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浙江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浙江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推动黄河文化研究阐发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黄河文化研究阐发,自觉扛起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时代使命,能够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有力抓手。黄河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代表性、主体性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民族复兴、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加强黄河文化内涵与精髓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大一统”的民族意识,铸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起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迫切要求沿黄地区找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好黄河文化内涵与精髓研究,全面挖掘梳理黄河文化资源,促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摘编自《弘扬黄河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光明日报》2023年3月30日)
  材料二: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中可以鲜明地感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加大对黄河文化的发掘研究力度,推动黄河流域“考古中国”项目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才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黄河文化是世界上存续至今的“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从河南洛阳偃师境内二里头遗址发现“最早的中国”开始,黄河文化就不曾断绝,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在我国5000 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 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尽管经历了治乱兴衰、沉浮起落,但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黄河文化的谱系连续性和精神一贯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底气和信心。
  黄河文化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为鲜明底色,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诸子百家在这里争鸣,《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在这里诞生;以扁鹊“四诊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流芳百世;极具科学价值的冶炼、营造、天文、历法、几何、算数、陶器等重大突破,尤其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更是在黄河流域熠熠生辉。这启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黄河流域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统一性”。历代先民在黄河流域的繁衍生息充分说明,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场所,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黄河流域的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历来是域内外交往交流交融的繁华都会;黄河流域历来是中外经贸、文化交流交汇之所,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等,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黄河文化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启示我们应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黄河文化中蕴含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禅让制,到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以甲骨、金石铭“和”,再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中的“和为贵”思想,“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等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今天,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华文明积极分享“和合”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回答人类向何处去提供精神指引。
  (摘编自《从黄河文化感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光明日报》2023年6月1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黄河文化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论述了加强黄河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对于当今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B.材料一从黄河文化研究阐发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关系入笔,论述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依赖于黄河文化研究阐发。
  C.材料二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孕育了多种文化类型,存续至今的黄河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
  D.材料二认为,黄河文化的谱系连续性和精神一贯性,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坚定地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经历了治乱兴衰,但从未中断,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B.黄河文化对推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有重要作用,黄河可造福人民。
  C.只要打破文化壁垒,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就能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积极分享“和合”观念,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能为回答人类向何处去提供精神指引。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角度论述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
