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江苏省苏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江苏省苏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汉语哲学”时下渐成热点,但其中蕴含很多有待分疏的问题。相对于“中国哲学”,“汉语哲学”较多地与语言的表述形式相涉,历史地看,语言形式确实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作为一种语言形态,汉语的特点表现为绵密、细微、言约义丰,等等,这些特点使之在表达哲学观念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品格。然而,语言的形式与哲学的系统并不能简单地等量齐观, 以汉语表述中国哲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中国哲学”转换为“汉语哲学”。如果根据中国哲学以汉语为表达形式而把“汉语哲学”视为“中国哲学”的本然形态,无疑赋予语言形式以超乎其内容的意义。
  “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话语力量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侧重。从逻辑的语义层面看,“汉语哲学”侧重于语言的表达形式, “中国哲学”则以思想内容为指向。所谓话语权或话语力量,并不仅仅基于语言的形式,而是更多地源于哲学思想的内涵。在世界哲学之林中展现自身的话语力量, 离不开哲学内涵的深沉性和创造性。
  以中国哲学为视域,则哲学的话语既关乎中国古典哲学,也与中国当代哲学相涉。中国古典哲学主要表现为已然或既成的形态,作为已经存在的思想系统,其哲学的内涵主要凝结于已有的各种文献中。然而,蕴含于这种已然系统中的哲学思想的意义,应通过现代的诠释加以揭示,这种阐释并非仅仅在于将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而是需要基于理论的解读,敞开其深沉内涵。在这里,每一时代的诠释者所具有的理论积累无疑十分重要,事实上,《老子》《论语》《庄子》等承载古典哲学的文献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根本的改变,但不同的诠释者却可以从中读出新的意义,这种新意首先与诠释者的理论视野的提升或深化相关。通过阐释蕴含于已有文献中的思想,同时又对其作不同层面的逻辑重构,并赋予它以现代哲学的形态,诠释者也将在展示中国古典哲学深沉内涵的同时,使之获得内在的话语力量。
  中国哲学并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迹,而且具有面向未来的生命活力,这两重品格具体展开为历史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作为过程中的哲学,中国哲学在当代依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后者既表现为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也意味着中国哲学的当代生成。与中国古典哲学在今天的话语力量需要通过现代的诠释而获得展示有所不同,中国当代哲学在现代世界哲学中的话语权,乃是基于其自身创造性的建构。在这里,哲学的话语与哲学的建构无法相分:形成创造性的哲学系统与获得哲学的话语力量,表现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中国古典哲学如要在今天的世界哲学中展示话语力量,并不仅仅表现为语言形式的转换:同样,中国当代哲学要想成为世界哲学百家中具有话语权的一家,也非单纯地基于现代汉语的融入。二者都需要在回应时代问题、运用多元的智慧资源进行原创性思考和建构过程中,形成自主的思想形态。作为创造性的思想系统,中国哲学在参与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也将逐渐得到其他哲学系统的认可和尊重。
  (摘编自杨国荣《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有删改)
  材料二:
  汉语哲学在21世纪迅速崛起, 当前,汉语哲学的综合研究生机勃勃。 自20世纪以来,人们认识到,当代世界最为流行的语言英语事实上越来越趋于分析语,而汉语一向就被认为是一种分析语。对这个现象的哲学思考正是汉语哲学综合研究的一个案例,其意义并不限于语言学,亦在于促进对人类智能及其演化的认识。
  在 18 世纪之前, 汉语曾经是东亚国家的哲学通用书面语言。今天,当我们从汉语哲学的视野来重新研究和审视古代东亚基于汉语的哲学和思想共同体时,就可以突破国别和地域限制, 获得对这一现象以及作为其核心的汉语的新认识和新见解。
  哲学的汉语翻译和研究,是汉语哲学的另一项重大任务。现代汉语哲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翻译而激发和重构起来的。汉语哲学翻译因语言独特性而遭遇的各种问题,究竟是哲学本身的问题,抑或又仅是语言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大大促进哲学本身的思考,对理解语言的功能和性质也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汉语哲学有助于促进当代汉语文明的综合研究。如今,世界文明正在经历快速的演变和发展。一个文明圈的兴起、 扩展和衰落, 通常与一种语言的发展、扩张和衰落的历史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当我们从汉语哲学的宏观角度来考察中国文明圈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时,有关汉语演化和发展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有效手段和工具,借此人们能够发现事实上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并找到消除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仅仅就既有的哲学领域而论,汉语哲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学术现象,具备突破哲学原有八个二级学科的藩篱、突破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的开阔视野和强大力量,成为新学科和新方向的生长点。
