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窗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文化与审美意义丰富而强烈。
  窗的开设,加强了内外空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气韵的流动。人住在四合围墙与由上屋顶、下地坪所构成的封闭空间之内,自然是比较安全的,但人又必须在围墙之内实现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于是,便诞生了精神文化意义丰富的窗。虽然窗具有一定的通风、采光作用,但这不是人们在墙上开窗的全部文化原因,因为门也具有这同样的实用功能。为求通风、采光,多开几道门即可达到目的。问题是,人们在设门之外,又须开窗,因为在文化功能上,门与窗不能互相替代。二者的区别在于,门主要供人出入,窗却不是。
  窗的“高贵”在于视线的通过,它是供人向外眺望的“器具”。人若长期生活在暗室里面,势必导致身心的极大伤害,所以,窗的开设为的是“透气”。这种透气可喻之为居室生命的“呼吸”,要加强建筑内外空间气韵的流动,窗这一吐故纳新的“呼吸器官”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实墙上所形成的虚空,塑造了建筑内外立面虚实相谐的韵律。
  窗的文化审美功能,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回归。人站在旷野之中欣赏自然,与站在室内通过窗户眺望外界景观,所激起的类感不尽相同。前者的审美机制,是人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有一种人消融于自然,使人“合”于“天”(自然)的美好感受。然而,由于人在欣赏大自然时无所庇护,在潜意识层次上,可能难于排除自然信息所添加的压力和紧张感。在室内通过窗户远眺大自然,此时人的身心处于建筑物的庇护之中,在潜意识上免除了上述不自在的因素,使之化作一种令人宽松自如、从容不迫的心理感受。窗户,是一种人工对大自然和空间的“剪裁”,它使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显得更“艺术”,更有选择,具有天人合一的另一番妙趣。
  另外在审美上,不仅通过窗户对大自然进行观赏有一种特殊的美的享受,花窗之类的造型,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江南文人园林中窗的艺术,打破了大片实墙的冗长与沉闷感,创造了园墙通透、秀逸的氛围。漏窗本身的种种花式,具有千姿百态的均衡美,人在游园时,视线不时穿越漏窗,步移景生,造成动观的意境,丰富了园林景观奇趣诱人的生动画面。
  明代著名造园家、《园冶》一书的作者计成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中国的窗,由于它是观景的出发点,所以窗的美,往往是与一定的自然景观、自然美联系在一起的。清代才女叶令仪所言“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大抵如此。帆影虽是人文景观,但帆影的背景,总是碧水、远山之类的自然景观。
  (摘编自王振复《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
  材料二:
  在古典园林艺术中,漏窗本身就是景,而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画面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漏窗主要的艺术功能有:隔景和借景。古典园林地域范围狭小,为了丰富景观加强园林视觉的纵深感,母体园林总要分割成若干带有主题的子园,其分隔物一般采用粉墙、廊洗,而粉墙、廊洗总伴随着漏窗,收到隔而不塞、实中有虚的效果。至于借景,乃是更重要的艺术功能。从漏窗一侧去欣赏另一侧的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假山盆栽,或亭台轩榭,在附有艺术感的窗框内,好似精美画卷,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景中有画,画中有景”,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景致的虚实相映,空间结构的多重复合,是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漏窗装饰了墙面、廊壁,山石树木又装饰了漏窗,使游园者领略到了不同的美感,更赋予了漏窗虚实互补的审美效果。“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在园林这个空间相对狭小的世界里,除去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等实体元素外,漏窗的位置也是重要元素,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原本狭小的空间变大变深,使整体景观有了变化无穷的审美效果。如苏州狮子林西南隅空间,在三面墙体上分别开设了三个透漏口,透过这些小小的窗体透望,见到的是一幅别有洞天的图画。
