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2届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语文)(三)

全卷浏览

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2012届高考最后阶段冲刺模拟卷(语文)(三)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未云何龙? (杜牧《阿房宫赋》)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㈡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谓不尔祖矣   忝:辱没
  B.以宗室女     妻:妻子
  C.累江夏内史    迁:升职
  D.时竺超民义宣   执:捉拿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3分)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方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C.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让他无功而返,最终杀了被竺超民抓住的义宣。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3分)
  译文:
  (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①,养其樲棘②,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③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④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檟:梧桐。檟(jiǎ):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②樲(èr ):酸枣。棘:荆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④适。通啻”(chì),仅仅,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
  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
  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3分)
  答: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宝钗偶尔会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但宝玉不但不听,还很生气。一天午觉时分,宝钗去看宝玉,听到宝玉在梦中囔到:“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良缘!”宝钗听了不觉一怔,倍感无趣,坐了一会,只好离去。(《红楼梦》)
  B.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觉新在封建大家庭里所处的“长子长孙”的特殊地位和所接受的旧制度的教育,使他形成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性格,也使他面对主张争取个人自由幸福的新思潮时精神上备受煎熬,痛苦不堪。(《家》)
  C.陈宫做中牟县令的时候,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曹操的抱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暴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曹操,后来辅助刘备,多次设计打败曹操。但最后被曹操所擒,曹操马上把他杀了示众,一解心头之恨。(《三国演义》)
  D.这样一个美女,娇艳,纯真,妩媚,却又如此纤弱,竟这样诚心诚意地跑来援救一个惨遭横祸、奇丑无比、心肠歹毒的家伙,这也许是世上感人肺腑的一幕了,尤其发生在耻辱柱上。
  这段文字说的是爱斯美拉达不计前嫌,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在广场上当众跪在烈日下受刑、口渴难熬的卡西莫多嘴边。(《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在草原上遇到一对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早已知道堂吉诃德的事,当知道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就在眼前的时候,就想作弄他们。于是便举行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公爵夫人尤其喜欢堂吉诃德有趣的谈吐,专门寻他的开心。(《堂吉诃德》)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