  (摘编自韩水法《汉语哲学的任务》,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哲学”和“中国哲学”不能混为一谈,前者侧重于语言的表达形式,后者指向思想内容,哲学的语言形式不应超越其内容。
  B.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内涵的现代诠释,并非在于将古代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而是需要基于理论的解读,敞开其深沉内涵,使之获得内在的话语力量。
  C.尽管诸如《老子》 《论语》等很多中国古典哲学的文献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改变,但每一时代的诠释者却可以不断地赋予它新的意义。
  D.中国哲学具有历史性与生成性,这双重品格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哲学的当代生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当代哲学在现代世界哲学中获取话语权和形成创造性的哲学系统,看似两件事情,其实相辅相成,无法割裂,属于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B.中国哲学因其回应时代问题,进行原创性思考,形成了自主的思想形态,必将在世界哲学之林中获得话语力量,并得到其他哲学系统的尊重。
  C.现代汉语哲学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翻译重构起来的。汉语的独特性导致汉语哲学翻译会遭遇各种问题,这可能是语言造成的,也可能是哲学本身的问题。
  D.因为一种语言的发展和衰落通常直接关系对应文明的兴起和衰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汉语的演化和发展,发现并消除文明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汉语的特点使之在表达哲学观念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品格”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中的道、心、理等概念,为趋向于以超经验的方式勾画世界的图式或宇宙的模式的哲学言说方式提供了语言形式。
  B.阳明心学系统是“事”与“思”的统一, “事”是他的实践活动, “思”是行动中的 哲学思考,这两个字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心学缘起。
  C.“沉舟侧畔千帆过” “不识庐山真面目”等古典诗句,以富有寓意的汉语,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D.佛教东传后,宋明理学对其“相拒而又相融”,独创的“明心见理”“心外无物”等概念流传至今,既丰富了儒学,也形成了自身的“话语权”。
  4. 简要阐述中国古典哲学如何才能在当代世界哲学中获得话语权? (4分)
  5.作为新兴学科的汉语哲学,其综合研究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酒祭马宝山一连三天,岑参都在愁绪与酒醉里煎熬。
  此时,岑参在翠华山小住。忧愁是在三天前自潼关传到山下小村的,消息说: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位将军被唐玄宗下令问斩,时间就在今天的午时三刻。
  一早,岑参备了几样小菜,胡辣羊蹄、小咸鱼、灰豆子……都是高、封二位将军喜欢吃的西北菜,酒是咸阳酿制的将军红。岑参斟满三酒杯,一个是自己的,另外两杯是二位将军的。他要摆酒祭他的两位官长。
  岑参说:“属下远在边塞,不能前去送行,就摆这桌薄酒祭送二位将军了。”
  岑参愁容满面,将满给二位将军的酒泼洒在地上,自己那一杯,一饮而尽。再满了三杯酒,他开始历数二位将军的赫赫功绩,诘问皇上。
  ——高将军骁勇善战,二十出头为将军,与父同班秩。皇上您一道诏书,提拔将军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兼摄鸿胪卿和御史中丞。将军一战征服小勃律。接着将军再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另立其兄素迦为新国王,将朅师国置于大唐的控制之下。那时,皇上您犒劳三军,嘉勉高将军,让士气大振,万众一心,边塞安宁。彼时,皇上您是多么的圣明啊!
  岑参高高举杯,这是敬高将军。 自己陪饮一杯,又道:
  ——再说封将军吧,他文韬武略,在做高将军幕僚后,协助高将军率领的两千骑兵深入追击,在绫岭全歼了达奚叛众。回营后写的那份行文清晰、逻辑缜密、文采斐然的捷报,皇上应该是看到的吧? 赏识封将军的才华,任命他为安西四镇节度使,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封将军没有辜负皇上,重新踏上西去漫漫征程,顺利攻克菩萨劳城。而后唐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向大勃律的纵深挺进。很快,大勃律国的精锐士兵就被悉数歼灭。大勃律国王只好向封将军投降,归附唐朝。那些日子不断传回的战报,使皇上喜不自胜,一再擢升将军的职务。还不够,又加授他为朝散大夫,专知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事,俨然成为安西唐军实质上的二把手。那时候皇上您知人善任,是多么英明的啊!
