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试题(语文)

全卷浏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3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试题(语文)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 ,责臣逋慢。(李密《陈情表》)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家世豪富,允恭少倜傥任侠。乾德中,王师平蜀,群盗窃发,允恭裁弱冠,率乡里子弟寨于清泉乡。为贼所获,将杀之。允恭曰:“苟活我,当助尔。”贼素闻其豪宗,乃释之。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贼将害允恭,其子以告,因遁去。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署绵、汉招收巡检,贼平,补殿前承旨。
  太平兴国中,以殿直掌广州市舶。自南汉之后,海贼子孙相袭,大者及数百人,州县苦之。允恭因部运入奏其事,太宗即命为广、连都巡检使。又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贼有叶氏者,众五百余,往来海上。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贼寇每遇风涛,则遁止洲岛间。允恭领众涉海,捕之殆尽,贼皆望风奔溃。又抵漳、泉贼所止处,尽夺先所劫男女六十余口还其家。
  时缘江多贼,命督江南水运,因捕寇党。行及临江军,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夜发军城,三鼓,遇贼百余,拒敌久之,悉枭其首。又趣通州境上蹑海贼,贼系众舟,张幕,发劲弩、短炮。允恭兵刃所向,多为幕所萦,炮中允恭左肩,流血及袖,容色弥壮。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士卒争进。贼赴水死者太半,擒数百人。自是江路无剽掠之患。先是,三路转运使各领其职,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虽以官钱雇丁男挽舟,而土人惮其役,以是岁上供米,不过三百万。允恭尽籍三路舟卒与所运物数,令诸州择牙吏,悉集,允恭乃辨数授之。江、浙所运,止于淮、泗,由淮、泗输京师,行之一岁,上供者六百万。
  允恭有胆干,能以方略捕贼。王小波之乱也,李顺之兄自荣据绵竹,土人多被胁从。允恭兄允升、弟允元,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又为王师乡导,执自荣诣剑门以献。王继恩表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本县令,允元什邡令。明年,召赴阙,授允升右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
  (《宋史•列传第六十八•杨允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允恭弱冠 裁:通“才”,刚刚。
  B.日与饮博,不胜 阳:假装
  C.而土人其役 惮:害怕
  D.王继恩其事 表:表彰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允恭能以方略捕贼的一组是(3分)( )
  ①内客省使丁德裕讨贼至州,允恭以策干之
  ②阴结贼帅子,日与饮博,阳不胜,偿以赀,使伺贼。
  ③允恭集水军,造轻船,掩袭其首,斩之
  ④择骁卒拏轻舟伺下江贼所止
  ⑤徐遣善泅者以绳连铁钩散掷之,坏其幕
  ⑥率乡里子弟并力破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允恭刚成年时被贼寇抓获,答应帮助贼寇才没有被杀,并留在贼寇那里暗中结交贼寇首领的儿子,用钱让贼寇首领的儿子窥探贼情。
  B.杨允恭做广、连都巡检使时,老百姓违反禁令的人很多,于是请求把大庾县设为军,用官车装盐去卖,这样违反禁令的人就少了。
  C.杨允恭在通州打击海贼时,曾经被贼炮打中左肩,但他毫不畏惧,神色勇敢,沉着用计打败贼寇,消除了贼患。
  D.杨允恭接管江南水运后由三路转运使各自为政改为集中管理,并根据数字分配任务实施分段运输,这种方法用了一年,进献京城的贡米就翻了一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党弃船走,伏匿山谷,允恭伐木开道,悉歼焉。(3分)
  译文:
  (2)或廪庾多积,而军士舟楫不给。(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意蕴?(3分)
  答:
  (2)这首诗的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B.吴荪甫拿着孙吉人的“草案”,一面看,一面憧憬起来: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这么想着吴荪甫便觉得双桥镇失陷不算什么事了。(《子夜》)
  C.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瑞珏感到无限悲伤,哭着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 “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她只好依从;觉慧鼓励觉新反抗,说:“大哥,你要奋斗啊!”(《家》)
  D.科尔恰金小姐门第显赫,对是否向她求婚涅赫柳多夫却迟疑不决,重要的原因是他一心向马斯洛娃赎罪,认为这是他结婚的障碍。(《复活》)
  E.欧也妮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查理,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害怕欧也妮被查理夺去。(《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l)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顽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哪里找得着?
  湘云为何会跑到外头去?湘云到外头做了什么事?请简述。(《红楼梦》)
  (2)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甘果瓦追上了克洛德,说:“你想出了一个把她救出圣母院的计划,可是你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巴黎圣母院》)
  甘果瓦的“好主意”是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述。
  答第( )题: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