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考试题

全卷浏览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考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竺可桢指出,阴历系统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才有了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的手段,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以辅佐阴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后来成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唐玄宗时,朝廷还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后来上巳节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古时以夏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称这一天“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滩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上巳春嬉,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实为古代中国之“情人节”。魏晋之后将上巳改在三月三日,吴自牧《梦梁录》卷二“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可见,洗濯踏青、除垢迎新是几乎所有春天节日的共同特征。
  到了明、清以后,寒食节、上巳节基本上退出了节日系统。春节之后,大好春季只剩了一个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虽然都是古代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而它们又很不幸地刚好处在清明节气附近。我们知道,文化节日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可清明节气恰恰不是文化节日,它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是一种逻辑的产物,因而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文化节日不幸遇上了不可变的节气符号。结果可变的文化节日让位给了不可变的时间符号。当然,两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一是“催护新生”,却并没有消亡,而是沉淀在了清明节里。清明扫墓与踏青,虽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但二者并不“对冲”,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部分与西方的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摘编自《北京日报》)
  1.下列关于“清明节”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是中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排在春分之后,有关清明这一节气的文字记载
  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
  B.清明最初与其他节气一样,只是一个补充辅助阴历,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C.清明节由一个时间符号转化成文化节日,其祭祀、踏青等节日活动是寒食节、清明
  节、上巳节三个节日的习俗融合的结果。
  D.清明处在寒食后一天或两天,寒食禁火,而清明允许取火,一阴一阳,一息一生,
  表面看二者对立,实际上有着紧密的文化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到明、清以后,寒食节、上巳节基本上退出了节日系统,但这两个节日的文化意义
  ——感恩纪念和催护新生却沉淀在清明节里。
  B.清明本是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因而是不可变的,而处在它周
  围的寒食、上巳则是文化节日,是可以变迁的。
  C.清明的节俗扫墓和踏青,虽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但二者并不冲突,而是相互补
  充,前者是为怀旧悼亡,后者是为摆脱痛苦。
  D.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与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有着深刻的联
  系,体现了一种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在寒食节人们往往要禁火、吃冷食、墓祭等。到唐代,朝廷还以政令的形式将
  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
  B.古代在上巳节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类似西方的“情
  人节”,魏晋之后上巳节定在农历三月三日。
  C.明清之前,清明节取火、求新护生,上巳节人们洗濯除垢、踏青嬉戏,二者都体现
  了人们在美好的春日祈盼除旧迎新的文化心理。
  D.清明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清明节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人与人、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②,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③,拗蕃④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①内外艰:父母丧事。②诛求:强制征收。③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④拗蕃:违背货运规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大敌 待:等待
  B.脱有,吾当坐 衅:祸患
  C.事闻,朝廷之 嘉:赞许
  D.其还趋直沽 勒:命令
  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①悉去之,抚以恩意 ②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③脱有衅,吾当坐 ④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
  ⑤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⑥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取消除富民租种江淮农田的规定,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4分)
  译文:
  (2)“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6分)
  译文: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