  岑参再一次举杯,这是敬封将军的,陪将军饮过自己杯中酒,接着说: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安禄山起兵的第七天,封将军在骊山的华清宫朝觐皇上。当皇上听了将军即刻前往东都,开府库,募骁勇,扬鞭奋马,北渡黄河,定将逆胡之首献于阙下的旦旦誓言后,皇上您是多么的高兴啊! 当即任命封将军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即刻前往东都组织防御。
  十二月,当叛军从灵昌渡口渡河南下,攻陷灵昌郡,第一道防线宣告瓦解。叛军挥师西进,迅速攻陷荥阳,兵锋直指东都。封将军率部进驻虎牢关,准备据险而守。可他招募的六万人都是未经训练的新兵,官军一战即溃,虎牢关旋即失守,第二道防线就此崩溃。
  由于军情危急,将军来不及向朝廷奏报,当即率部向潼关方向撤退。高、封二位将军领兵退入潼关,旋即命人抢修防御工事。等到叛军前锋进抵潼关时,发现官军已经严阵以待,方才悻悻退去。对这次擅改东进计划,退守潼关,皇上没说什么。皇上您没有糊涂啊,也算是个明君吧!
  这时候,边饮边述的岑参已是泪流满面了,酒接着喝,话也接着说:
  ——可是,皇上啊!当你听了匆匆从潼关偷偷跑回来的帐下监军宦官边令诚极力夸大封、高二位将军的战败责任,特别是听了边令诚讲“常清以贼摇众,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的诬告时,你偏听偏信,给二位将军定了三宗罪:不战而逃,丢城弃地;擅自行动,目无朝廷;违背旨意,破坏东征计划。皇上啊,你这就是不明是非,你糊涂啊!
  岑参已将一坛将军红喝完,怒容满面,脸红目眦,毫不客气,叱问皇上: “皇帝老儿,你凭甚说高、封二人实属罪不可赦。还下诏斩首功勋卓著的将军?你就是一个是非不明、忠奸不分、诛杀贤良的昏君哪! ”
  此刻,潼关上空乌云漫卷,朔风怒吼。数万唐军将士被召集到刑场周围,奉命观刑。绣有“高”字和“封”字的军旗在大风中猎猎飘扬,发出阵阵裂帛似的声响。随着一道森寒的刀光闪过,封将军脑袋落地。接着押上来的是高将军了。他大声向围观的将士们喊,肃穆的军阵里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冤! ”紧接着喊冤声雷鸣,直冲霄汉。监斩官边令诚气急败坏地冲到刽子手面前,尖声高叫: “快给我砍了。 ”
  手起刀落处, 高将军的头颅落地,又骨碌碌转到不远处的封将军头颅边。两颗高傲的头颅面对面,好似他们生前在一起商讨军情。
  这边,岑参已经是酩酊大醉,一脸泪水。回想起当年封将军出征的情形,正义的火焰在心中燃烧,他奋笔疾书,写下著名诗篇《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诗人大汗淋漓,他拭一把汗水,再写最后两句: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
  然后他抛笔号哭。
  (选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1期)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祭”贯穿整个故事,既是小说的线索,使小说结构紧凑,也表达了属下岑参对两位大唐将军的缅怀追悼和为二人的冤屈感到愤愤不平之意。
  B.小说语言在白话的基础上,带有浓重的文言色彩,如“官军一战即溃,虎牢关旋即失守”等等,句式整齐、古朴典雅,保留了史传文学的风貌。
  C. 岑参选择用胡辣羊蹄、小咸鱼、灰豆子这样别具地方特色菜品饯别故人,一方面暗示了两位将军西北人的身份,也显示了属下对将军的用心。
  D. 将军问斩的情节中使用了侧面烘托,文章先通过猎猎飘扬的军旗烘托将军的刚烈坚贞,后通过围观的将士们的冤声雷鸣来烘托将军的无辜蒙冤。
  7. 下列对文本中各处细节描写的解读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将军头颅落地,又骨碌碌转到不远处的封将军头颅边”,用动词“转”而不用“滚”字,赋予了头颅虽死犹生的灵性,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尊重。
  B. 岑参由“皇上您”的称呼最后转变为“皇帝老儿”,并直斥他为“昏君”,呼应了诗人“已将一坛将军红喝完”的情节,他敢如此出言不逊完全是酒后失言。
  C.边令诚的名字谐音“佞臣”也谐音“编令成”暗示他是一个靠编造谎言以上位的小人,这与原名字中的“诚”字构成极大的讽刺效果。
  D. 岑参的情绪从最初“愁容满面” “泪流满面”到后来“怒容满面” “一脸泪水”,最后“抛笔号哭”,有一个清晰地变化过程。“抛”字反映了诗人悲愤难抑的内心。
  8.本文历史故事的讲述方式非常新颖,请赏析其情节结构的巧妙之处。 (4分)
  9.这篇历史小说截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片段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请分析小说以小见大的艺术。 (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