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重庆市2013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试题(语文)

全卷浏览

重庆市2013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试题(语文)

缺少了大题号、题目说明等内容?请在本页底部下载已排好版的完整版本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剽(biāo)悍 攒(cuán)射 蜂拥而至 树倒猢狲散
  B.毗 (bì)邻 纰(pī)漏 文恬武嬉 依壶芦画瓢
  C.缅(miǎn)怀 歼(jiān)敌 永保青春 瓜田不纳履
  D.狎(xiá)昵 茁(zhuó)壮 不假思索 可望不可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官员的法律素质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部分官员表现出与“赔偿法”“拆迁法”等基础法素昧平生的一面。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C.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的意义在于,我们虽然缺乏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可以向先进国家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陈寅恪先生上课喜欢旁征博引,话语里还时不时夹杂一些所引史料的国家的方言,这使得很多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听讲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
  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B.那么,笔直站立的超人,上镜后怎么会变成叱咤风云的飞天侠呢?这完全依赖魔术般的摄影特技和音像合成手段。
  C.不论是我们的《辞海》也好,外国的什么《牛津大字典》也好,你去翻翻它,都可以发现,许多词几从古到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D.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风在正常情况下是自然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在异常情况下却是一种致病的因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泛欧交响乐团”在2013年新年演奏的《第七交响曲》再次震撼了世界,此曲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时赶写的。
  B.2013年2月28日,云南省看守所大院内,在接受完高度关注此死刑案的全球媒体的简单采访后,“10•5”湄公河惨案主犯糯康等四人被公安机关押上警车呼啸而去。
  C.熟知金岳霖的人有一个共识,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让他比那
  些“没有缺点的完人”显得更为可爱。
  D.由股神巴菲特出演的财商教程《成为亿万富翁的26堂启蒙课》,旨在培养青少年世
  界顶级价值观及创富能力、开启青少年财商,使青少年从小具备“成为亿万富翁”的基本素
  质与优良习惯,因而备受青睐,首批教程在欧美多国被一抢而空。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学术观点与学术成果等进行的议论与评判,它不仅指出其正确之处,而且辨析其错误之点。学术批评作为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进真正的知识生产、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
  就学术批评的原意而言,本无健康与否之分。然而,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以及部分学人自闭于门户之见、自溺于意气之争,我们令天学界的若干学术批评事件日益渗漏生发出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风气。学术批评不再是一门体现批评者胸襟宽广、评论公正和趣味广泛的高雅艺术,而是成为颐指气使、予取予夺的规训工具。这种不甚健康的学术批评倾向,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学术文化环境,给中国学术的整体生态造成了伤害。我们需要对这种不健康、不正常的学术批评保持高度的警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康的学术批评可以明辨是非、弘扬正气、促进团结,切实地推动学术繁荣;而不健康的学术批评则必然混淆是非、破坏团结。学术研究呼唤健康的学术批评。
  健康的学术批评首先应该注重动机的纯正良善。学术批评是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它必须以对批评对象的理解与尊重为前提。在一个真诚的学术批评家眼里,任何一部有价值的作品都是神圣的,他既然懂得研究的艰辛与困难,就能够表现出对批评对象足够的慎重与宽容。事实上,这份溪重与宽容只会加强而不是削弱学术批评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慎重让批评者对批评对象有了更多同情和了解,宽容则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话空间。当然,严肃的学术批评必定具有一定的理论锋芒,不能“和稀泥”。学术批评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平等对话,健康且可持续开展的关键实右赖于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知性论辩。批评固然免不了意气之争,但绝不能让意气之争冲昏头脑。真正切实有效的学术批评,其整体基调必然是平和的善意的,毋宁说更应该是超然的。它特别拒斥那种假学术批评之名,把个人恩怨及门户之见凌驾于学术之上的做法。出于这种动机的学术批评,往往将过多的非学术性因素掺杂于学术探讨之中,从而使学术批评的空气劣质化。此风既长,则学术批评必亡。
  其次,健康的学术批评应该注意评价的公允客观。“批者,比也;评者,平也。”要之终归是持平之论。批评的字面含义就是下批语或作评论,本为中性概念,也包括称赞叹服之意。但目前的学术批评似乎有盲目鼓励指弊纠谬甚至斥责一类的倾向,学术批评的旨趣不免有些单薄。当然,这种理解上的重大调整对于纠正长期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批判性思维短缺、好好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否定性思维发展到极致,容易对学术的整体性判断失准。甚至为了能够在学术名利场中迅速脱颖而出,个别学人还会模仿影视明星,逆向操堡,以攻击名人、佳人、古人为乐。因此,学术批评要有建设性,就必须从这种片面的“唱哀思维”中挣脱出来,应提倡“讲学之风气,而不宜止于批评之风气”。
  5.下列对“学术批评”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过程巾推进真正的知识生产、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的一个重要环节。
  B学术批评是一门体现批评者胸襟宽广、评论公正和趣味广泛的高雅艺术,健康的批评需要纯正良善的动机和公允客观的评价。
  C.学术批评旨在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辨析某种学术思潮、学术观点以及学术成果等的错误之点。
  D.学术批评是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其本质,l是一种平等对话,需要表现出对批评对象足够的理解、尊重、慎重和宽容。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以及部分学人自闭于门户之见、自溺于意气之争,是导致学术批评成为颐指气使、予取予夺的规训工具的原因。
  B.致使学术批评空气劣质化的根源在于“和稀泥”或假学术批评之名,把个人恩怨及门户之见凌驾于学术之上,将过多的非学术性因素掺杂于学术探讨之中。
  C.学术批评应当以对批评对象的理解与尊重为前提,能够表现出对批评对象足够的慎重与宽容,其整体基调是平和的善意、超然。
  D.学术批评不应当止于批评之风,要从“唱衰思维”中挣脱出来,注重学术批评的建设性。
  7.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甚至为了能够在学术名利场中迅速脱颖而出,个别学人还会模仿影视明星,逆向操作,以攻击名人、伟人、古人为乐”这一现象的看法。(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者融,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日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呜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日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竞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日:“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呜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疲出华捧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予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邵?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士女之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问:探访
  B.其夜,华林部马伶 过:责备
  C.无论数十辈 无论:不止,岂止
  D.去后三年而马伶归 且:将近
  9.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马伶“刻苦学师”的一组是(3分)
  ①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②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在一次演唱会中他卸妆逃走是因为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于马伶,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
  B.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C.马伶的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D.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叙缘由,进而抒发惑慨,颇有章法。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4分)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查看试卷详细描述信息     立即下载本试卷     收藏本试卷     完善试卷