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德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奇葩(pā)  稔知(rěn)  背包袱(bèi)  日薄西山(bá)
  B.惬意(qiè)  风靡(mī)  浣溪沙(huàn)  引吭高歌(kàng)
  C.负荷(hè)  叱咤(chà)  开小差(chāi)  高层建瓴(líng)
  D.恪守(kè)  殷实(yīn)  摄像机(shè)  鞭辟人里(pì)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搏弈  水蒸气  按部就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账簿  闭门羹  纵横捭阖  失之毫匣,谬以千里
  C.编篡  放冷箭  耳濡目染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D.监控  充其量  伏义直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3月30日晚进行的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主场以124比121击败卫冕冠军广东东莞银行队,以4比1的比分首次染指联赛总冠军。
  B.我省省属事业单位今年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月20日网上报名正式开始,考生填写有关信息要分外注意,以免出现差错。
  C.受平板电脑的普及和大批电脑制造商新宠超级本的冲击,此前在省城济南电脑市场辉煌一时的上网本已成明日黄花,消费者对其兴趣大减。
  D.一个人行为得体,道德高尚,往往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那些不学无术、胸无城府之人必然会陷于言不及义、行不及礼的卑俗境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山东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扶持发展地方戏曲,是发展传承齐鲁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的必然要求。
  B.《我叫王土地》讲述了一个穷苦农民凭借对土地的热爱,依靠对兴修水利的天赋异禀,不断地坚持,终于成为河套地区的大地商兼水利专家。
  C.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相应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也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
  D.我国网络发展的速度极快,作为一名网民,不仅要享受网络科技带来的乐趣,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信息传播的底线,自觉遵守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版权局网站发布公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公众可以在4月30日前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修改意见。
  B.3D《泰坦尼克号》正在热映,热在票房,首周即近5亿元。热在影迷,集体怀旧之下,电影票就像船票,一票难求。最热的,是票价,普通3D版最高要价160元。
  C.听到“中心内爆”和“相对位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宇宙天体物理学论述?还是大陆漂浮学说讲座?其实这是一篇文化批语中一个句子的用语。
  D.“这几年,虽然油价有涨有落,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高。”干了10年快递的林先生向记者感叹:“原先加一箱油200块钱就够了,现在得400多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会成为“儒教”国家吗
  吴 光

  近年来,常见报刊上谈论“儒教”的文章。有的文章还谈到把我国建设为儒教国家,认为面对今天西方文明的全方位挑战,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才能完成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甚至认为如果离开儒教的重建来谈儒家与儒学的重建,将是放弃复兴中华文明的势力。所以,复兴儒教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当务之急。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现在所说的“儒教”,有两种涵义:一为“以儒为教”,这个“教”指教育、教化;二为奉儒学为宗教。这个“教”指宗教信仰。《史记》、《汉书》里有“鲁人皆以儒教”之说,这里的儒教便是“以儒为教”之意。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以儒学“立教化,正万民”。隋唐以后所谓儒、释、道三教中的“儒教”,也都是“以儒为教”。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有人用西方宗教的标准来解释儒学,称儒学为“儒教”,“儒教”一词便有了宗教涵义。最早使儒教宗教化的人是维新派儒家康有为及其门生陈焕章等。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之前就鼓吹建立孔教,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积极支持陈焕章等发起成立孔教会,亲自出任会长,并撰写了《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孔教会序》等多篇文章,鼓吹以孔教为国教,尊孔子为教主。于是在当时形成了一股尊孔立教的思潮。这股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而走向衰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儒学复兴局面的出现,一些人再次提议建立“儒教”教会,主张“以儒教为国教”,从而形成一股新儒教思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会问:未来中国会成为儒教国家吗?愚以为不然,理由有三:
  第一,儒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无神论、理性主义的学术,不具备类似佛教等宗教有神论的基本特点。儒学尊崇孔、孟、荀、董、程、朱、陆、王等圣贤大儒,并非当作教主或主教,而是作为好人的榜样去学习、效法。
  第二,中国历来是信仰多元化的社会,即便是以儒学为主导的君主专制社会,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国教,而是保持了儒释道互斥互补、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何况在信仰自由、资讯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更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各大族群、各种社群都一致信仰的“国教”。
