。“我们从高山上的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注意到很多当地人采挖贝母,有时甚至会向我们推销刚采挖的鳞茎。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梭砂贝母的伪装和叶色变异。”牛洋介绍到,“在一些群体中,梭砂贝母呈现常见的绿色,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它们则与背景融为一体,大多显出灰褐色,非常隐蔽。”牛洋博士介绍,他们起初推测,与囊距紫堇相似,这种伪装可能也是应对食草动物的防御策略。但在多地经过长达数年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发现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证据。
  “由于体内富含生物碱,贝母属植物具有很强的化学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动物取食,那梭砂贝母为何要伪装?这让我们很困惑。”牛洋说,后来,他们才意识到,梭砂贝母的地下鳞茎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而这种采挖本身,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选择压力。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
  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一猜想,研究团队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比较了动植物伪装策略进化的差异、推测了影响植物伪装进化的要素,这不仅是一个惹人着迷的话题,更关系到人类与植物未来的关系和命运。
  “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人类取用贝母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当代大规模采挖的历史超过80年。”牛洋说,为了评估每个群体遭受的采挖强度,他们从川滇一带基层药商那里得到了过去6年间梭砂贝母干品总量数据,并估算出每个群体单粒贝母鳞茎的干重。他们惊讶地发现:要获得一千克干燥鳞茎,意味着要挖掉3000株以上的贝母。这样的选择压力非同小可。牛洋说,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他们得到潜在贝母产量,从而获得了每个群体的采挖强度。与此同时,他们发现采集强度越大的地方,贝母伪装得也越好。
  紧接着贝母色彩之谜的研究又摆到了眼前。牛洋与同事再次来到高山流石滩,采集每个群体的反射光谱数据,又根据专为人类设计的CIELAB色觉模型,量化植物与砾石的光谱,算出在群体之间梭砂贝母体色确实有显著差异。利用这一模型,他们还计算出贝母与生境岩石背景的匹配程度,来为伪装程度提供衡量的指标。
  “背景匹配是利用自身色彩融入背景,让采挖者难以发现,实现伪装。”孙航说,考虑到采挖压力可能在较长历史内有变化,他们还评估了伪装程度与采挖难度的关系。
  因落脚地方不同,有的鳞茎采挖只需几十秒;有的长在数十厘来深处的石缝中,挖一颗需要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从价值和时间成本计,采挖者往往会放弃,遭受的采挖压力也较小。从实际经验看,越是难以采集的群体,植株伪装越好,与周围灰褐色的石头“浑然一体”;越是容易采挖的植株,越会“大模大样”地保持通体透绿的本色。梭砂贝母的体色与生存有显著的相关性,伪装增加了它们的生存概率。然而,“变色”的过程仍有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
  (摘编自赵汉斌《植物化身“变色龙”是人类“逼”出来的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早在15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有了植物利用伪装躲避天敌的看法,但是因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实,只能算是猜测。
  B.2012年之前,孙航和牛洋博士并未关注到伪装植物。这之后他们从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最终顺利解答了这一谜题。
  C.梭砂贝母一般为绿色,但有时则与周围景物的颜色相似,与囊距紫堇不一样,梭砂贝母不是利用伪装来抵御动物取食。
  D.两位学者对贝母伪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实地调研、科学的统计和评估等方法实现的,其结论具有一定科学价值。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以设问方式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再提到150年前科学家的猜测,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体现了文章的层次性。
  B.文中多次引用孙航和牛洋博士说的话,既能对说明内容做出具体解释说明,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C.“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采集每个群体的反射光谱数据”“量化植物与砾石的光谱”等语句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
  D.“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种伪装策略来防御天敌”“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中“可能”体现了文章的严谨性。
  6.请简要概括孙航、牛洋等人对贝母的伪装研究的结论。(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