  一方面,漏窗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用一种审美态度去观赏。另一方面,漏窗为客体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赏的对象。或曲径通幽,或一览无遗,在这一隔一通之中,漏窗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角度,营造了一处又一处美丽景观。
  (摘编自罗一凡《浅析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居住在房屋之内,为了满足采光、通风的生活需要,在墙上开设窗,这也加强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
  B.窗的开设实现了在围墙之内人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使人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消融于自然之中。
  C.在古典园林里,人们借助漏窗实现隔景和借景功能,窗内外之景互为借用,隔墙的景物透过漏窗供人欣赏。
  D.“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古典园林空间小,多分割成几个主题的子园,以丰富景观加强园林视觉的纵深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人们长期生活在暗室里面,在潜意识层次上,可能难于排除自然信息所添加的压力和紧张感,导致身心受到伤害。
  B.由于门主要供人出入,窗却不能,同时门也具有通风、采光的功能,因此在生活及文化中的功能方面门要比窗大得多。
  C.中国人在设计窗的时候,以观景为出发点,因此窗内的美大多与窗外的自然美景相联系,可以“收四时之烂漫”。
  D.在古典园林里,漏窗的存在可以构成多层次的空间,这就把狭小的园林空间变大变深,使得园林的景观变化无穷。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结尾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B.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罗虬
  C.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归有光
  D.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多材料文本)材料二:在古典园林A.此图中窗装饰了墙面,草木又装饰了窗,产生了虚实互补的审美效果。
  B.透过此窗欣赏窗外的风景,可以看到一幅隔而不塞、别有洞天的图画。
  C.此窗为借景,窗外有窗,加强了园林视觉的纵深感,使景观变化多端。
  D.此窗为审美主体划出特定范围,使花草树木成为相对独立的观赏对象。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古窗的文化与审美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摩崖石刻(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我住在里加海滨沙丘上的一幢小屋里。整个海滨都被白雪淹没了。积雪不断从参天的松树上一长缕一长缕地坠落下来,散为雪尘。
  积雪坠落下来,有时是因为吹过一阵风,有时是因为松鼠在枝头跳来跳去。每当万籁俱寂的时候,可以听到松鼠毕毕剥剥咬开松球的声音。
  小屋就在大海边上。但要看到大海,还得出栅栏的小门,顺着一条在雪地上踏出的小径走上一小段路,途中还要绕过一幢门窗都已钉死了的别墅。
  海水没有结冰。漫漫的白雪覆盖了海岸,直达水边。积雪上可以看到兔子的脚印。每当海上涌起波浪的时候,听到的不是拍岸的涛声,而是冰层的坼裂声和积雪沉陷的窸窣声。
  冬日的波罗的海是荒凉的、阴郁的。
  地平线上终日堆满层层叠叠的浓重的阴霾,遮蔽了低低的海岸的轮廓。只有在大海上空,阴霾中有些地方垂下好些毛茸茸的白练——那里正在下雪。
  这一年,鸿雁北归得过于早了,不时落到海面上鸣叫。焦灼的鸣声在海岸上远远地传开去,但是没有引起一声应和,因为冬天海滨的树林里是几乎没有鸟的。
  在我住的那幢小屋里,白天过的是我久已熟稔的生活。木柴在彩色瓷砖的壁炉里毕毕剥剥地燃烧,打字机发出低沉的嗒嗒声,沉默寡言的女服务员莉莉娅坐在舒适的门厅里编织花边。一切都那么平常,那么自然。
  可是一到晚上,无边的黑暗便团团围住了小屋,松林仿佛移到了屋子的紧跟前。当你离开灯光明亮的门厅,走到屋外,孑然一身面对着寒冬、大海和黑夜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
  大海伸展到千百里外的黑沉沉的远方。海上看不到一星灯火,也听不到一息涛声。小屋像是世间最后一座灯塔,孑立在雾茫茫的深渊边上。大地到此就猝然断裂了。可是小屋里却仍然若无其事地亮着灯光,收音机播送着乐曲,柔软的地毯使人走起路来连声音都没有,桌上摊开着书本和手稿,这种恬静的氛围不能不使人感到惊讶。
  由此往西,隔着浓重的阴难,在文茨皮尔斯那边,有一座小小的渔村。这是个普通的小渔村,矮矮的房子,袅袅的炊烟,一张张渔网张在风中晾干,一般般黑糊糊的小汽艇拉到了沙滩上,一条条易于受骗的毛茸茸的狗在各处窜来窜去。
