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月考试题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通牒(dié) 埋怨(mái) 罪己诏(zháo) 毛骨悚然(sǒng)
  B.摒弃(bǐng) 恢弘(hóng) 炭疽热(jū) 鉴往知来(jiàn)
  C.恸哭(tòng) 斡旋(wò) 露马脚(lòu) 针砭时弊(biān)
  D.狙击(jǖ) 喝彩(hè) 拓荒者(tuò) 嘉言懿行(y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诀窍 晤淡 功亏一篑 立身处世
  B.惊蛰 涵养 胸无城府 光风雾月
  C.挤兑 揶揄 靡靡之音 峨冠博带
  D.珐琅 撕杀 崭露头角 惠质兰心
  3.下列对话中,你认为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
  下雨天,一个妇女带着她的宠物狗上了公共汽车。那条小狗又湿又脏,妇女对售票员说:“我愿意替狗付钱,希望你允许它像其他乘客一样有个座位。”售票员回答说:“ ”
  A.可以,您能确保其他乘客没意见吗?
  B.可以,不过你要保证它像其他乘客一样不把脚放在座位上。
  C.不行,人怎么能与狗同坐?
  D.对不起,你的狗太脏,它坐了别人怎么坐。
  4.为上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年春为首,勤下地种种 B.三农人是本,要给力顶顶
  C.万般书最贵,爱看卷读读 D.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诫子书
  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虑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学校开 肇:开始
  B.反足堂上以忧 贻:赠给
  C.为卒,苦身戮力 贱:地位低下
  D.当必亲之 炙:熏陶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船次俱进 B.时操军兼饥疫,死者大半
  C.木欣欣以向荣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徐公
  7.下列对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
  B.国家纷乱,外寇入侵,边疆国土沦陷
  C.不跟儿子的秉性气质相违背
  D.不希望儿子读书入仕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4分)
  译文:
  (2)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已知。(3分)
  译文:
  (3)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3分)
  译文: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B.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给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C.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D.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三、古代诗歌鉴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②。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从词的风格来看,这是一首 词。(2分)
  (2)诗歌是怎样表现离情别绪的?请结合词的上阕或下阕加以简析。(6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孝”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几千年来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法律与政治是紧密纠缠的共生体,从未像西方社会那样在权利框架下充分剥离。因此,通过对“父子—君臣”这一隐喻关系的不断自我确认,个体在家庭中的品行,变成了考察社会角色与政治素质的根本依据。汉代选拔与培养官员的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二十万户中每年推举一位公认为孝顺父母、行为廉正者由朝廷直接任命为官吏。这种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直到清代仍是吏治的重要方面。显然,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孝”,已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实际上是国家层面上“忠”的异质同构体。多少功臣名将失宠后,往往以“不孝”之名获罪杀身。
  “孝”在周代以前主要是指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祭祀与守制。周以后随着儒家的兴起,供奉活人的社会议题渐渐压倒了供奉死人的宗教议题。从现实利益上说,对逝者的守制与对老者的奉养,都要浪费大量劳动力,并不符合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然而,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却恰恰体现了文明的力量,即宣告一种基于“反哺”机制的群体关系的确立。在个体意义上,孝敬父母本身必然包含着对晚辈生活“方便性”的牺牲。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体高度独立,包括从家族和家庭依赖关系中的解放。这使代际成员的长期共处失去强制性,公共教育、全日工作和社会化福利体系,最终切断了原有的“反哺”链条,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失去回报的“空巢老人”。由于时间上的快节奏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年轻人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家庭日益远离作为国家缩影和权力纽带的含义。这使“孝”作为一种崇高的政治话语迅速崩溃,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将“孝”解释为功利性的交易似乎有“庸俗社会学”之嫌,因此有人试图寻求更自然的心理依据,把它归结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情感。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畏与顺从,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仅仅根据强烈的审美感情——“爱”,并不必然导致“孝”的行为。另一方面,当我们讴歌伟大无私的母爱时,往往忘记了野兽的护崽之情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它们会为保护幼崽而自不量力地攻击任何目标,不会想什么养儿防老的问题。
  因此,坦然承认“孝”的功利基础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对“孝”进行道貌岸然地掩耳盗铃和无限绑架。人的感恩之情并非与生俱来,其前提是要有“恩”可感;而当情感内化为道德习惯时,便拥有了难以抗拒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说到底,“孝”不仅是一种光荣的美德,而且应当是一笔自由的交易和一份愉快的感情。 (节选自《当孝道遇上法律》)
  
  12.本文对孝所持的观点是:
  
  13.下列关于“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父子—君臣”的隐喻关系存在着联系。
  B.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孝”的侧重点经历了由社会议题向宗教议题的转变。
  C.现实中,“孝”体现了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自然原则与文明力量之间的差别。
  D.现代社会的“孝”已非崇高的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利益话语和情感话语。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代“举孝廉”表明,“孝”作为政治考核标准直接介入了社会生活,并由家庭伦理规范变成了以德取士、以德治国的系统。
  B.作为一种“不经济”的守制和奉养行为,曾经基于“反哺”机制而确立的“孝”,包含着对晚辈自身生活“方便性”的牺牲。
  C.如果没有对长辈内在的敬畏与顺从,而仅仅出于“爱”这种强烈的审美感情,奉养老人就与豢养宠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D.与野兽具有比人类更绝对、强烈和直接的护崽之情相比,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孝” 的功利基础,否则可能对“孝”作出曲解。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