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德州一模)

全卷浏览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德州一模)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瑰丽/皈依 流量/量角器 行伍/引吭高歌
  B.馥郁/束缚 分散/散热器 漂泊/厚古薄今
  C.惬意/堆砌 拾级/摄氏度 啮合/涅而不缁
  D.风靡/靡丽 坍塌/售货摊 裨益/纵横捭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雄辨 连环画 要言不烦 云蒸霞蔚 B.雾霾 伏卧撑 条分缕析 川流不息
  C.遐想 打水漂 揠苗助长 震古铄今 D.联袂 曲别针 运筹帷幄 滥竽充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天,肩负人民重托,心系百姓梦想,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商 ,谋划未来。
  ②在备战高考的冲刺阶段,老师、家长和学生要互相理解,做到家校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③新学期很多学校把节俭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让“ 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在孩子的心里深深扎根。
  A.国是 偕同 例行 B.国事 协同 例行
  C.国是 协同 厉行 D.国事 偕同 厉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与其在大城市里论资排辈,忍气吞声为“老板”打工,倒不如到需求旺盛的基层挑大梁,当主力,回肠荡气地干出一番事业!
  B.元宵节的晚上,笼罩在我市上空的乌云逐渐消散,一轮圆月高挂苍穹,董子文化园彩灯与圆月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披星戴月,分外美丽。
  C.影片《青春雷锋》以“青春”为精神主题,以“诗意”为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D.当前,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让人不厌其烦,诈骗短信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如何还手机用户一片清静?手机实名制值得一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大学排名会对高校办学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大学排名能改变只关注少数名校的倾向,将会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不再发生,我国已制订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D.春晚节目需要从社会热点话题中寻找灵感,扑下身子接近地气,感受社会发展大潮给人们带来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产生“心灵共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孝与廉
  肖群忠

  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孝与廉是相互支持的关系。
  第一,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廉德的基础。在中国古人看来,孝是为人第一德,是诸种道德的基础。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廉实际上是为宫之人对公共财物的道德态度,它实际上体现为对君主、国家的忠诚之德。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认为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人有孝德就会有别的一切道德,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里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具有廉德内涵,也被看作是诸侯之孝,如果不具备这种廉德,不能长守富贵,是对祖先的不孝。
  第二,不辱其亲的孝道责任感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在中国古代,孝亲不仅是能赡养父母,而且要主身扬名,以显父母,起码也不能做辱没父母的事。中国古人的道德责任感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认为做了好事,成了功名能够光宗耀祖,相反做了坏事,就会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因此,一个守孝的人必然要在为官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绝不能做贪赃枉法之事,受牢狱之灾辱没先祖。这种孝道责任感成了某些官员得以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因。
  第三,廉才能保证行孝。一个人在古代中国能为官,已经是有出息有成就的人,但是权力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风险,如果一个官员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财利与权力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当官又要谋财,那势必就会成为一名贪官,轻则被贬,重则受刑甚至丢命,这样肯定不能顾及父母之养,而且辱没家门家风,而成为不孝之逆子。因此,廉洁,不仅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一生平安,而且还能保证官员行孝,做到“大孝尊亲,其次不辱”。
  孝与廉在中国古代虽有上述一致与相互支持之处,但它毕竟是属于处理家庭私人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而且其道德主体也是两种人伦角色即孝子与廉吏,或者说前者是对为人子者的要求,后者是对为人臣或拥有一定公众权利的人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两者的统一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汉代实现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孝被全面泛化,当作一切道德的代名词,似乎有了孝,人就会有一切道德。不可否认,这种思堆在中国古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现性。
  但是,孝与廉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随着家国一体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公民社会的形成,随着传统文化与孝道影响的衰落,随着现代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日益区隔,我们更要充分看到孝与廉的差异和不同,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时
  既要充分肯定但又不要盲目夸大孝文化在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为只要干部能孝其亲就必然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是简单化的,缺乏深入分析的。
  (选自2013年1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对于孝与廉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是廉德的基础,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
  B.孝可以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使人们在为官时都会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
  C.廉能保证行孝,具备廉德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反之则有可能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
  D.孝与廉在中国古代是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孝与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是分别处理国家关系与家庭家族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
  B.廉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种廉德促成了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
  C.在中国古代,一个人能为官就已经是有成就的人,就—定能够光宗耀祖,也是孝亲的表现。
  D.有的人认为官员只要能孝顺父母就一定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夸大了孝文化的作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孝被认为是为人第一德,一个人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
  B.中国古代那些廉吏一生清廉为官,不做贪赃枉法之事,是因为他们担心受牢狱之灾而辱没先祖。
  C.古代中国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所以在中国古代更看重孝与廉这两者的统一性。
  D.中国古代的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对当前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程颐,字正叔。年十八,上书阙下,欲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治平、元丰间,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初,司马光、吕公著共疏其行义曰:“伏见河南府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望擢以不次,使士类有所矜式。”诏以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
  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即上疏言:“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况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得于天资,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愿选名儒入侍劝讲,以备访问,或有小失,随事献规,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颐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谏。闻帝在宫中盥而避蚁,问:“有是乎?”曰:“然,诚恐伤之尔。”颐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
  神宗丧未除,冬至,百官表贺,颐言:“节序变迁,时思方切,乞改贺为愁。”既除丧,有司请开乐置宴,颐又言:“除丧而用吉礼,尚当因事张乐,今特设宴,是喜之也。”皆从之。帝尝以疮疹不御迩英殿累日,颐诣宰相问安否,且曰:“上不御殿,太后不当独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翌日,宰相以下始奏请问疾。
  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动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张载称其兄弟从十四五时,便脱然欲学圣人,故卒得孔、孟不传之学,以为诸儒倡。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力学好古,安贫守 节:气节
  B.亦必名德之士 延:延续
  C.上不殿,太后不当独坐 御:驾临
  D.渊源所,皆为名士 渐:熏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夫人民善教子弟者 闻道也固先乎吾
  B.使与之处,薰陶成性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C.尚当事张乐 击沛公于坐
  D.颐书无所不读 商贾皆欲藏王之市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程颐“言必忠信,动遵礼法”的一组是
  ①年十八,上书阙下,欲天子黜世俗之论②颐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谏
  ③节序变迁,时思方切,乞改贺为慰④且人主有疾,大臣可不知乎
  ⑤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⑥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颐用心治学,喜好历史,安于贫穷,固守气节,年过五十,而不乞求仕进,受到司马光等人称道。
  B.程颐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他建议皇上挑选名儒入侍君侧,劝讲圣贤之道,以培养君王的圣贤德性。
  C.程颐听说皇上在宫中盥洗避开蚂蚁,就借机劝导皇帝应该把这种仁德之心推广于四海万民身上。
  D.程颐饱读经书,虽然没有得到孔、孟真传,但言淡举止都以圣人为榜样,终于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得下天资,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4分)
  (2)动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3分)
  (3)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3分)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