  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拉脱维亚渔民居住在这个村子里。有多少目光羞涩、嗓音清脆、淡色头发的少女变成了皮肤粗糙的矮墩墩的老妇人,终日裹着厚实的围巾。又有多少两颊红润、戴着漂亮鸭舌帽的小伙子变成了满脸刚须的老头儿,睁着一双双与世无争的眼睛。
  可渔夫还是和几百年前一样,出海去捕捞鲱鱼。而且和几百年前一样,并非所有的渔夫都能生还。尤其秋天,当风暴在波罗的海中卷起狂澜,寒冷的浪花像开了锅一般沸腾的时候,更是如此了。
  然而尽管发生过不知多少次海难,尽管曾不知多少次摘下帽子以悼念葬身鱼腹的伙伴,渔民们却仍然继续他们的事业——那充满了风险的、繁重的、由祖辈和父辈传下来的事业。人不应当向大海低头。
  在村旁的海中兀立着一座高大的花岗石岩礁。很久很久以前,渔夫们在岩壁上刻下了一行铭文:“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这行铭文远远就能望见。
  我知道这行铭文后,觉得它跟一切墓志铭一样,不免有些忧伤。但是把这件事讲给我听的那位拉脱维亚作家,却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恰恰相反。这是一行极有英雄气概的铭文。它说明人是永远不会屈服的,不管风险有多大,也要继续自己的事业。我倒想把这行铭文作为卷首语,题在每一本描写人类的劳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书本上去。对我来说,这行铭文可以读作:‘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
  我同意他的说法,并且认为这行卷首语也适用于叙述作家劳动的书。
  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家都必须不间断他们的事业,这事业是先辈们传给他们,同时代人托付给他们的。萨尔蒂科夫·谢德林说得好,要是文学沉寂了,即使只沉寂一分钟,其后果的严重不下于人民的死亡。
  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作家的写作是一种使命。我们查考一下某些字眼,研究一下这些字眼的发音,就会发现它们最初的含意,譬如“使命”这个字在俄语中源出于“召唤”。
  任何时候都不会召唤人们去做一个墨守成规的匠人,只会召唤人们去履行天职,完成艰巨的任务。
  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他那种虽然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的呢?
  首先是他自己心灵的召唤。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像一朵不结实的花那样在世上度过一生,而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作家,并不仅仅由于心灵的召唤。除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声外,我们还能清晰地听到另一种强有力的召唤,那就是自己时代的召唤,自己人民的召唤,人类的召唤。
  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受磨难,创造出奇迹。
  (节选自《金蔷薇》)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通过“我”的观察,从多个角度描写了里加海滨冬日白雪茫茫的景象,烘托了“我”平和惬意的心境。
  B.几百年来,一代一代的渔民从不向大海低头,继续他们与大海搏斗的事业,这种精神正是石刻铭文的真实写照。
  C.从文中看,“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中的“痛苦”指的是作家必须直面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
  D.作者认为写作不是一门手艺,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为响应自己心灵、时代和人民召唤而进行的创造活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大量的文字描写渔民恶劣的生存环境及其苦难的生活,为下文写花岗石岩壁上的铭文做了铺垫。
  B.松鼠“咬开松果的声音”、积雪上“兔子的脚印”两处细节描写,给里加海滨的冬日环境增添了亮色。
  C.夜晚小屋内明亮的灯光、恬静的氛围,与屋外的黑暗沉寂形成反差,衬托出小屋周围环境的萧瑟荒凉。
  D.本文写法灵活,组织巧妙,“我同意他的说法”一句由上文的叙写过渡到议论,进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8.请从词语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9.文章从拉脱维亚的渔民写到作家的创作,这两者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简要分析。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