  B.材料二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黄河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的创新性”。
  C.材料二第四段引用关于胡汉交融的诗句,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D.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论述黄河文化所体现出的中华文明的四个突出特性及其意义。
  4.材料二第二段使用了词语“底色”“活水”,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5.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外套李唐生日那天,砂原得到了一件崭新的外套。那是母亲买的一件风衣,纯黑色,长及膝盖。穿上风衣的砂原,看起来真有些大人的模样了。
  从初中升入高中,最初的那种“初生感”很快就荡然无存。他颇为气馁地意识到,虽然进入了新的学校,但自己跟以前的自己没什么不同。他本以为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可以上一个台阶。换句话说,“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刚开始,他确实做到了,人们看到了一个学习积极、待人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砂原。可时间稍长,人们还是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优柔寡断、近乎懦弱、敏感内向,身体素质还不太好。不过,他觉得这些并非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他很早就从书本里知晓了家庭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人靠衣装马靠鞍”,他清楚衣服将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况且,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此前他从未穿过风衣。最终,他决定冒一回险,取下了风衣。他很少穿新衣服,竞觉得有几分不适和扭捏。
  砂原从校门到教室,一路上经受了无数人的打量。因此,当他终于低着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已经有些筋疲力尽之感。不过很快,他立刻被教室里熟悉的安全感包裹,不禁松了一口气。
  第一节课是数学,老师姓刘,是一名高个儿而清瘦的中年男子。他穿着棕色皮夹克,戴着无框椭圆形眼镜,左手总是会拿着一只小巧玲珑的保温杯,讲课间隙便抿上一口。他很喜欢刘老师。这位年级主任并不算和蔼,甚至时常表现得严厉,可学生们仍很佩服他。专业能力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讲课、做事利落果决。
  数学是砂原的强项,上课时,他总会举一两次手主动回答问题,其他课他是很少这么做的。但是今天,他没有举手的心思,害怕老师会注意到他。刘老师的目光扫过众人时,他不禁打了冷战:要叫我回答问题了。他想象着自己站起来,全班同学的眼神聚焦在自己外套时的场景。他深深低下头,不确定刘老师会不会觉察到自己的异样。
  好在,刘老师点了另一名同学回答问题。砂原放下心,同时又有些懊悔,觉得自己太没出息。他想先脱下外套,摆脱这种自己制造的窘境。但教室里还没供暖,阴冷得如同冰窖。外面的风呼呼地刮着,把窗户震得直响。
  接下来的两节课,砂原强迫自己不再想外套的事。他觉得很搞笑,不就是一件风衣吗? 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他愤愤不平地想着,又一时间变得很沮丧——他意识到自己的脑子确实不可控地被这件莫名其妙的小事占据了。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活在别人眼里,你会很痛苦。这句话是父亲教给他的,或者说,是他在父母拌嘴时听来的。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个家族里,别人的脑子都很活络,活得风生水起,只有砂原的父亲混得最惨,前几年做小生意欠了一笔债。这时常成为吵架的导火索。父亲便会不厌其烦地说:你干吗总是跟别人比呢? 你是活给他们看的? 砂原知道,父亲说这些话时底气并不足,但在其中他感受到了某种力量以及尊严感。砂原觉得说这话时的父亲,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大。
  接下来是语文课,朗读声将全班二十六名男女学生的声音都汇聚到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音调。它分为二十六部分,却又像是一个人的声音。那声音无法令人分辨性别,也说不上有什么感情色彩。
  砂原什么也没有想。他沉浸在被顺滑的节奏烘托起来的安全感中,直到朗诵戛然而止。老师点到了他的名字,请他将其中某段默背一遍,这是前一节课留的作业。他站起身,风衣紧扣在身上,发出摩擦的沙沙响。他低下头,看到腰部那两个裸露的金属环。背诵磕磕绊绊,旁边冒出窃笑。老师有些恼怒地让砂原坐下。
  吃午饭时,砂原像是很热似的,自然而然地将外套脱了下来,搭在椅背上,然后起身去外面拿饭。午饭是学校统一订好的,装在一个大塑料箱里。他认为自己的动作没有表现出丝毫刻意之处。然后到了下午第一节课,教室里的窗子似乎总是漏风,外面的天气也很阴冷。砂原只好又将风衣穿回身上。
  一天的学习很快就过去了。我会习惯的,收拾书包时砂原想到,别人也会习惯的。不出两天,他穿风衣这件事就不会有人再去理会,就连他自己也不会再惦记。这件风衣很快就会成为一件普普通通的外套,别人(起码是同班同学们)将对它视而不见。人的注意力总是短暂、易逝的,对此他其实很清楚。就像是新买的鞋子,最开始可能不太合脚,但多穿几天,它就会变得无比顺从。
  怀着这样的心情,砂原轻快地背上书包,走出教室。天已经暗下来了,白昼在缩短。他穿过阴暗的走廊,来到操场上,继续慢吞吞地朝校门口走。楼房里的灯和路灯都已点亮,路旁萧索的枝杈在深紫色的天空里微微摇晃。砂原看到李思仪正走在自己前面,某些时候,砂原会有点炎慕李思仪。他活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其中很多是砂原不敢想也不敢去尝试的,或许这辈子都注定与自己无缘。但这种生活的代价是——他成为同学和老师眼中不折不扣的“异类”。
  如果说砂原曾想过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什么样的“大人”——当然他也有过许多种想象,但那些想象大多已失去了生命力。现在,他想到的是刘老师严肃但又时常表现出不动声色的幽默的脸。他为人公平且通情达理。 因此,学生们很爱戴他,学校也十分器重他。许多次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刘老师都担任主持人。据说,就连串场词都是他自己写的。
  砂原记得,有一回也是一个大风天,刘老师胳膊下面夹着讲义,穿着类似的风衣(不过是深绿色的,款式也老旧得多),顶风往教学楼走。风掀开了他的风衣,将他已经半白的头发向后吹去。刘老师眯着眼睛,注视前方,神情坚毅。那一幕至今仍印在砂原的脑海里。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普通的一天,可砂原因为穿了一件新外套而百感交集,他的脑子不受控制地被新外套占据了。
  B.顺滑的节奏带给砂原的安全感,随着朗诵停止、他被点名而消失,他担心同学们聚焦于新外套而局促不安。
  C.砂原自然而然地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然后去外面拿饭,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既在意又故作自然的心理。
  D.砂原知道别人很快就会忽视他的风衣,因为人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可见他对人生的认知比其他同学更深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重点描写了数学和语文课上砂原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细腻。
  B.小说按时间顺序记叙了砂原穿着新外套去上学的一天,且集中在前半天,详略得当。
  C.小说中放学时分的环境描写,为下文表现砂原对走在前面的李思仪的崇拜做了充分铺垫。
  D.小说末尾砂原回忆了刘老师在大风中穿着风衣的一幕,使“风衣”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
  8.文中李思仪这个人物看起来和题目并无关联,是否可以删除? 请说明理由。(4分)
  9.“外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