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
  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
  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结合他自己的考察经历指出:所谓一个陌生民族到头来会全盘接纳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访客,以致这个外来者和本地人并无两样的说法,“让人悲哀的亦非事实”;“你顶多只能期望被当成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在他们眼中,人类学者是财源,能为村人带来工作机会”。
  研究者原本的文化立场如何能够不影响其研究是一个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无处不在。如信仰“一神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到非基督教地区服务,尽管表示要尊重当地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但文化上遭遇的排异却无法避免。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是很难通过类似“移情”的方法弥合的。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
  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北美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为例,其因外部文化的侵蚀而失去原貌。这提醒历史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对多少带有“田野”性质的通过“调查”历史当事人所作的“口述历史”,在时过境迁且缺乏佐证的情况下,也不能盲从礼拜,奉为信史。
  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学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方法,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立场与方法借鉴。
  B.“借助历史文献”“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可见人类学起初的调查方法更多立足于“田野作业”,而非文献。
  C.“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中的“这”,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
  D.作者认为,“田野”的可信度有待考量,因为即便能传承至今,今天的田野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非“原生态”的田野。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借用人们观察认知人事的日常现象来阐析“移情”这-一专业的学术用语,使得说理贴切深入而又浅显易懂。
  B.“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以近乎绝对的言辞,强调了完全不受自身文化立场影响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C.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很少发生性状变化。
  D.从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例延伸推断,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急剧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习俗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B.《国语》记载黄帝四妃之子与黄帝异姓,历史学者表示无法理解。这种父子异姓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人类学描述的母系氏族社会“子从母姓”的习俗来解释。
  C.有鉴于许多西方学者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保罗·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主张,认为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
  D.一位学者正在外国进行民族“幸福感”的调查。但有人认为受限于彼此之间的文
  化隔膜,这位学者认知的幸福感,未必与原住民的真实体验相吻合。
  4.材料引用惠施的话进行类比推理,请分析这一推理的作用。(4分)
  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切已归平静金宇澄母亲说,我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一九九O年,父亲在卢湾区一旧家具店看到有三张日式矮桌,样式相同,三张叠在一起。店老板一般很“识相”,注重来客年龄、打扮、神色,不讲话。父亲想打听什么,但是没作声,最后快快出来,在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
  “一定是日本租界的东西。”他对母亲说。
  他的两颊早有了老年斑,这位昔日的抗日志士,已失去敏锐谈锋,即使面对他熟悉的“地下党”电视剧,也一般在沙发里坐着,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记得有一次,他转过脸对我母亲说:“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白皮鞋?”这是我听到父亲唯一的不满,他的话越来越少了。