  第三,在加入全球化潮流的中国,儒学作为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可能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文素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但不可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打天下。例如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法治社会等任务即非儒学所长,无须儒学去全面承担。
  鉴此,儒学不可能起到国教的意识形态控制作用,中国也不会成为儒教国家。
  (选自2012年3月31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6.下面关于“儒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里有“鲁人皆以儒教”之说,这里的“教”指教育,教化。
  B.隋唐以后所谓儒、释、道三教中的“儒教”,其实还没有真正的宗教涵义。
  C.维新派康有为及其门生陈焕章使儒教宗教化,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
  D.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儒学复兴,一些人主张“以儒教为国教”,形成一股新儒教思潮。
  7.文中说,中国不会成为儒教国家,以下对其理由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哲学,不具备类似佛教等宗教有神论的基本特点。
  B.中国历来是信仰多元化的社会,从古至今保持着儒释道互补、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
  C.当代中国信仰自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各大族群、各种社群都一致信仰的“国教”。
  D.中国加入全球化潮流,儒学不可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打天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完成中国文化复兴,必须全方位复兴儒教,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
  B.“儒教”有两种涵义,一为“以儒为教”,二为奉儒学为宗教,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C.儒学尊崇圣贤大儒,是作为好人的榜样去学习、效法,但并没有把任何人奉为教主。
  D.现代生活和社会中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法治社会等任务显然是儒学无法承担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强弱论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既不能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彼其上之不得其中、下之援也,乃能独完耶?故曰:“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致三者也。   
  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鸣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之忧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韩信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高帝起而取项籍。夫不汲汲于其忧之所在,而仿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盖所以孤项氏也。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非其忧在蜀也。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取天下,取一国,取一阵,皆如是也。   
  春秋时,楚伐随,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盖一阵之间,必有牝牡左右,要当以吾强攻其弱耳。唐太宗曰:“吾自兴兵,习观行阵形势,每战视敌强其左,吾亦强吾左;弱其右,吾亦弱吾右。使弱常遇强,强常遇弱。敌犯吾弱,追奔不过数十百步。吾击敌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胜。”后之庸将,既不能处其强弱以败,而又曰:“吾兵有老弱杂其间,非举军精锐,以故不能胜。”不知老弱之兵,兵家固亦不可无。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故智者轻弃吾弱,而使敌轻用其强,忘其小丧,而志于大得,夫固要其终而已矣。
  (选自苏洵《权书》,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兵之有三也 权:权力
  B.吾既不能胜矣乎 再:两次
  C.而彷徨乎其不足之地 恤:忧虑
  D.观行阵形势 习:经常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器械不能皆利 句谈不知
  B.取君上驷彼中驷 赢而不助五国也
  C.非忧在蜀也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要当吾强攻其弱耳 灌油其中,裹帷幕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将者善于“处其强弱”的一项是
  ①士之不能皆说,马之不能皆良 ②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
  ③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④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
  ⑤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 ⑥吾击敌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总是牺牲不值得爱惜的老弱的士兵,来保全十分爱惜的精锐部队。
  B.孙膑用放弃一次胜利的手段,来取得三次交锋总的胜利,这可用于赛马,而不适用于指挥作战。
  C.管仲主张选择敌人薄弱的地方来攻击是正确的,而诸葛亮总是同强大的魏国相较量就必然失败。
  D.大凡军阵之中都会有强弱不同的雄雌左右两冀,应当用我军的强大主力去败击敌人薄弱的一翼。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高帝之忧项籍耳,虽然,亲以其兵而与之角者,盖无几也
  
  (2)无之,是无以耗敌之强兵,而全吾之锐锋,败可俟矣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