  他曾是上海“沦陷”期的中共情报人员,常年西装革履,也经常身无分文,为失业苦恼。
  “穿不起西装,总要有七八套不过时的,配背心、皮鞋,秋大衣不可以冬天穿,弄得不好,过去就叫‘洋装瘪三’。”
  他不许我吃日本料理,每提起深恶痛绝,“日本饭是最坏的东西”。
  当年,按组织命令,父亲撤到上海,去熟识的香粉弄华商旅馆与系统领导吴成方见面,之后化名丁弢,任汪伪某协会干事,所编辑的《市声》半月刊,隶属龙襄三、陈孚木,有汪伪背景。
  他按指示迁至辣斐德路萨坡赛路“斐邮”,与程和生同住。最后的这段经历,颇有小说的意味——他和“老程”扮为假兄弟,户口登记化名为“程维德”。
  他觉得“老程”是个很好的人,遵守纪律,从不谈论个人的事。有一次考虑到如何应对查户口,他问程在哪里工作,程却简短地回答他说:“我在钢铁公司。”连公司名称也不愿说。他就此也不便再问,只讲定两人的籍贯是安徽太和。某天,程忽然就搬走了,临走时程说:“你住下去吧,如果房东问起,就说我去南京了。”
  他于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深夜一时许突然被捕,宪兵上楼问他姓名,他答:程维德。宪兵拿出照片对照后问:程和生是你什么人?他答:是我哥哥。问:他去哪里了?他答:去南京了。当场宪兵大力打他耳光,把他逮走。他事后知道,与此同时,宪兵已在另处逮捕了程和生与倪子朴,押往宪兵司令部途中,经过北四川路桥,程突然跳车,受伤甚重。
  他根本不明白被捕的原因——但能估计到问题出在程和生方面,因为宪兵进来就先追问程的新地址。夜押他至北四川路日宪兵总部,即刑讯逼供程和生的地址。他坚持说程已去了南京,并捏造了一南京假地址。对方毫不理会,边打边问半个多小时,没有口供。最后收监。
  [父亲致马希仁信]当夜我进宪兵队就被打,追问兄的住址,我不知道。过一忽儿,一日军官匆忙冲入向审我的尉官报告什么什么云云,“莲”地叫了一声,用手比头部,我意会到,大概在捉他,他跳车被打死了。后来才知道,车过北四川路桥上行车速较慢时,他跳出篷车,脑部受重伤。数日后在刑审间隙,他们领我去宪兵病房与胞兄会面,只呆一二分钟就分别,一直没知下落。“文革”后,从被捕的原日共的回忆录中得悉,假胞兄在宪兵队跳楼壮烈牺牲了。这个同志非常正派。
  翌日起连续两天,他经受宪兵反复刑审,逼问吴成方的住址及程与吴之关系,他都顶住了,一周后东京来人,东京警方与法警均动用严刑,却没有得获口供-——他始终坚称,程是胞兄,安徽太和人。
  关于刑讯细节,多年来我只记得父亲偶与母亲的片语只言,如:“让我坐到浴缸里……”然后就是他忽然意识到的沉默。
  东京来人审问自三四岁起,问经历、家庭人员,问父母名字、职业等,直至他被捕前任《先导》编辑为止,十分详备。他发现,所幸日方没去《先导》调查,否则极可能在他进入《先导》的细节上露破绽,因而,也就没发现他的假经历和假兄弟问题,更也由此可知,程和生没一点口供——虽日方一直追逼他关于直接领导的情况,常用你“哥哥”已全部招供引诱,他仍然坚称两人是兄弟关系,此外一概不知。记得有一审,日方指明了他就是程的“联络员”,反而露出了根本不了解情况的马脚。
  [父亲致马希仁信]我在宪兵队吃了不少苦,敌人一个劲逼问领导人住址,我都能顶住。难于应付的是口供,这胞兄弟父母的姓名职业,兄弟二人从四岁到被捕,我都硬着头皮胡编(万一穿帮,反正一死),结果一字也没被拆穿(原来假胞兄牺牲了!)。我承认了从国民党抗战区金华来谋生的,刚到上海,没有朋友,最难对付的是查朋友,上海没有,只有抗战区的桂林、昆明写一堆,一次次背假口供,一次也没有出漏洞。
  被捕后第三天上午,军曹审讯人带他去宪兵医院病房三楼看“哥哥”。他走进房内,见程面色苍白,头部包扎了很厚的纱布,小茶几上摆了多瓶菊花牌炼乳。他握住程的手,程紧紧把他的手贴到心口,带着坚定的语气说“完了”两字(他理解是为理想牺牲,且有“一起牺牲了”的含义),程再没说一字。待他一开口:“我刚从金华到上海来……”一语未毕,即被军曹喝住禁止讲话。两人凝视片刻,仅仅一二分钟。
  我母亲说,只在某一封没写完的信里,“才见到你爸爸充满情感的回顾:‘天寒刮起西北风,让我想起满目萧条的,我的青春年月……’”
  如今,一切都归于平静了,他们都戴老花镜,银发满头。寒冷的雨雪即将来临之时,父亲辗转不能入眠,狱中旧伤仍然隐隐作痛。
  (节选自《回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情报工作者的积习使然,他能从旧家具里发现有用的情报信息。
  B.曾在日据沦陷区潜伏,又被日本宪兵队严刑拷打,过去的伤痛给他留下了阴影,父亲潜意识里排斥有关日本的东西。
  C.父亲对程和生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因受他牵连、被捕入狱而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又十分敬重他为了理想献身。
  D.父亲用“满目萧条”来形容他的青春岁月,是因为他的青春里只有同志的牺牲、敌人的折磨、工作的艰险、自身的苦痛。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并未采用宏观视角来描绘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物的传奇,而是注重描摹具体细节,使历史更生动鲜活、真实可感。
  B.标题“一切已归平静”奠定了全文超脱淡泊的基调,也揭示了主旨:父亲已经忘却了过去的一切,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C.作者善做“不写之写”,如父亲说完“让我坐到浴缸里”就突然沉默,所省略的内容都交由读者想象,读来更余味无穷。
  D.本文叙述节奏舒缓从容、娓娓道来,故事的惊心动魄和叙事的冷静克制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文本叙事更富张力。
  8.曾是“地下党”的父亲敏锐过人,善于从细节中捕捉信息,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细节。(4分)
  9.父亲被捕受讯的经历由“我”叙述后,又再次经由父亲的信件叙述,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